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慧清
【摘 要】目的:探討安全護理管理在腫瘤內科病房中的效果。方法:選定本院腫瘤內科150例腫瘤患者及40名醫護人員,并對腫瘤內科護理管理中存在的弊端進行相應回顧性分析,于2017年12月7日應用安全護理管理方法,應用前(2016.12.08-2017.12.07)、應用后(2017.12.08-2018.12.07)。比較應用安全護理管理前后患者給出的護理態度、健康宣教、病房環境、操作技能及醫患溝通評分。結果:應用后150例患者給出的護理態度、健康宣教、病房環境、操作技能及醫患溝通評分指標上均高于應用前(P<0.05)。結論:安全護理管理方法可有效提升腫瘤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臨床價值較高。
【關鍵詞】腫瘤;安全護理;內科;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6--01
前言:隨著患者維權意識增強、社會法律制定健全、醫護學科的持續改進完善,提升院內安全護理管理是當前研究的重點。由于腫瘤內科患者負性情緒較多、并發癥發生率高、病情進展迅速且病情復雜多變[1],所以若要提升患者的整體護理質量,應采用有效護理管理方法對其安全隱患加以干預,本文探討了安全護理管理方法在腫瘤內科護理過程中的效果,內容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定本院腫瘤內科2016-12-08日至2018-12-07日期間在院的40名護士,應用前(40例,時間:2016.12.08-2017.12.07),應用后(40例,時間:2017.12.08-2018.12.07),期間無人員變動。40例護士均為女性,其中26名已婚,14名未婚;17名初級職稱,19名中級職稱,4名高級職稱;6名中專學歷,25名大專學歷,9名本科學歷。
選定本院腫瘤內科2016-12-08日至2018-12-07日期間到院治療的150例腫瘤患者,應用前(75例,時間:2016.12.08-2017.12.07),應用后(75例,時間:2017.12.08-2018.12.07),人員變動頻繁,分次進行相應調查。應用前的75例腫瘤患者中,女性27例,男性48例;最大年齡值為68歲,最小年齡值為34歲,平均為(53.68±6.28)歲,應用后的75例腫瘤患者中,女性26例,男性49例;最大年齡值為71歲,最小年齡值為35歲,平均為(54.04±6.39)歲。
比較以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回顧性分析本院腫瘤內科在2016年12月08日~2017年12月07日期間存在的安全管理問題(應用前),并對其不足之處加以總結,并于2017年12月08日對前者弊端予以有效治理方法(應用后),開始應用安全護理管理措施。
1.3 觀察指標
觀察測評150例腫瘤患者的護理態度、健康宣教、病房環境、操作技能及醫患溝通評分指標數據。以上各條目指標均采用本院護理滿意度調查表(總分值:100分)作為參考依據,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對該條目護理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統計應用SPSS 22.0軟件,計量資料上,150例腫瘤患者的護理態度、健康宣教、病房環境、操作技能及醫患溝通評分指標用“ ”的方式表示(t驗算);P值<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比較安全護理應用前后腫瘤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指標,應用安全護理方法后,150例腫瘤患者在給出護理態度、健康宣教、病房環境、操作技能及醫患溝通評分指標上均高于應用前(P<0.05)。詳見表1。
3 討論
護理安全管理可對患者在護理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作相應評估、鑒別,且能在短時間內找出問題并應用有效策略方案加以解決[2]。若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基于安全及預見理念,仔細篩查護理隱患并積極改正,注重細節管理、流程管理,組織相關責任醫護人員每月培訓,提升其職業素養及專業護理技能,并對護理過程中的安全控質方法加以完善及健全[3],可最大程度降低隱患發生率,保證患者的治療安全性。
本科經過總結2016年12月08日~2017年12月07日期間出現的護理隱患,于2017年12月08日逐步應用安全管理措施,其具體流程如下。
問題與對策:
⑴用藥安全隱患,一般而言,腫瘤內科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安全風險即為用藥錯誤,如CTX藥物和MTX藥物相差一個字卻藥性完全不一致。同時亦有藥物用量問題,如計算患者應用化療泵劑量時,根據藥物還是體重作相應計算處理,劑量一旦出現偏差,患者生存質量風險會顯著上調[4];
⑵心理隱患,少數患者病情惡化,易出現焦慮、沮喪、抑郁、難過等不良心理問題,對其身心健康有嚴重影響,醫護人員面對此種情況時,應根據自身所學心理學知識及多年臨床護理經驗予以其相應的心理疏導,改善其心理不良癥狀;
⑶壓瘡,大多數中晚期腫瘤病人臥床時間較長,易出現水腫、疼痛、潮濕及惡液質問題,且少數低年資醫護人員預見性較差,會增大患者壓瘡的幾率[5];
⑷跌倒、墜床,放療及腫瘤涅克過程中患者常出現胃納差、食物不振等情況,飲食不規律會導致患者血鉀較低,進而引發摔傷現象。另外在治療期間患者負性情緒較多,注意力較為分散,自身危險情況規避能力相應下調,亦會導致患者跌倒、墜床的臨床風險增加;
⑸非計劃性拔管,腫瘤病人大多需置入胸腔引流管、膽道引流管、心包引流管及保羅CVC管道等,若患者出現藥物引發皮膚瘙癢、導管固定不規范、自身神志異常等情況時,非計劃性拔管的風險會顯著加大。
策略分析:
⑴建立科學、健全的管理方案:推行層級監控體系及質量管理,規范護理流程,如高危藥品處理、評估患者跌倒墜床情況等。月末檢查并實際了解醫護工作者的護理質量、工作狀況等,并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糾正;
⑵提升低年資醫護人員安全意識,對該類醫護人員作相應規范性培訓,制定有效、合理、具有針對性的培訓方案,在提升其理論護理知識水平的基礎上亦需增強其臨床護理操作能力,培訓內容主要包括護理技能、溝通技巧及安全意識等[6]。
⑶避免壓瘡,醫護人員應每日對病房進行整理、清潔,保證患者床鋪的整潔性及潔凈程度,每日需予以患者拍背護理,應用氣墊避免壓瘡問題發生;
⑷提升醫患溝通能力,醫護人員應在患者處于焦躁、恐慌、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時予以相應的心理護理,友善、親和地與其進行溝通交流,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戰勝病魔的勇氣、信心,講述以往成功治愈的案例,使其積極面對后續治療;
⑸用藥安全管理,完善工作流程,明確清點及等級相關特殊藥品的去向,強化醫護人員的用藥安全意識,定期培訓、考核醫護人員的相關用藥知識,且應對其法律意識及護理風險意識作相應提升[7]。
應用安全護理管理后,腫瘤內科患者護理滿意度大幅提升,醫護糾紛率顯著下降,該方法總體效果較佳。如上文結果所示,應用后150例腫瘤患者在給出護理態度、健康宣教、病房環境、操作技能及醫患溝通評分指標上均高于應用前(P<0.05),以上結果對比亦能證明安全護理管理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腫瘤內科病房中應用安全護理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并能大幅降低患者的護理風險,保證患者的治療安全性,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侯志敏.護理風險管理在神經外科膠質瘤病房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28):54.
王凌,黃俊婷,李朵朵,姚晚俠.醫護技一體化醫療模式在腫瘤放療病房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8,25(10):15-18.
Tai,C.-J.,Lee,C.-H.,Chen,H.-C. et al.High nuclear expression of 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in tumor cells in colorectal glands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outcome in colorectal cancer[J].Annals of diagnostic pathology,2013,17(2):165-171.
徐花,鐘園園.普外科病房的護理風險管理措施及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8):225-226.
SajadiDr.,S.M.A.,MirzaeiDr.,V.,HassanshahiDr.,G. et al.Decreased expressions of toll-Like receptor 9 and its signaling molecules in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Infected patients[J].Archives of pathology &; laboratory medicine,2013,137(11):1674-1679.
孫春霞,葛東明,丁漣沭,王愛鳳,王正梅,林征.預見性護理在神經外科重癥監護病房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實用醫學雜志,2013,29(19):3248-3251.
汪洋,任海玲,孫英杰,宋慧.無嘔吐規范化病房護理工作模式在腫瘤內科的應用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22):2048-2051.
康丹,張國莉,鄭悅,上官志毅.知信行教育模式對腫瘤內科護士癌痛控制護理能力的效果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5,15(08):591-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