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怡如
【摘要】 “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向來是蘇式課堂秉持的理念。因此,蘇式課堂下的小學生作文教學應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寫出真實感受,引導學生觀察留意身邊的人和事,鼓勵孩子大膽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
【關鍵詞】蘇式課堂;小學生寫作;真實
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與提高一直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重點與難點?!疤K式課堂”是具有蘇州鮮明特色的教育教學,致力于打造出一個真正屬于學生的個性課堂,給學生提供了思考、創造和感悟的平臺。因此,蘇式課堂下的小學作文教學應著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寫出真實感受,并指導學生觀察留意身邊的人和事,鼓勵孩子大膽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
一、小學生作文現狀——缺乏真實性
葉圣陶先生曾說:“在作文教學中,首先要求學生說真話,千萬不要顛倒是非,弄虛作假。”但是,受到了傳統寫作教學模式的影響,現如今小學生的習作普遍缺乏真情實感。
那么,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教師究竟應該怎樣指導學生寫真實習作,怎樣將真我的權利還給他們呢?
“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向來是蘇式課堂秉持的理念。其中,尤其注重學生的自主體驗和感悟。因此,我們應將課堂還給孩子,讓每一個學生能夠擁有獨立思考和自由表達的權利,并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的潛能,從而讓他們體驗寫作帶來的幸福感。
二、小學生習作的特點及要求
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統一將小學生的作文命名為“習作”,顧名思義,強調的就是一個“習”字,這無不說明在小學階段,作文就是一種練習。小學生的習作不單單是怎樣寫好作文,更為關鍵的是自身的寫作態度。作為教師,應根據課程標準中各階段目標的不同要求(見表1),隨時采取相對應的教學方法。
由此可見,小學教師應正確把握學生習作在不同學段的特點與要求,并建立相應的教學方法,通過靈活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說真話、訴真情。
三、小學生習作教學策略
薛法根曾提到蘇式課堂的味道要甜一點,那是一種來自書的清香。在蘇式課堂中,每一個孩子都是學習的主人,無論是誰,都需要得到最大可能的發展與尊重,而相應的寫作教學策略也該如此,以體現出“學生為本”的蘇課核心。
1.引導學生大膽地表達
生活是真實的,作文也應當是真實的。當教師在課上指導學生進行習作時,要提供一切可能的機會鼓勵學生表達心中的真實想法,抒發內心的真實情感。強調是什么就寫什么,想什么就說什么,不弄虛作假,不矯揉造作。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要采取一系列靈動的教學策略,力求讓孩子的習作更貼近平時的生活,始終圍繞表達自己真實想法和內心情感為中心,在潛移默化中,學生的寫作水平與思維能力定能得到提高。
2.創設現實的寫作話題
小學生白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里,而這也是教學生最好的時機。要想使學生寫出“言之有物”的習作,就要牢牢把握好孩子每天在校的時間段,利用一切可用的資源,給他們提供讀、講、說的機會,讓學生自己留意周邊的事物,特別是校園里展開的各項活動,讓他們積極參與或是仔細觀察,做好記錄。長此以往,學生不僅掌握了豐富的寫作素材,而且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生活的無處不在,也激勵著他們用手中的筆去記錄生活,描繪生活。
3.尋找真實的生活體驗
生活與習作息息相關,習作來源于生活,而生活也是所有習作背后所影射的縮影。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引導小學生培養觀察生活的好習慣,讓他們去仔細留意周邊的人、物、事,多去感受平時的點滴生活。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真正地走到社會中去體驗感悟。當孩子們有了各種經歷之后,寫作素材也隨之豐富起來,自然而然就能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
4.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讓孩子在寫作時展開豐富的想象是一種艱辛的腦力勞動,只有在平時生活中多觀察、多分析,才能寫出有內容、有情感的習作。這就要求我們要從原本普通的素材中挖掘有價值的東西,并適當展開合理的想象??傊?,所有的想象都來源于我們的現實生活,始終以現實生活與科學常識為依據。一旦學生掌握了豐富的現實題材,那么對想象的展開也是水到渠成了。
四、結語
在蘇式課堂下的小學生作文教學中,我們應將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給他們表達自己的童心、童趣、童真的機會,引導學生學會大膽地表達,讓學生“說真話、訴真情”,從“小生活”走進“社會大生活”,尋找真實的生活體驗,豐富他們的寫作素材,并充分激發并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一旦學生的習作有事可寫,有話想說,那么寫出的文章便自然而然的富有真情實感,又能形象生動,從而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境界。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孟曉東.“蘇派教學”探微[M].江蘇教育出版社,2010.
[3]張萬化.現代小學寫話與習作教學[M].語文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