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云南現代早期木刻版畫中的左翼色彩

2019-04-26 02:24:58曾如嘉
云南藝術學院學報 2019年1期
關鍵詞:版畫

〇紅 帆 曾如嘉

一、魯迅與新興木刻運動

中國新興木刻運動是在左翼文藝運動與魯迅的直接領導下,于1930年前后在中國興起的一場現實主義美術革命。新興木刻運動所創作的現代木刻版畫,是有別于中國傳統復制木刻版畫的西方木刻版畫藝術,現代木刻版畫亦屬此類。云南現代木刻版畫,不僅包括抗戰題材的現代木刻版畫作品,也包括抗戰時期創作的現代木刻版畫作品。從大的時代背景來看,它們都是中國新興木刻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20世紀初,中國處于中西文化相沖撞的動蕩時期,救亡是時代賦予的使命。辛亥革命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社會變革,國民思想的解放及政治體制、社會習俗、文化藝術的革故鼎新使整個中國煥然一新。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美術從近代跨越至現代的分水嶺。自此開始,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可以看作是中國現代美術的第一階段。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等一批受過西式教育的學者吹響了新文化運動的號角。對傳統文化和國民劣根性的猛烈批判帶來了繼辛亥革命之后國民思想的進一步覺醒和解放。新文化運動催生了中國美術界改良傳統中國畫,為美術發展謀出路的新美術運動。在西方文化的全面沖擊下,傳統美術和西方美術的取舍問題成了中國美術界一系列動蕩和變革的根源,美術也要革命!

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一部分,新美術運動有三個核心內容。其一、是美術理念的轉型,即如何對待西方美術,這是西學東漸的問題。因觀點的差異學者們分為傳統派、中西融合派和西學派。各派學者一時間針鋒相對,激蕩中掀起了近代中國美術思潮的高峰。他們在思想層面引領美術運動。其二、是美術創作的轉型。傳統社會形態的瓦解導致傳統藝術的參與群體和價值取向發生改變。傳統保守派畫家面臨著在傳統文人趣味、宮廷趣味和民間趣味進行選擇的問題。現當代藝術家則面臨著在傳統文人趣味、大眾趣味、主流趣味、西方趣味(又分為以徐悲鴻為代表的寫實主義古典派和林風眠為代表的融合西方印象派、野獸派與立體派等美術潮流的現代派)、民間趣味之間進行選擇的問題。選擇的不同,直接導致了創作傾向的分野。其三、是新學代替舊學運動。這一點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方面是國內美術教育體制改革——西方美術教學體制和教育理念取代了沿襲千年的傳統師徒傳授模式。蔡元培是推動國內新學的偉大旗手。另一方面,為了探索一條中國美術的出路,留學風潮興起,大批美術學子赴日、法等國取經。歸國后他們成為中國近現代美術教育的拓荒者,直接培養了抗戰時期中國美術的中堅力量。

魯迅是中國新興木刻版畫之父,他點燃了中國新興木刻運動之火。無論是魯迅還是新興木刻運動,都與左翼文藝運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可以說,新興木刻運動是在左翼美聯和魯迅的直接領導下萌芽、發展和成長起來的。關于選擇“新興木刻版畫”這一藝術形式,魯迅先生本人的解釋是:1.“當革命之時,版畫用途最廣,雖極匆忙,頃刻能辦。”①2.木刻版畫“是正合于現代中國的一種藝術。”②然而,木刻版畫在中國雖然歷史悠久,但現代創作木刻版畫確實是西洋舶來品,它與傳統復制木刻有著本質的區別。如何讓普羅大眾和美術工作者接受并喜愛現代木刻版畫就成了最重要的問題。魯迅在中國推動新興木刻運動的主要方式有二:一是編印國外優秀木刻版畫家的作品集,二是在國內組織大量的木刻作品習作展。魯迅先后編印木刻版畫畫冊12 本,箋譜兩部,在上海組織外國版畫作品展覽4 次③,并組織成立新興木刻版畫社團,親自指導木刻青年學習和創作。1930年前后,新興木刻版畫在中國開始逐漸以木刻團體的形式萌芽。1930年5月,“一八藝社”從“西湖一八藝社”中改組成立,它是中國第一個現代木刻版畫社團。在魯迅和左翼美聯的鼎力支持下,“一八藝社”的成長十分迅速。1931年6月,“一八藝社”在上海舉行木刻作品習作展覽會。胡一川參展的木刻作品《饑民》《流離》表現勞動者失業后艱難的生存狀態;汪占輝展出木刻作品《紀念五死者》表現左聯五烈士。這是中國首次有現代創作木刻作品參展的美術展覽會。此次習作展覽標志著中國版畫史翻開了全新的一頁,新興木刻版畫運動在中國正式興起。

圖1 云南“元刻本經書”《大方廣佛華嚴經卷》木刻插圖

圖2 云南甲馬圖⑤

二、左翼文藝運動影響下的云南現代早期木刻版畫

傳統復制木刻版畫在云南有著悠久的歷史。“云南現存最早的木刻作品,是元·延祐五年(1318)由自周和尚主持刊刻的《大華嚴方廣普賢滅罪稱贊——佛名寶懺》卷首的木刻畫面上繪有天上、人間、孔雀、鳳凰等,線條與構圖可與徽州木刻媲美。”④(圖1)民間甲馬紙、門神、春牛圖等民間木刻版畫盛行(圖2)。到了近代,地處西南邊陲的滇省雖遠離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但始終努力與全國發展步調保持一致,云南美術界亦是如此。辛亥革命時期,留學熱潮席卷中國,云南走出了李廷英、李長元等第一批留日美術學生。1910年赴日學畫的李廷英不僅是云南第一位留日美術生,在全國范圍而言也是較早的留日美術生之一。學成歸國的云南留日美術生一掃云南美術界原有的守舊落后之風貌,他們在昆明創辦新式美術學校,傳播前衛的美術創作理念,為云南第一批現代木刻版畫家的誕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新興木刻運動興起之時正逢抗日戰爭爆發,現代木刻版畫迅速以現代木刻版畫的時代新面貌在各省涌現。云南雖然不是新興木刻運動的主要活動舞臺,但云南新聞業和出版業始終密切關注著國內木刻版畫發展的動向,魯迅先生編印的木刻版畫畫冊也在云南廣為流傳。與許多美術史學家以為的不同,抗戰時期木刻版畫在云南被畫家們所接受并開始創作,并不比東部沿海及北方各省晚太多⑥。抗戰爆發初期,現代木刻版畫就已經在云南悄然興起,并初具規模。

1935年5月12日到19日在武漢漢口中山路國貨商場三樓舉行了“全國木刻聯展”。1935年6月,創刊不久的《云南日報》于 6月25、26日連續兩天在文藝副刊《南風》報道了本次展覽。武漢的全國木刻聯展盛況空前,共展出作品七百余幅,包括中國現代木刻版畫三百余幅,中國古代木刻一百余幅,北方年畫一百余幅,木刻原版二十余塊,并陳列木刻工具單刃刀、弧形刀、三角刀等。通往三樓樓梯過道上展覽陳列的是西方木刻,有士敏土插圖⑦、日本的色刷及德國的一些木刻作品等等。《武漢日報》《大光報》《時代日報》《掃蕩日報》等報刊,都對此次木刻展覽發專刊進行宣傳介紹。此外,展覽會務組專門出版了《全國木刻武漢展覽籌備會特刊》。展覽會結束后的19日到21日,籌辦了每天二次,三天共六次的木刻座談會。座談會由本次展覽主要籌備者金肇野主講木刻的基本知識、全國木刻展的意義與新興木刻運動在中國的發展進程等等。

為了把這此展覽的盛況呈現給云南人民,《云南日報》刊登了張鴻書的通訊《武漢開的全國木刻展覽會》,文章詳細介紹了現代木刻版畫在中國興起的歷史過程及本次木刻展覽的具體情況。

文章首先詳細介紹了現代木刻版畫在中國興起的歷史過程及本次木刻展覽的來龍去脈,以及1933年出版的《光明的追求》木刻連環故事。然后介紹了各地成立的木刻研究會:“接二連三誕生的各類木刻研究團體,就在呱呱的嘶嚎,就在蠕動,就在奔,就在跳,就在那兒大事活動起來。在這些研究會共同努力的當中,把全國的木刻作品搜集攏來,于去年的正月間,全國木刻聯合展覽就在北平第一次出現。”接著,文章又對比了現代木刻與中國古代木刻,指出它們的主要區別在于:從表現內容思想題材上看,古代木刻大多是神話題材,與現實生活脫節,缺乏現實意義,思想蒼白無力。古今木刻刀法也完全不同,古代木刻全是陽文浮雕,線條纖細,技巧成熟。而現代木刻,從此次展覽作品來看,大多刻畫勞苦大眾,取材現實,表現深刻,刀法陽文陰文皆用,線條粗大厚重,手法奔放,不足在于技巧生拙,要向古代木刻借鑒學習。最后,文章談到了我們進行現代木刻創作的正確理念。他根據斯坦因發現敦煌《金剛金》里的扇畫是世界最早的木刻美術作品,就中國古代木刻與現代木刻的關系進行了探討,提出“木刻是復興也是新興,因為新木刻力的美不是古代作品所固有,而是西洋機械文明的產物”。他主張一方面繼承固有木刻的成熟技巧,一方面接受西洋的洗禮,“創造中國本位的木刻”⑧。

圖3 王行《?》載1935年6月25日《云南日報·南風》

圖4 張心聰《生活進行曲》載1935年12月28日《云南日報·南風》

圖5 黃新波1934年木刻作品《推》,收入同年8月14日魯迅選編的《木刻紀程》

張鴻書熱情洋溢報道此次武漢全國木刻展,說明當時云南美術界十分活躍,以致云南新聞媒體對全國美術活動非常關注,表達了云南畫界欲與新興木刻運動步調一致的強烈愿望。想必滇省不乏和張鴻書同樣對新興木刻滿懷憧憬的有識之士。木刻版畫逐步成為云南美術家們所接受的繪畫形式,現代木刻版畫也如星星之火逐漸在滇省燎原開來。當時在《云南日報》任美術編輯的李珩⑨成為最早探索現代木刻版畫的云南畫家之一,并開始在《云南日報》發表他的現代木刻版畫作品。

1935年6月25日李珩以“王行”為署名在《云南日報》文藝副刊《南風》發表了自己的第一幅木刻版畫作品(圖3),這也是筆者目前所掌握的資料中云南最早的抗戰時期木刻版畫作品。作品刻畫了一位坐在長凳上戴漁夫帽的男人形象,男子的肢體輪廓和構圖比例上有許多不準確之處,面部采用黑白對比明顯的陰陽臉表現光影效果。除了李珩,云南抗戰時期進行木刻版畫創作的還有木刻愛好者張心聰⑩等人。這一時期,在技法上對歐洲版畫家或國內優秀版畫家的刻意模仿是云南木刻創作最主要的特征。張心聰1935年12月28日在《云南日報·南風》發表木刻作品《生活進行曲》(圖4),這幅作品是模仿黃新波早期木刻作品《推》(圖5)所作。可見,盡管地處西南腹地,但云南的美術工作者受新興木刻運動的影響極大,與東南諸省的木刻版畫家通過新聞媒體有著不斷地交流和學習。

為了推動現代木刻版畫在中國的發展,1929年起魯迅先生就著手編印了大量國外版畫家的版畫作品集。這些畫冊和作品被帶到云南,它們在云南的廣泛傳播,是加速云南抗戰時期木刻版畫發展的巨大動力。

1936年2月29日《云南日報》第四版刊登了德國版畫家zille 的油印木刻作品《豬貴人賤》(圖6)。1937年5月19日《云南日報》第四版在《書報介紹》欄里,刊登了沈沉于 1937年1月29日的文章《關于珂勒惠支》。沈沉的文章介紹了1936年由魯迅自費出資編印出版的中國第一本珂勒惠支畫冊《凱綏·珂勒惠支畫集》(1936年5月魯迅編印,上海三閑書屋初版,1936年10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改版重印《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在 1950年前,中國只出了這二個版本。因此我們推測,沈沉所介紹的《凱綏·珂勒惠支畫集》(圖7)就是魯迅編印的畫冊,沒有其它),并把珂勒惠支詳細介紹給了云南的讀者。沈沉重點介紹了珂勒惠支的五幅作品:《反抗》《犧牲》《父母》《磨鐮刀》《突襲》。這五幅作品也是魯迅最為推崇,向木刻青年重點推薦學習的作品。另外,沈沉對凱綏·珂勒惠支關注人民疾苦,尤其表現女性問題的作品進行了介紹。并對希特勒“人種論”及其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惡進行了批判揭露。“她也知道,被壓迫的婦女,不單是在德國,也在世界上大部分的土地上,她更廣泛地做著反帝和反戰的工作,在《犧牲》里,她畫出了無奈的母親怎樣把孩子奉獻給帝國主義者所制造的戰爭,在《父母》里,她描寫了父母怎樣地痛哭于被犧牲的孩子,在《博愛》里,她描寫了世界大戰時對敵的軍隊里的兩個兵,為了痛苦與感悟而發怔,而緊緊地擁抱著,在另外一幅里,她畫了一個女人憤然舉起了抗議的手,喊:永遠不要再有戰爭”?。為此,沈沉比照珂勒惠支的作品,批判了中國傳統繪畫脫離社會現實,漠視百姓疾苦的狀況。“轉過來看我們中國的‘畫壇’上吧,究竟有的是什么呢?舊的不是畫還穿著晉魏六朝衣服的人徜徉于山水樹林之間,便是畫兩株牡丹花下立著兩個雞的《富貴根基》之類的東西。新的呢,不是畫個花瓶插一簇鮮花便是畫點《姨太太艷史》之類的連環畫,還有一些,卻畫著連自己也莫名其妙的譽為意象派達達派的作品,他們還像陶淵明《桃花源記》里所描寫的人一樣,蹲在‘象牙之塔’里,做著不知晉魏的好夢,即使被譽為不可多得的收獲的‘趙望云寫牛集’吧,那些農人們被畫得非常悠閑、美麗,究竟沒有像珂勒惠支的《農民戰爭》那樣的深刻有力,有血有肉。這本《凱綏·珂勒惠支畫集》,正是我們現在需要的一個范本。”?

圖6 zille《豬貴人賤》載1936年2月29日《云南日報·南風》

圖7 木刻插圖《凱綏,珂勒惠支》載1937年5月19《云南日報·南風》

圖8 1937年10月19日《云南日報·南風》王行木刻版畫《魯迅先生木刻像》

圖9 1938年10月23日《云南日報·南風》王行木刻版畫《他活在大家心中》

這篇書評猶如一片檄文,介紹凱綏·珂勒惠支,批判中國脫離社會現實的傳統繪畫,其目的是號召云南畫家跟上時代步伐,走出象牙虛幻唯美之塔,用畫筆、用刻刀表現民間疾苦,揭露社會丑惡。同時面對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危機,文章最后喊道:“希特拉和墨棱里尼雖然聯合起來,在制造第二次的戰爭來企圖恢復他們的繁榮和侵略的好夢了。但是,勝利是非常明白,世界上大部分的民眾是急切的希望著和平。”?沈沉希望云南畫家們創作出富有深刻思想性、時代性、大眾性、戰斗性的作品,并傳達出:云南美術界與中國新美術發展步伐一致。此后,云南畫家模仿以珂勒惠支為代表的德國表現主義風格的作品開始不斷出現,云南從事現代木刻版畫創作的畫家也越來越多。

從最早的現代木刻作品的特征和畫家們學習木刻版畫的途徑來看,云南現代木刻版畫的萌芽,是新興木刻運動直接影響的結果。可以說,云南抗戰版畫家是在左翼美聯和魯迅先生的間接培養下成長起來的。云南現代木刻版畫運動無疑是中國新興木刻運動的一部分,這決定了云南現代木刻濃厚的左翼色彩。

圖10 1939年10月19日《云南日報·南風》,《魯迅先生逝世三周年紀念特刊》

三、云南現代早期木刻版畫作品中的左翼色彩

抗戰時期國民黨對共產黨領導下的“左聯”文藝,以及魯迅影響下的一大批進步文藝青年及其現代木刻作品懷著深深的恐懼。國民黨禁止木刻展覽,取締木刻團體,抓捕木刻青年。為魯迅逝世推出的文藝特刊及其文章與木刻漫畫,在國民黨統治區都是被視為非法,而必遭取締的。對于蘇聯文學巨匠高爾基的紀念活動及其木刻作品在國民黨統治區更是性質惡劣,甚至可能為此被抓捕入獄。如國立杭州藝專學生曹白的習作,畫了一幅蘇聯文學家盧那卡爾斯基的木刻肖像,因此被捕入獄,判刑兩年六個月。1935年曹白出獄,又木刻了魯迅肖像參加全國木刻展覽。肖像被檢察官抽去,禁止展覽。可以說,抗戰早期的中國新興木刻運動是在野火春風中艱難頑強地生存著。在這樣的情形下,地處西南邊疆的云南因禍得福,在左翼文藝運動旗幟的感召下,在云南政治思想風氣相對自由的環境中,云南開始了自己的現代木刻創作。

圖11 1939年10月19日《云南日報·南風》黃新波木刻《三年前的今日,暮色蒼茫中,數千群眾,向魯迅先生致最后的敬禮。》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云南現代版畫作品的主要活動舞臺——《云南日報》。自報刊業在云南興起開始,云南主流報刊就頻頻刊登省內外畫展的消息和報道,研究及評論文章發表不斷,可見云南新聞界對云南美術事業的發展是十分重視的。1935年5月4日《云南日報》創刊,云南現代木刻作品主要發表在《云南日報》第四版文藝副刊《南風》上。中國共產黨對《云南日報》的影響是從它創刊時即開始的。云南地下黨在《云南日報》社內建立了黨的支部。《云南日報》社有張子齋、劉惠之、唐登岷、李立賢(又名陳方、李健平)、楊亞寧等多位黨員任職。報紙主要編委張子齋十分崇拜魯迅,深受魯迅影響,他的雜文也深受讀者歡迎,被稱為“云南小魯迅”。《南風》副刊的編輯張克誠雖不是黨員,但思想激進且勇于斗爭,始終被團結在黨的周圍。美術編輯李珩,雖然無法明確其黨員身份,但從其作品的政治傾向上看,至少也是一名思想激進的中國共產黨追隨者。《云南日報》是云南現代木刻版畫的誕生地和主要成長舞臺,《云南日報》的思想傾向直接影響云南現代木刻版畫的思想傾向,這是毋庸置疑的。通過仔細查閱歷年資料,我們可以確信,《云南日報》文藝副刊《南風》是一份思想激進,民主開放的進步刊物。中國共產黨與左翼文藝思想對《云南日報·南風》的影響是清晰可見的。對魯迅和高爾基等文化名人的隆重悼念活動就是它濃厚左翼色彩的最好證明。

魯迅作為中國新興木刻運動的旗手,雖然沒有直接指導過云南現代木刻版畫運動,但他的思想深深影響了云南的木刻版畫家們。魯迅關于中國木刻運動的指導思想也成為云南現代木刻版畫運動的標桿。每逢魯迅和高爾基的忌辰,云南木刻版畫家們必開展各種紀念活動,發表木刻肖像作品,籍以進行思想啟蒙與抗戰救國的宣傳,使其深入人心。

1936年10月19日,中國新興木刻之父魯迅逝世。1937年10月19日魯迅逝世周年忌日,《云南日報·南風》刊登了“魯迅先生逝世一周年紀念特輯”。《云南日報》編輯張子齋撰文《魯迅先生永遠和我們活在一起》,美術編輯李珩為張子齋的文章配以《魯迅先生木刻像》(圖8)。這是目前已知的,云南第一幅紀念魯迅的木刻版畫作品。作品是魯迅的半身正面肖像,背景是紅旗引領下向前沖鋒的革命隊伍。整幅作品將魯迅的“靜”和革命隊伍的“動”結合得十分巧妙,旨在突出魯迅精神永存和革命生生不息的主題。1938年魯迅忌日,云南木刻工作者延續了前一年的優良傳統。《云南日報·南風》于 10月23日首先刊登了編輯們撰寫的《編輯前言》,解釋為什么《云南日報》錯過了10月19日對魯迅的紀念(《南風》此時已由日刊改為周刊,19日不是《南風》的出刊日)。隨后,《南風》用整個版面的篇幅刊登了八篇文章紀念魯迅逝世兩周年,李珩作魯迅木刻頭像插圖《他活在大眾心中》(圖9),刊登在穆木天《學習魯迅先生》一文旁。

圖12 1939年10月19日《云南日報·南風》木刻版畫《魯迅先生逝世不久,鼠子就鉆出來要踐踏他了》

圖13 1942年10月19日《云南日報·南風》木刻版畫《中國文壇巨匠魯迅先生》

圖14 1936年6月23日《云南日報·南風》王行木刻版畫《沉思》

1939年魯迅逝世三周年紀念,云南舉行了前所未有的盛大紀念活動。活動的主辦方是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昆明分會(簡稱文協會)。10月19日文協會在云南省教育會禮堂舉行了魯迅逝世三周年紀念會,19、20日在教育會舉辦魯迅遺作和木刻版畫作品及器具展覽。《魯迅逝世三周年紀念特刊》以文協會昆明分會機關刊物《文化崗位》的名義出版,特刊登載了十余篇紀念魯迅的文章、詩歌、散文等。10月18日《云南日報》第四版率先刊登消息“文藝界紀念魯迅大會明日舉行”,為文協會的紀念會和木刻版畫展覽宣傳造勢。19日在第四版刊登消息“本日為魯迅逝世三周年,文協召開紀念會,舉行魯迅遺作及木刻展覽,午后一時行禮歡迎自由參加”。《云南日報·南風》用整版的篇幅刊登《魯迅先生逝世三周年紀念特刊》,并發《南風廣播》,宣傳當日的魯迅逝世紀念。“魯迅紀念特刊”連續三日在《云南日報·南風》(圖10)連載。特刊配有黃新波木刻版畫作品《三年前的今日,暮色蒼茫中,數千群眾向魯迅先生致最后的敬禮》(圖11),另有魯迅先生頭像木刻插圖一張。10月19日、10月20日、10月21日三天,《南風》的魯迅逝世三周年紀念特刊一共刊登了七篇紀念文章,20日又刊登一幅紀念魯迅的木刻版畫作品。作品畫面中,魯迅靜靜地躺在被鮮花擁簇著的棺木上,兩只老鼠在旁邊鬼鬼祟祟,配文:“魯迅先生逝世不久,鼠子就鉆出來要踐踏他了。”(圖12)10月19日《云南民國日報》(這是國民黨云南省黨部報刊,可見在龍云的領導下,蔣介石對云南的控制是有限的)先刊登消息,宣傳文協會對魯迅的紀念會和遺作及木刻版畫展覽。隨后在其文藝副刊《駝鈴》第132期刊登了《魯迅逝世三周年特輯》。特輯有秋子的文章《談魯迅》、周輅的《民族精神的喂養者》、華玲的詩歌《悼》,并刊登魯迅木刻版畫頭像插圖。1942年10月19日《云南日報》副刊《文化堡壘》刊登李何林的紀念文章《理論創作與堡壘》,并配了魯迅木刻版畫頭像插圖《中國文壇的巨匠魯迅先生》(圖13)。

在左翼文藝運動的影響下,除了紀念魯迅,紀念高爾基同樣是云南現代木刻作品的重要題材。1936年6月18日,蘇聯無產階級革命文藝斗士高爾基逝世,6月23日《云南日報·南風》刊登李珩(王行是李珩筆名)木刻版畫作品《沉思》(圖14)。李珩成為第一位在報紙上用木刻版畫的形式紀念魯迅和高爾基的云南畫家。1936年8月13日《南風》編輯、共產黨員張子齋在《云南日報》第五版《文藝評論》副刊發表悼念文章《聊作紀念文》?。云南文藝界名宿,進步人士王旦東(王秉心)為文章配木刻版畫插圖《高爾基像》(圖15)。1936年8月15日張心聰也發表了高爾基木刻肖像作品《他似把眼睛閉起》(圖16)。1940年6月18日李珩再次為紀念高爾基在《南風》發表了高爾基的木刻頭像作品(圖17)。1936年、1937年、1940年共有 5幅紀念高爾基的木刻版畫作品見報。

云南地處西南邊疆,地理位置的偏遠讓它在經濟文化的發展上稍顯落后。但這也讓云南的美術工作者們因禍得福,有了《云南日報》這個在思想政治風氣上相對自由的平臺,云南的藝術家們得以自由展示其創作的成果。大量帶有明顯政治傾向的現代木刻作品的出現,表明云南現代木刻版畫的政治傾向、情感色彩、思想來源是深受左翼文藝運動影響,并在共產黨直接領導下成長和發展起來的。從思想傾向到創作理念,再到藝術風格,云南現代木刻版畫都緊緊沿著共產黨所倡導的文藝道路,高舉革命的現實主義旗幟直奔救亡和啟蒙而去。現代木刻版畫運動在云南的興起和發展是中國左翼文藝運動輻射云南的必然結果!

圖15 1936年8月13日《云南日報·南風》王秉心木刻版畫《高爾基像》

圖16 1936年8月15日《云南日報·南風》張心聰木刻版畫《他似把眼睛閉起》

圖17 1940年6月18日《云南日報·南風》王行木刻版畫《高爾基》

結 論

云南現代木刻版畫在魯迅精神和左翼文藝運動的影響與指導下誕生、發展、成長,是中國新興木刻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1935年,云南出現了第一幅抗戰時期李珩的木刻版畫作品。隨后,現代木刻便在滇省迅速發展,創作主體從專業畫家到業余愛好者再到普通市民。主要的本土木刻版畫家有李珩、張心聰等。此外,王丹東、沈沉等云南藝術界人士也積極參與現代木刻版畫的創作和研究。風氣開放、思想積極、進步勇敢的《云南日報》文藝副刊《南風》是云南現代木刻版畫運動的主要活動舞臺。抗戰時期,木刻版畫成為云南抗戰文藝宣傳的排頭兵,為團結后方民眾進行抗戰生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政治傾向上看,云南現代木刻版畫運動是與國民黨相對峙,在中國共產黨的旗幟引領下進行的。濃厚的左翼色彩深入云南現代木刻版畫的研究、創作和傳播等方方面面,是其自誕生起就具有的重要特征。

注 釋

①魯迅:《〈新俄畫選〉小引》,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年。

②魯迅:《〈木刻創作法〉序》,讀書生活出版社,1937年。

③魯迅編印出版的12 本畫冊分別為:1《近代木刻選集》(一)、2《近代木刻選集》(二)、3《新俄畫選》、4《士敏土之圖》、5《一個人的受難》、6《引玉集》、7《蘇聯版畫集》、8《凱綏·河勒惠支版畫選集》、9《死魂靈一百圖》、10《木刻創作法》。魯迅編印的 2 部箋譜為《北平箋譜》《十竹齋箋譜》。魯迅組織的4 次國外版畫作品展覽分別為:“西洋木刻展覽會”(1930年10月)、“德國作家版畫展”(1932年6月)、“德俄版畫展覽會”(1933年10月)、“俄法書籍插畫展覽會”(1933年12月)。

④《云南省志卷七十三文化藝術志》,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2年版,第641頁。

⑤左漢中:《中國民間造型藝術》,湖南美術出版社,2006年。

⑥中國美術學院朱維明教授在《抗戰時期云南版畫創作活動》一文中說:國立藝專初抵昆明,“讓云南民眾初次接觸木刻,認識木刻,同時也了解了新興版畫的廣泛影響和作用。”“該校入滇,無疑是起到點燃云南版畫之火的作用,催化了云南新興版畫的種子,使版畫運動波及滇中”。令人遺憾的是,這種觀點在美術史研究領域屢見不鮮。(見朱維明《抗戰時期云南版畫創作活動》一文,摘自朱維明《云南版畫輝煌的前期歷程》,載即將由中華書局出版的《云南抗戰美術史》一書。)

⑦德國版畫家梅菲爾德為蘇聯作家革拉特科夫長篇小說《士敏土》所作插圖10 幅,魯迅委托留德學生徐詩荃購得原拓,精印出版。此次畫展展出,說明此次版畫也受魯迅影響很深。

⑧張鴻書:《通訊·武漢開的全國木刻展覽會》,載《云南日報·南風》,1935年版。

⑨李珩,昆明人,筆名王行,或署名 HL。李珩畢業于云南省立美術學校繪畫科,后任職市立第八中學美術老師,并兼職從事商業廣告繪畫。1935年《云南日報》創刊成為報刊美術編輯,1936年兼任昆華藝術師范學校木刻版畫及藝術概論教師。李珩曾受教于李廷英和李實清,是唯美藝社成員之一。1930年9月唯美藝社畫展上展出其水彩畫作品,后開云南現代木刻版畫的先河。他是《云南日報》最多產的現代木刻版畫家,是云南現代木刻版畫的代表人物。

⑩張心聰,筆名心聰,字子慧,云南玉溪峨山縣人,共產黨員。1916年5月15日生,1950年在與土匪搏斗中不幸犧牲。對張心聰的生平,在玉溪的各種方志中有多種說法,大體是:張心聰,1931年初被選送考入昆明省立第六初級師范學校,后并入云南省第一師范學校(后改名昆華師范學校),從省立第六初級師范畢業后,于1934年考入昆華師范學校高級部,在校期間自學木刻漫畫,并于 1935年10月開始在《云南日報》上發表作品。抗戰爆發后參加省教育廳電影教育巡回放映隊宣傳抗日,后任明德中學美術、英語課教師。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后,考入在昆明的美國新聞處做抗日宣傳。抗日戰爭勝利后,應聘到“威尼斯相館”當攝影師。1947年回到家鄉峨山,被聘為峨山中學美術、英語教師。

?沈沉:《關于珂勒惠支》,載《云南日報》,1937年第四版。

?張子齋:《聊作紀念文》,載《云南日報》,1936年第五版。

猜你喜歡
版畫
版畫作品選登
拼板版畫的創意表現
綜合版畫的認知與表達
少兒美術(2021年6期)2021-04-26 13:47:34
川劇版畫傳四方
少兒美術(2020年5期)2020-12-06 05:52:38
逐風騎行——擦色刻版畫
少兒美術(2019年8期)2019-12-14 08:07:02
石宏偉版畫作品選
北極光(2018年5期)2018-11-19 02:23:50
拓印版畫是這樣做出來的
小小藝術家(2018年1期)2018-06-05 16:55:48
拓印版畫是這樣做出來的
地火(2014年4期)2014-03-01 01:55:30
版畫《夜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 亚洲日韩在线满18点击进入| A级全黄试看30分钟小视频|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44| 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app|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国产中文一区二区苍井空| 无码中文字幕加勒比高清|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91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 欧美 亚洲 日韩 国产| 婷婷六月综合网|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国产黄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91在线电影|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 五月天天天色| 免费a级毛片视频| 91香蕉视频下载网站| 麻豆精品在线| 国产无码高清视频不卡|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 九色综合伊人久久富二代| 亚洲人在线| 亚洲色图欧美激情| 她的性爱视频| 国产在线八区| 色婷婷综合在线| 综合天天色|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 91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欧美成人亚洲综合精品欧美激情| vvvv98国产成人综合青青|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国产男女XX00免费观看|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不卡| 欧美色综合久久| 久久亚洲高清国产|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国产内射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无码| 综合色在线| 黄色网页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午夜在线全部免费| 国产日韩av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2页| 国产av色站网站|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不卡视频|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欧美日韩资源| 免费啪啪网址| 国产毛片不卡| 中文字幕无码av专区久久| 免费大黄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电影|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软件| 国产精品第| 亚洲欧美自拍视频| 97av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精品日韩亚洲欧美高清a| 国产成人91精品| 日韩成人在线视频| a天堂视频|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