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鈺
幼兒園混齡戶外操活動是幼兒戶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通過探究混齡戶外操活動的設計、實施原則和具體措施,以提高教師對幼兒體能發展狀況的解讀能力及評價能力。
一、存在問題
幼兒園戶外操活動,是幼兒在戶外進行身體鍛煉活動的總稱,是幼兒一日活動中的重要環節。
目前,幼兒園在開展戶外混齡操活動中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對混齡戶外操活動內容、目標缺乏科學認識。教師體育教學水平參差不齊,認為戶外操活動就是帶領幼兒在戶外做做操、做一些簡單的律動,這沒有達到科學的運動量和發展體能的目的。二是對混齡戶外操的編排缺乏科學性,音樂選擇過于成人化,缺乏童趣。
二、優化原則
(一)堅持尊重差異性
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有不同的身體發展水平、動作發展特點。為保證幼兒的發展需要,我們進行了一些嘗試。例如,我們對全國幼兒廣播體操——《世界真美好》的難易程度、動作頻率和速度進行調整,這樣保證了小班孩子更加開心、投入地參與混齡戶外操活動。
(二)堅持設計趣味性
在混齡戶外操活動音樂的選擇和動作的設計上,我們充分遵循趣味性原則,吸引幼兒積極參與。例如,我們選擇了《我是勇敢小兵兵》這一背景音樂,教孩子們練習“吹喇叭”“打小鼓”“打手槍”“投炸彈”等動作,幼兒非常感興趣。
(三)堅持內容多樣性
我們設計了團體走和跑的活動——《春曉》,給幼兒提供自主選擇器械進行鍛煉的機會。例如,戶外的“攀爬架”“攀爬墻”“小小野戰營”“鉆爬洞”等,為幼兒靈活發展提供了豐富空間和物質支持。
三、優化與實踐的具體措施
(一)優化教學過程,保障幼兒發展
在混齡戶外操活動方案的設計與制訂中,我們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發展階段、興趣喜好,設計了不同內容、動作形式的戶外操,便于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比如,在音樂的選擇上我們多選擇有唱詞的歌曲,便于教師給幼兒講解動作和節拍。
(二)加強教師培訓,提高解讀能力
我們非常重視教師的參與和培訓,在充分吸納教師意見的基礎上,經過多次的設計、實踐、調整,最終形成了一套較完善的戶外操實施方案。同時,及時對教師進行培訓,便于教師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指導。
(三)注重成果展演,助推教師成長
成果展演也是促進教師總結、成長的方式之一。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組織開展了各類成果展演、評比活動,旨在檢驗研究成果、助推教師專業成長。例如,以班為單位,在全園范圍內組織混齡戶外操展演、開展戶外自制體育器械評比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