鄭秀蘭 李海霞 王玲玲
【摘 要】目的:評價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對直腸癌Miles術后骶前腫塊的診斷價值。方法:選取2002年5月到2004年3月40例直腸癌Miles術后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對患者進行骶部彩色多普勒檢查,觀察腫塊血流信號特點并測定血流動力學指標(PSV,EDV,RI,PI)。結果:術后復發腫塊邊緣多出現棘突、分葉或毛刺,而非復發腫塊大多邊緣光滑;術后復發腫物血流信號以Ⅱ~Ⅲ級為主,血流動力學特征為低PSV、低PI、低RI、高EDV。結論: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對于直腸癌Miles術后骶前腫塊的檢查具有明顯優勢,有助于提高術后診斷的準確率。
【關鍵詞】直腸癌MILES術;骶前腫塊;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
【中圖分類號】R712.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6--01
直腸癌MILES術是臨床上常用于治療直腸癌、肛腸癌的手術,Miles手術,又稱改道手術,是對直腸癌病人行腹會陰聯合切除術,治療效果確實不錯,但這種手術需切除直腸及肛門,將大腸在腹壁上開口引出,用于排便。醫生稱此為腹壁人工肛門,并且有調查發現,許多患者術后需要注意骶前腫塊的情況,本文即選取了40例患者來進行觀察,所有患者均行直腸癌MILES術,納入的時間段在2002年5月到2004年3月,對患者進行骶部彩色多普勒檢查,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式來評價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對直腸癌Miles術后骶前腫塊的診斷價值,詳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進行的時間段為2002年5月到2004年3月,研究的觀察對象為40例行直腸癌MILES術的患者。所有患者這都簽訂了實驗知情書,并且在選取人員時均征得了病人和其家屬的同意。選取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患者年齡33~60歲,平均(48.5±2.4)歲。排除患有嚴重精神疾病或語言溝通有障礙的患者、無人照顧的患者;排除患者或者患者親屬部分不同意參加實驗的患者。
1.2 方法 首先了解患者病史和基本情況,對病情進行基本的診斷。然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對患者的骶前腫塊進行觀察,使用的儀器設備為Philips iU22型號的多普勒彩色超聲診斷儀器,取患者仰臥位,對患者的骶骨部位進行全面的掃描,超聲探頭頻率設置在6MHz左右,對腫塊的整體情況進行觀察,包括形態、大小等,并判定回聲情況,分析腫塊情況。
1.3 觀察指標 觀察腫塊血流信號特點并測定血流動力學指標(PSV,EDV,RI,PI)。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性別等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將均數±標準差作為計量資料(平均年齡)的表示方法,t作為組間數據進行檢驗。進行比較后得出P,當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術后復發腫塊邊緣多出現棘突、分葉或毛刺,而非復發腫塊大多邊緣光滑;術后復發腫物血流信號以Ⅱ~Ⅲ級為主,血流動力學特征為低PSV、低PI、低RI、高EDV。
3 討論
近年來,直腸癌等病癥的發生率越來越高,直腸癌在50歲以上的人群中更為常見,但這種癌癥在年輕人中的發病率正在迅速上升,發病人群也逐漸年輕化。由于不健康的飲食,肥胖和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我國年輕人中結直腸癌的發病率正在增加。結腸直腸癌影響大腸,主要是結腸和直腸。這些腫瘤通常發生于癌前息肉,臨床通常采取Miles手術的方式來進行治療,取Miles手術患者切除了肛門,乙狀結腸末段在左下腹壁做永久性人造肛門,以后終身排便方式改變,可能給患者帶來一定不便。而研究發現,Miles手術后,患者可能出現骶骨腫塊,進而演變成為骶骨腫瘤,具有較高的危險性。骶骨腫瘤是一種較為棘手的病癥,在骶骨腫瘤在脊柱腫瘤范圍內不太常見,大概占脊柱腫瘤的10%左右,特點是對大小便功能影響大、手術風險高、出血量大,但目前技術的進步可以使手術成功率幾乎達到100%。骶骨腫瘤在脊柱腫瘤的范圍內屬于不是特別常見的一類腫瘤,它大概占脊柱腫瘤的百分之十左右。骶骨處的腫瘤因血供豐富,如用手術切除,常易導致大出血,被視為骨科手術的禁區。按傳統方法手術,術中很可能引發大出血,下不了手術臺,因此,需要及時對骶骨腫塊情況進行診斷分析,了解患者病情。
多普勒彩色超聲能夠對患者的病變部位準確成像,及時觀察到有無包塊、腫瘤等的情況,預防誤診漏診。并且多普勒彩色超聲診斷子宮肌瘤和子宮腺肌病顯像具有一定特征,運用多普勒彩色超聲來進行診斷的頻率高、分辨率高、圖像清晰、檢查方便,可以快速獲得診斷結果且準確率高,有助于對患者病情判斷。本次研究抽取了4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來進行實驗觀察,在患者進行(Miles術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來觀察骶骨腫塊的血流情況,根據最終觀察的結果,術后復發腫塊邊緣多出現棘突、分葉或毛刺,而非復發腫塊大多邊緣光滑;術后復發腫物血流信號以Ⅱ~Ⅲ級為主,血流動力學特征為低PSV、低PI、低RI、高EDV。
綜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對于直腸癌Miles術后骶前腫塊的檢查具有明顯優勢,有助于提高術后診斷的準確率。
參考文獻
程家平,袁玲.腹會陰聯合直腸癌根治術(Miles)后會陰部腫塊八例診治體會[J].遵義醫學院學報,2014,24(4):342-343.
沈文榮,韓晶,張蘭芳等.直腸癌Miles術后局部復發的CT表現[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5,21(11):873-875.
楊毅,吳星嬈,李嵐等.直腸癌Miles術后盆腔腫塊的診治策略[J].現代腫瘤醫學,2017,15(2):279-281.
喬天宇,王貴玉.腹部無輔助切口的腹腔鏡下右半結腸癌根治術+直腸癌 Miles 術患者1例(附視頻)[J].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志,2015,(5):568-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