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程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其身體和心理的發展都趨于成熟,但是還有很大的可塑性。所以,為了使學生都能成為道德品質高尚的人,班主任一定要加強對初中生德育的重視程度,充分發揮自身的榜樣作用,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
一、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基礎,學生只有信任班主任,才能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初中班主任一定要多觀察學生,對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點都有充分的了解,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多給學生一些鼓勵,讓學生能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使學生能打開心門,主動地與班主任交流。如此,班主任才能及時地發現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地給予疏導,防止問題擴大。例如有一位學習成績一般的男生,喜歡調皮搗蛋,他與其他任課教師的關系都非常緊張,進行了幾次批評教育,效果不佳,這位同學不認真聽課、不完成作業的情況依然時有發生。為了找到問題出現的原因,班主任特意進行了家訪,了解到這位同學平時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他這么做其實只是想引起教師的注意,得到教師更多的關心,只是用錯了方法。為此,班主任和他約定,只要他一個星期沒有違紀行為,教師就會在班會上表揚他,如果學習和生活上遇到困難,可以向教師尋求幫助,從此之后,這位學生的違紀行為果然少了很多,學習成績也提高了。可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強化學生的道德信念
傳統的德育之所以效率不高,主要原因就是在學生心里,德育內容只是知識,還沒有上升到信念的高度,學生只是把它當成學習任務,而沒有認識到良好的道德素養對自己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高尚的道德信念,不僅能促使學生將德育內容內化到自己的心里,還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要強化學生的道德信念,教師可以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和教學工作中,有意識地向學生滲透德育,可以組織學生背誦名人名言,使學生能受到名人高尚道德情操的感染,進而將這種感情帶入到自己的生活中;還可以給學生講一些愛國英雄的事跡,讓學生能體會到現在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使學生能擁有一課感恩之心。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從日常的生活中、從社會的成功人士中、從古代的仁人志士中選擇一位做自己的道德導師,使學生能經常反省自己的行為,找到差距,不斷努力靠近,使學生能將道德素養的提升作為自己發展的內在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
三、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
網絡時代,學生能獲取信息的途徑也越來越多,但是,受生活經驗的影響,學生對信息的篩選能力還不是很強,非常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導致思想上產生偏差。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班主任一定要放下架子,走進學生中間,多和學生溝通,對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狀態有充分地了解,發現問題的時候,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同時,班主任還可以在充分征求學生意見的基礎上,制定“班級行為公約”,鼓勵學生之間互相監督、互相幫助,教師和學生一起努力,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例如班級中有一位女生,原本性格活潑開朗、學習成績也不錯,同學們都很喜歡她。突然有一天這位學生與教師爆發了沖突,造成了十分不好的影響,對于這位學生的改變,大家都很詫異,教師多次試圖與她溝通,都沒有效果。無奈之下,只好找到了她的好朋友,得知這位女生因父母離異,在上網看了很多有關于父母離異的帖子,覺得父母不愛她了,心情十分不好,那天也不是故意的。對此,教師及時與這位同學聊天并讓同學多與她交流,讓她知道班級中為每一位同學都是愛她的,事后,這位同學主動找任課教師道歉,在大家的幫助之下,原本開朗活潑的小女孩又回來了。
四、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
現在的很多初中生都是獨生子女,在父母的寵愛、爺爺奶奶的關注中長大,沒吃過什么苦,做事喜歡以自我為中心,很少考慮別人的感受,如果不加以干預,會對學生未來的發展產生諸多不利的影響。對此,班主任一定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讓學生學會分享、學會配合,組織集體活動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為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去參加一些公益活動。例如在與社區聯合舉辦的走進孤寡老人的活動中,學生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有的擅長收拾房間、有的廚藝很好、有的比較幽默能逗老人開心,在大家緊密配合之下,活動非常成功。學生也開始明白,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相互配合才能釋放出最多的能量。通過此次活動,學生做事前都能先考慮別人的感受,團隊意識也大大增強了,家長都反映孩子變得懂事了。
責任編輯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