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玲
【摘要】文章對興趣培養與課堂高效性的聯系進行了闡述,并提出了小學英語教學中興趣培養的意義,最后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就實現小學英語教學中興趣的培養和實現課堂高效性的途徑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興趣培養;課堂;高效性
【基金項目】城鄉結合部學生在校行為習慣養成的探究——以羅文坡小學為例。課題編號:2017年C類322號。
一、引言
新課改的深入促使當前教育模式與方法發生了重大變化,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圍繞課堂教學活動的高效性進行思考與研究,提出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思路,確保教學任務能夠在限定的時間內順利完成。在學界,相關專家與學者圍繞相關理論展開了深入探究,并一致認為課堂教學應該成為教師的立足點,基于此對教學行為進行優化,才能夠取得理想的效果。小學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考慮到小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心理特點,為優化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就需要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促使小學英語課堂的高效性得到強化。鑒于此,本文圍繞小學英語教學中興趣的培養和課堂的高效性進行探討。
二、興趣培養與課堂高效性的聯系
我國著名教育家冷冉曾對情知理論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人的認知過程往往會遵循知、情、意、行的同步性與統一性這一規律。當然,在教學實踐中,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是將知識問題獨立起來,沒有考慮在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下進行知識的灌輸,同時也并不關注在知識灌輸完成后受教育者的情感與意向受到的影響。在此教學模式下,升學考試的成績與分數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盡管從短期來看,這種方式可能可以取得一定的收益,然而長此以往,學生的心理將會受到負面影響。不可否認,傳統教學理論研究對學生的興趣、意志以及情感等予以了關注,然而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很多人僅僅將其作為輔助教學的一種方式。根據冷冉先生的觀點,在情知教學模式下,我們應該將關注點放在如何統一認知目標與情感目標上,并致力于通過教學實踐,幫助學生在認知與情感兩個層面上都有良好的體驗,從而提高學生素質,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只有對學生的情感體驗予以重視,學生主體地位才能夠得到突出,在教學中的作用才能夠發揮出來,進而使教學成效得到優化。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需要調整與優化自身教學方式,遵循生本理念,在教學過程中致力于學生的發展,對他們的情感因素予以高度關注,并在教學活動中實現情感與認知的統一。這樣,學生的潛力才能夠得到激發,并獲得相應的創新意識與能力。換言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教學中的參與度得到提升,如此才能夠改善教學效果,使小學英語教學課堂的高效性得到增強。
三、小學英語教學中興趣培養的意義
(一)有利于學生奠定學習基礎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往往決定了學習的結果,如果在對某一事物保持濃厚興趣的前提下進行學習,那么學生的自主性就會大大增強。換言之,在教學實踐中,學生的興趣培養對于整個教學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眾所周知,小學生剛開始接觸英語,他們對英語的認識與理解并不深刻,如果能夠在學習之初就可以幫助他們培養起濃厚的學習興趣,那么學生在基礎學習階段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成效,這對于他們后續的英語學習而言無疑有著積極的影響。
(二)幫助學生維持學習熱情
不可否認,小學生的優勢就在于接受能力較強,對新鮮事物能夠保持強烈的好奇心。當然,小學生也存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問題,在長時間面對同一事物時,會表現出難以維持持續熱情的問題。小學生剛開始接觸英語,因此對英語學習的熱情相對較高,然而英語知識相對繁雜,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生需要掌握更加復雜的知識,此時他們的耐心與積極性就會逐漸被消磨掉,久而久之就會對英語學習產生疲憊感與厭倦感。通過興趣培養,可以幫助學生對英語知識維持一個長期的熱情,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而進入良性循環。
(三)改善教學效果
任何教學都是以提高教學效率為目標,小學英語亦是如此。為了保證課堂教學效率處在一個較高的水準,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要具有較強的參與性和互動性。換言之,如果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呈現出熱情、積極的氛圍,那么教學效率自然就可以得到提升。而興趣培養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具體而言,學生如果能夠保持足夠的興趣,那么在課堂中他們的反應與表現就會更加積極、踴躍,進而整個課堂的氛圍也會趨于良好。同時,學生的表現與反應也會對教師產生影響,在積極的氛圍下,教師也更愿意投入更加飽滿的熱情,如此一來他們就可以保持高效率,從而使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四、實現小學英語教學興趣培養與課堂高效性的途徑
(一)遵循生本理念,增強興趣培養意識
當前小學英語教學大多沿襲傳統教學模式,課堂中教師依然處主導地位,整個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不突出。在此背景下,學生的興趣自然難以得到有效培養,課堂高效性難以實現。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以及開展教學活動時應該遵循生本理念,在決策中充分考慮與分析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學習情況,并以學生為中心安排教學任務。具體而言,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致力于學生興趣培養,將英語學習與學習興趣結合在一起。例如針對學生積極性不高,缺乏學習熱情的情況,教師在教學中的態度應該更多地表現出積極、寬容的一面,同時對學生加以鼓勵,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培養學生興趣,為實現小學英語教學課堂高效性提供有力支持。
(二)做好課前準備
小學英語教學應該以課堂教學為立足點,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對于實現課堂高效性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英語課堂教學前,教師和學生都應該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在備課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對教學大綱進行合理制定,對教學目標、教學任務進行合理安排。其次,教師要充分發掘教材中的信息,把握好知識重點與難點,并結合小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心理特點,根據知識的難易度進行分層,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適應,保持學習興趣。此外,為實現興趣培養,增強課堂高效性,最重要的是要求教師對學生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尤其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教師應該對他們的思想情感以及英語學習能力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在考慮到學生個體差異的前提下,制訂合理的教學方案,讓所有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當中,從而使教學氛圍趨于活躍,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掌握英語知識與技能,建立起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逐漸培養起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最終增強小學英語課堂的高效性。在課前準備環節,教師還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根據小學生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為他們安排合理的預習任務,促使他們在預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并帶著問題進入到課堂教學當中,通過教師的引導解決問題。如此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課堂教學高效性的實現提供有力支持。
(三)合理運用教學技術與方法
任何教學活動所取得的效果都與教師所用的教學技術與方法有密切的聯系。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選擇的方法非常豐富,具體而言,教師應該結合教學內容,對教學技術與方法進行合理運用。例如在動作詞匯run,swim,dance,jump等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對詞匯意思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師應該更多地運用肢體語言;再比如教師可以選擇多媒體教學技術,通過視頻、圖像等方式來呈現教學內容。此外,情境教學法、對話式教學法和啟發式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也具有很強的適用性。在教學實踐中,這些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運用英語知識與技能,從而使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得到鍛煉與提升,這無疑是課堂教學高效性的表現。
(四)采取合理的教學評價方式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興趣培養與高效性的實現不僅要求教師注重意識強化、課前準備以及教學方法的運用,同時也應該注意教學評價環節對此產生的影響也十分重大。眾所周知,在教學中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在所難免,盡管小學生都是剛接觸英語知識,然而他們的接受能力與學習能力各有不同,在課堂中取得的學習效果自然因人而異。如果采用“一刀切”的教學評價方式,很有可能打擊部分學生的自信心與積極性。鑒于此,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相應的教學評價方式。例如學困生的接受能力相對薄弱,教師對其進行教學評價時應該給予更多鼓勵、支持的語言,并根據教學反饋,制定更加基礎的學習目標,幫助他們擺脫困境,建立自信心,逐漸培養學習興趣;針對學優生,教師在教學評價中給予肯定的同時,可以對他們提出更高的標準與要求,鼓勵學生接受挑戰,不斷提升自我,從中獲得成就感與滿足感。
總而言之,為實現小學教學課堂的高效性,興趣培養具有重大意義。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充分結合當前《新課標》提出的要求與小學生的特點,對教學形式進行調整與優化,對興趣培養與課堂高效性的聯系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基于二者的結合,改善教學效果,推動小學英語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小寧.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J].校園英語(下旬),2014(12):206.
[2]曹紅梅.議小學英語課堂如何高效性教學[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05):210.
[3]劉仲娟.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程教學的高效性[J].中外交流,2016(34):286.
[4]賈紅蕊.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漫談[J].關愛明天,2016(0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