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
【摘要】基于為語文課堂增質增效,為教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新的思路,高中經典誦讀社團就有了必須承擔的義務和責任。誦讀社團就是要建構合理適宜的方式,將讀者與經典作品之間的藩籬打通,讓作品真正成為思想表達之所在,讓誦讀真正為詮釋情感抒發所用。
【關鍵詞】誦讀社團;經典;文學作品;培養點
近年來,語文課堂教學存在一個難以破解的難點,那就是“語文教師始終沒有走出傳統教學的僵化思維,導致課堂的活動有余而活力不足。” 當然,全都責任歸咎于語文教師是不科學的,而高中誦讀社團就是基于學科建設的需要而建立的,它適應了學生綜合素養和核心素養的形成,將經典文學作品和誦讀巧妙結合起來,以學生社團的形式為語文課堂增值增效,為語言教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
基于這樣的考量之下,高中經典誦讀社團就有了必須承擔的義務和責任,其培養的目的也開始清晰明朗起來。
一、與經典擁抱
面對沒有任何經驗借鑒的現狀,作為實驗探索,將經典作品與誦讀結合構建高中社團是一個大膽的嘗試。國內外經典作品,尤其是我國傳統作品都幾乎是一路吟誦過來的,較強的語音節奏是這些作品流傳下來的重要的原因之一。高中誦讀應該立足經典作品,圍繞經典作品來打造,在社團組織的活動中,學生在與經典作品的碰撞下,更有助于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領悟。如果說課堂里的誦讀是與經典對話,那么,社團誦讀活動就是與經典作品擁抱。只有擁抱才能感受作品的“冷暖”,才能知道作品“胖瘦”。
二、與專業對接
學生誦讀水平在語文課堂上的呈現基本上靠學生自己的誦讀經歷和個體悟性,教師能教給學生的誦讀技巧非常有限。例如節奏停連、語速快慢等等,甚至有些語文教師的誦讀功底無法應付語文課堂的教學,或有些教師空有誦讀基本功但又語焉不詳。而誦讀社團的成立對語文課堂進行了必要的補充,學生在誦讀社團能夠學習到常規語文課堂學不到誦讀技巧,語音訓練配合發音訓練等,對于基本功扎實的同學,還有形體和語態等專業化的訓練。通過這些專業化訓練,加上區別性量體裁衣制訂訓練計劃,學生看到了自身的專業潛力,自信心自然倍增,從而提升了自身的誦讀水平。
三、用感悟表達
一般性來說,語文課堂誦讀環節側重學生讀得文從句順即可,但是還想從學生身上攫取更大的誦讀點就很困難了。究其原因,其實這主要是語文課堂更多是對學生進行情感的灌輸的,學生的誦讀基本被所謂的“官方理解”所綁架,誦讀都呈現出無病呻吟、情感泛濫之態,顯然學生根本沒有也無法去理解文本來誦讀,而是毫無依據地胡亂選擇感情,忸怩哦吟一番,讓人哭笑不得。這種錯誤的表達是誦讀的大忌,甚至比沒有感情的誦讀來得更加可怕,各種誦讀大賽低分事件都由此而出,孩子們非但找不到自信,反而更加迷茫,很多不專業的老師胡亂指導應負主要責任,這對條件出眾的孩子們來說打擊是非常大的。誦讀經典本身就應該“是一個潛滋暗長、積少成多、由量變到質變、由領悟到感悟的過程”。在社團專業化、單一化的培養氛圍下,學生會主動去認識經典,進而獨立詮釋作品,這種情況很難在常規語文課堂中實現。
誦讀追根溯源就是吟唱,學生學習誦讀的過程實際就是學習吟唱的過程,誦讀社團要建構合理適宜的方式,將讀者與經典作品之間的藩籬打通,讓作品真正成為思想表達之所在,讓誦讀真正為詮釋情感抒發所用。
【參考文獻】
[1] 朱嬉.創造力缺失:語文新課程實施中的核心問題[D]. 浙江師范大學,2010.
[2] 潘虹.小學語文經典誦讀價值研究[D] .閩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