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紅


【摘要】本文分析了當前初中數學試卷中的一些科學性差錯,以及數學式符號、格式在標準化編排方面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初中數學試卷的編校質量應該得到重視,應該給學生以示范作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試卷;標準化;編校差錯
學生時期,參加的考試數不勝數,見到的試卷也是五花八門、格式不一。現如今,作為一名一線教師,經手的試卷不勝枚舉,然而和十幾年前的情況不相上下。以一線初中數學試卷來說,格式依然凌亂,圖片胡亂粘貼復制截圖,很難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更難談給孩子在數學規范、美學修養上帶來收獲。
為了使人們在交流中不引起歧義,避免技術思想上的混亂和誤解,國家技術監督局為科技論文的寫作和科技書刊的出版制定了一系列標準和規范。早在1982年,國家標準局就制定了國家標準《物理科學和技術中使用的數學符號》,1986年和1993年又做過兩次修訂,并在1996年出版的《量和單位國家標準實施指南》中指出:“在符號含義相同又有規定的情形,要求使用標準數學符號。”
但現行的中學數學學習輔導材料、數學試卷等在數學符號、數學格式規范的使用上仍存在許多問題,如不盡快糾正,將會對今后規范化的實施留下隱患。在此我們對中學數學試卷中存在的一些典型問題做一剖析,以引起教師同行的注意。雖然我們沒有從事編輯的工作,但是經我們數學教師的手編輯的數學試卷,至少格式是規范的、統一的,整體效果是美觀的。
問題一:數學公式未采用公式編輯器
數學上經常使用的是Latex、Matlab 等專業的數學編輯器,但是我們一線的老師會用的太少,更多的還是停留在簡單的Word,公式編輯器,一些老師在出試卷時,為了節省時間直接采用文檔輸入的形式,如y=2x2+3x-5,這個函數的二次方是使用上角標的形式,整體看起來不協調,而應該使用公式編輯器。很明顯,使用公式編輯器編輯的第二個公式要好看齊整的多,而且對比兩個數學符號,前面的數學符號小一些,尤其是負號,很容易看錯看漏,給學生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而且前面的數學字母、數字、數學符號之間的間隙很小,太過緊湊,這不好看,不宜采取這種方式編輯數學公式。
問題二:一些特殊字母、數字排成了斜體
直角三角形Rt?等符號中的“ Rt”是“right”的縮寫,且標準中也做了用正體字母表示的規定,可數學試卷中仍有許多地方使用斜體字母。再有表示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邊角邊”的符號“SAS”本應用正體字母表示,可數學試卷中卻用了斜體,違反了標準中關于正、斜體字母的使用規定。標準文獻的引言中規定:“其值不變的數學常數(例如e= 2.718 281 8… ,π= 3.141 592 6等)用正體字母表示。”現行的中學數學試卷中,一部分把這幾個特殊常數視為普通常數,將e、π排成了斜體。數字也應該是使用正體,但是在一些試卷中,這樣的公式y=2x2+3x-5經常有出現,不符合數字使用規定。在試卷中出現的單位,如20t 、5m,10kg等應該是采用正體,數學試卷中出現了傾斜,這不符合規定,是不對的,而且不利于學生養成好的書寫習慣,一定要注意糾正。
問題三:一些需要傾斜的字母排成了正體
比如線段AB,直線CD,∠ABC等幾何字母應該排成斜體,現行的試卷對字母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隨意性很強,比如∠ABC排成了∠ABC,圓的周長公式C=2πR排成了C=2πR,將面積S=πR2排成了S=πR2,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種習慣是有弊端的。而且在代數方面,這種情況也很嚴重,很多一線的試卷全文所有的字母x,y 都是不傾斜的。如排成了y=ax2+bx+c(a≠0),而且有一些試卷甚至出現了兩種不同的版本,不利于學生的學習,也讓試卷看起來非常不美觀。
問題四:試題的圖不規范
在數學試卷中有許多圖形,如幾何圖形、函數圖象,有統計圖形等,目前老師們在出卷的時候是采用在網上搜題,或者在組卷網組卷,這樣的好處,是簡單快捷又方便,但也帶來了一些問題。一些網上的試題的圖是拍照上傳的,本身就不夠清晰,在二次使用打印到紙上時就會出現非常模糊的現象。其次,有一些試題的圖沒法下載,老師們就采用QQ截圖的方法,這種做法經常出現截出來一些無關的信息,讓學生在審題時被誤導,而且截出來的圖片也不夠清晰。除此之外,截出來的圖標準往往不一致,線條粗細,字母大小都不統一,有時候選擇填空題將一些圖形擺在一起時,就越發凸顯這個問題,給人帶來非常混亂的感受。如下圖,就是一張試卷中出現的四道題對應的圖。首先各個圖中字母正體不一致,大小也不一致,其次圖1、圖3出現模糊的現象,圖4出現了陰影,是截圖導致。
再有,如圖1、2的數軸的箭頭粗細不一致,而且點大小不一,兩個圖的字體也不一致,圖1線條比圖2的線條更粗,這樣的兩個圖擺在一起,太不規范,不細致。如下圖7,給人第一感覺不舒服,細看公路很虛,更像河多一些,文字也給人一種不清晰的感覺,學生在緊張的應考狀態下,看到這樣的圖會降低控制感,會覺得題目變難,從而不利于學生的得分。畫圖也不是直接用word的線條勾一勾,那樣很容易出現線條彎折的現象,如圖8。
實際在作圖時,最好采用幾何畫板作圖,線條也可以選擇中等粗細,點一般設置為最小,如需特別強調可以設置為中等,而且幾何畫板作圖還可以確保圖形的準確性,不會出現隨手一畫就是60度角的現象,因為幾何畫板有附帶度量功能。其次,在畫函數的時候,幾何畫板也有好處,統一輸入即可,可以給老師們帶來非常大的便利,減少老師們的工作負擔。
問題五:轉行不合規范
對于數學式的轉行,“當一個表示式或方程式需要斷開、用兩行或多行來表示時,最好在緊靠其中記號=,+,-,±,? ×,或/后斷開,而在下一行開頭不應重復這一記號”。但是,許多試卷都沒有徹底執行這一規定。
問題六:標點符號不規范
有的試卷中的不等式(方程)組中,有多處標點符號不一致。
比如不等式組中的不等式之后都沒有使用點
號,再比如不等式組中前面的不等式之后用的
是逗號,后面的沒有符號,而教材中使用的規范卻是第一個不等式組(方程組)后接逗號,第二個不等式組(方程組)后接分號或實心點號。點號與分號由不等式組(方程組)是否位于最后決定,而且數學試卷中不應出現空心句號,都應該采用實心點號。
鄭進保曾于2000年指出,當時數學教材在執行國家標準方面存在許多問題,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該問題在數學教輔資料、數學試卷中依然存在。我們的數學試卷之所以存在以上諸多問題,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老師們的數學標準化意識不強,認為數學沒有那些復雜的量和單位,不存在標準化問題;二是老師們已經習慣了這樣隨意的輸入,只要題目不出錯,就不再管格式的問題,不影響學生答題的問題不管,學生不提出問題,學校相關負責人也聽之任之,這就助長了老師們投機取巧的行為。
實際上這兩種思想都是錯誤的,數學符號的標準化是國家標準的一部分,是強制性的國家標準,它是具有法律效應的,任何人都應該嚴格執行。這一點希望能引起老師們的注意,盡快糾正數學試卷中那些不規范的地方。一方面,中學的數學老師應該提高認識,與時俱進地掌握并執行最新的標準和規范,自覺成為國家標準的堅決執行者;另一方面,建議國家標準制定部門把最新標準的pdf文件作為公共產品上傳到網上,以供社會大眾免費查閱和使用。
【參考文獻】
[1]陳浩元.科技書刊標準化18講[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2]鄭進保.中學數學教材亟須標準化[J].科技與出版,2000(1):16-18.
[3]胡晉賓.高中新課標數學教材科學性和數學式符號、格式的差錯分析[J]編輯學報,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