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虹
青和婷是好朋友。有一天,婷忽然不來上學了,婷媽媽氣沖沖地來學校找我,說婷是因為我才不來上學的。婷媽媽說,青告訴婷,是我不讓青和婷玩,還在班里公開說婷想輟學,所以,婷就不來上學了。
我把青叫來核實,她有些慌張。從她躲閃的眼神中我看出,她確實對婷說過這樣的話。實際上,我曾經同青談過一次話,大意是告訴她,既然同婷是好朋友,就要在學習上多幫助婷,爭取兩個人共同進步。
但我沒有批評青,我知道需要向婷媽媽盡快澄清婷不來上學的真正原因。
我平心靜氣地問:“青,你跟婷是好朋友,你說說婷為什么不來上學。”
青說:“婷上小學時就想到韓國去發展,而媽媽不同意,爸爸也吵她,她一直在同爸媽鬧別扭。婷說,她只想輟學到韓國去。想輟學的事,她給班里的婕、強等同學都說過……”
婷媽媽不作聲了。
我對婷媽媽說:“孩子在青春期出問題很正常。我作為班主任,有責任幫助家長解決孩子的這些問題,正確引導孩子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孩子不想上學,是因為她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和家長溝通不好。她不想上學的事是她自己對同學說的,我何曾說過?可是,你見到我之后,對孩子想去韓國發展的事只字不提,就一味指責我。要知道,這個時候,你要做的不是往老師這兒推卸責任,而是想辦法與老師一起轉變孩子……”
這件事情過后,我發現,青每次看我的目光都是躲躲閃閃的。我知道,她心里很清楚自己給我惹了多大的麻煩。再想想前不久,她的水杯被同桌不小心碰掉地上,杯蓋摔壞了,她居然要求同桌賠償30元錢。兩個人因此發生了爭執,來找我評理……
我感到,青的心中有“雜草”:不誠實、好搬弄是非等。作為班主任,我應該盡力鏟除“雜草”,引導其健康成長。
找了一個恰當的時間,我和青談心。我告訴她:“青,你應當很清楚,婷的輟學事件,主要是因為你的說謊引起的。眼下我最希望的是,你要吸取教訓,做誠實的人,講究做人的原則。從今天起,我們都忘掉跟婷有關的事,我要請你承擔一個任務,就是每周在黑板一側抄寫一則名人名言。”
自此后,我和青每周都會找一些關于做人、修養方面的名人名言,甚至是我自己的話,然后由青抄寫在黑板一側。兩周更換一個主題。
第一個主題,是關于辨別是非的:“能辨清是非對錯,是上天賜予人類的最好智慧。”“擁有能明辨是非的靈魂,勝過世界上最寶貴的鉆石珠寶。”第二個主題,是關于誠實正直的。第三個,是關于敬畏之心的……
青每次把名言工整地抄寫在黑板上之后,我都要給學生講解它的內涵——鏟除“雜草”的同時,還需要把真善美植入學生的心田。
一段時間下來,我能感到,青做這件事時的認真和盡心,也能感到,她身上開始有了一些好的變化:眼神沒那么躲閃了,言行舉止變自律了。不少任課老師向我反映,班里的學生比以前更懂事了,班風、學風有了明顯好轉。
我知道,要想讓學生有真正的改變,要想徹底鏟除他們內心的“雜草”,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我會堅持下去的,因為,我是園丁,要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