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自己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人們在精神文化的需求上越來越高,文化館是我國社會公共文化事業的一項重要的內容,同時,它也是發展群眾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平臺和載體,成為了我國建設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人們平時生活中有著廣泛的影響。本文筆者根據多年在文化館對群眾文化建設中的經驗以及心得體會,針對現在我國基層群眾文化發展的現狀,對文化館如何引導群眾文化建設進行思考和探索。
關鍵詞:文化館;群眾文化;優化;探討
中圖分類號:G24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5-0210-01
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持續推進,文化館事業已經成為發展群眾文化的主要陣地。出近些年來群眾文化的發展越來越朝著健康,通過在一定區域內開展有針對性的、群眾廣泛參與的文化活動來推動群眾的發展,活動的規模和質量也在逐漸提升,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但同時在發展的過程中隨著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長和對文化館工作中的創新性和專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文化館在新形勢下不斷創新思想,提高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力度。
一、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優化策略
(一)提升文化建設意識
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文化館事業的不斷推進和發展成為是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化生活發生變化的一個重要體現。因此,從某一方面來說,文化館承擔著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任。要想更好的進行群眾文化建設,首先文化館應該加強對群眾文化建設的思想認識,具備扎實的文化素養和較高的思想覺悟,勤勞勇敢的創新精神,并提高對其的工作力度、宣傳力度。部門領導及相關負責人應該積極加強對文化館在加強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的重要性的認識,積極進行思想和意識的創新,轉變工作思維。其中強調文化在基層群眾中的宣傳,切實把群眾文化建設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在宣傳過程中要做到以長遠的目光來看待問題,培養基層群眾文化內涵。
在組織群眾文化活動中應加強在活動組織方式上的創新,在原來已有的文化建設和當前社會發展潮流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通過多渠道的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發掘在群眾對文化發展的的創新思維。對群眾文化活動中有創新思維和想法的群眾或組織,應對其提供一個充分展示的機會和平臺,通過各種文化思想之間進行交流,更好的把握舞蹈創作的時代性。通過更加新穎的文化活動參與方式可以以多種形式激勵群眾大膽參與文化建設活動,充分的吸引基層群眾關注,以達到啟發群眾對文化建設的意識,使基層群眾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提高群眾文化在文化館各項活動中所占的比例。
(二)培養專業的文化建設隊伍
由于文化本身就是以反映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情感為主,所以在舞蹈創作中就要做到創作題材源于群眾生活,形成群眾舞蹈創作從群眾生活中來,為群眾生活增添樂趣。群眾文化的建設一方面要適應群眾日常生活的特點,滿足群眾的精神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也需要有一定的藝術性,作為文化館的工作人員必須具有較強的專業能力和文化素養,才能做好文化館的各項工作。這就需要提升文化館的文化建設隊伍的專業水平,加強文化館工作人員的能力建設,努力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養。提高文化工作人員在歌唱、舞蹈、繪畫等藝術上的一些專業技能,只有對藝術形式有比較好的了解,不斷的發展生活中的文化藝術元素,并對其藝術內涵有自己獨特的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文化館的工作。努力提升文化館工作人員的素質能力,除了工作人員自身要加強認識,加強積累和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和文化水平外,文化館也要為工作人員定期組織相應的教育培訓,幫助工作人員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素質,建立一支專業的文化館人才隊伍,進而使其更好地將自身的能力素養轉化為真正有實效的工作成績,為文化館做好群眾文化工作做出自己的貢獻和努力。
(三)提高文化建設的質量
加快推進文化館的建設,就是為了能夠更好地繼續發展和深化群眾文化建設。出于這個目的,今后我國文化館事業的建設和發展必須以提高群眾文化的質量為新目標,積極樹立精品意識,積極擴大文化館的活動范圍,努力提高服務類型的多樣化發展。在基層舞蹈創作中要考慮基層群眾在跳舞過程中的環境和條件等因素,做到真正適合基層群眾。一方面注重群眾文化在思想體現上的美好生活及愿望等,使人們在參與文化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的表達生活中的情感,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保證群眾文化具有一定的通俗性,這樣才能更容易、充分的了解和體會到群眾文化的內在思想和樂趣,進而能夠激起興趣并積極參與其中
二、結語
群眾文化的發展在我國社會各方面的發展中都有很大的影響,而文化館是開展群眾文化的主陣地。為了充分發揮好文化館對群眾文化的文化職能作用,文化館在群眾文化建設中要以群眾的需求為基礎,充分體現基層群眾生活狀態,創新群眾文化組織方式,培養專業的群眾文化建設隊伍,以提高文化建設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