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要】新課標要求重視學生學習過程與方法的研究,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作者發現:最能體現學習過程與方法的載體是學生的“數學草稿紙”,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認真打草稿的習慣。文章從打草稿的習慣、方法幾方面論述了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途徑。
【關鍵詞】數學;打草稿;草稿紙
新課標要求重視學生學習過程與方法的研究,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最能體現學習過程與方法的載體是學生的“數學草稿紙”,因為它滿載著學生分析問題、思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軌跡。我們不能在數學教學中忽視“草稿紙”,更要注意在中高年段教學中研究有關打草稿的教學。
為什么要在中高年段的數學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打草稿的習慣呢?
小學數學作業,在低年級段,只有口算、筆算和簡單的應用題。這些題目都可以直接在作業本上寫出來,不需要用到草稿紙。到了小學中年段,尤其是四年級,需要計算的、思考的題目步驟多了,需要在草稿紙上計算、畫圖、分析幫助學生完成作業,草稿紙的重要作用就凸顯出來。到了小學高年級,草稿紙的作用就更重要了,一個孩子會不會打草稿,對他的數學思維、數學成績的好壞都有決定性的作用。大凡成績好的孩子,草稿都打得工整,思維清晰,有條理,計算正確率高,能獨立分析較難的題目;而草稿打得亂七八糟的同學,思維缺乏條理,計算錯誤率高,學習比較浮躁。所以,在小學中高年段的數學教學中,不能忽視數學作業中的草稿紙這一細節。數學老師不僅要提醒學生重視草稿紙的使用,而且,在教學中要撥出一定的時間指導學生打草稿,督促學生養成打草稿的習慣。
如何在中高年段進行打草稿的習慣培養呢?
首先,老師要讓學生在態度上重視打草稿,加強學生對打草稿重要性的認識。
中高年段的孩子中,很多人都對打草稿不以為然,他們把草稿隨便打在書的空白處、本子的邊角處,甚至打在桌面上或者已經印了字的紙上,字跡潦草,1和7不分,0和6不分,3和5不分,4和9不分,造成作業錯得多,同時也造成學習上的浮躁,思維不嚴密。老師要樹立榜樣,比較會打草稿的孩子與不打草稿的孩子作業上的不同成績,展示優秀草稿紙,讓孩子自己有體會、有目標。老師就此要提出要求,讓孩子們用干凈、整潔的本子做草稿本,并且定期檢查草稿本。通過一段時間的使用,讓學生們自己談談用了草稿紙后的感受,體悟自己數學的進步。從而達到認識打草稿的重要性。
其次,在數學作業教學中要滲透打草稿的教學。
1.草稿紙的使用要整潔有序。要指導學生使用時注意從左到右,從上到下,每題草稿標上原題目的序號,以便于自己進一步檢查;打完一題的草稿就圈起來,這樣就比較清晰;打草稿時要注意字跡的工整,尤其一些數字寫清楚,如:0和6分清楚等。
2.教師要示范一些打草稿的過程。(1)計算教學中,數學中的混合運算是打草稿最多的計算題,很多老師省略了打草稿過程的演示,我認為在混合運算的教學過程中,不妨加上在草稿紙如何打草稿的板演過程,用這一類例題教給學生如何有序認真地打草稿。(2)解決問題的策略中,我們就教給學生一些畫圖策略的運用草稿過程,如行程問題的線段圖如何畫在草稿紙上,如何搞清楚相向而行、相背而行、同向而行的樣子,通過草圖進一步理解題意,思考出解題思路。又如,我們的圖形題是求面積的,也可以在草稿紙上先作圖幫助自己思考,然后分析解題思路。(3)立體圖形的教學中,如六年級數學中的正方形的展開圖教學,也可以用草稿紙撕下來折一折,從而讓學生意識到草稿紙可以形象地展示題意,更加豐富草稿紙的應用。(4)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推導中,我們可以用草稿紙剪剪、拼拼。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推導、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推導等等。
最后,打草稿的習慣培養才是最重要的。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良好的習慣是人在他的神經系統中所儲存的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地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就享受著它的利息?!边@是說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生今后一生的學習、工作時時都在悄悄地發生積極的影響。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在基礎教育階段‘最重要的就是‘培養習慣?!绷晳T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雖然教材的改革降低了對繁雜計算的要求,但在養成良好的“打草稿”習慣上并不能降低要求,必須從平時抓起。教師督促學生培養成打草稿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要持之以恒。剛開始培養這一習慣時,可以采取對草稿本堅持批改,當然可能會加大了老師的批改量,過段時間后,不需要全部收草稿本,可以在面批錯題時,要求學生出示草稿本,找出錯誤的地方等,也可以要求同學互查草稿本的使用,考試后一定收草稿紙進行批閱。
總之,雖然教材的變革降低了對繁雜計算的要求,但在養成良好的“打草稿”習慣上并不能降低要求。要調動孩子們使用草稿紙的積極性,提高草稿紙的利用率,讓學生知道重視草稿,就是重視自己的思維能力,就是重視自己的學習過程,從而改變“重結果、輕過程”的舊觀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再“草待”草稿紙,而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打草稿”的態度,確立正確的目標,養成良好的“打草稿”的習慣,運用科學的方法去“打草稿”。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會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