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
校園文化是課程活動平臺的一部分
校園文化與校本化課程體系都是緊緊圍繞學校辦學核心理念來開展的。校園文化不但為辦學核心理念服務,也為校本化課程體系服務。
課程活動平臺是教學活動實施的載體。完整的課程活動平臺,由不同空間的活動平臺,根據項目、問題、任務等有機組成。通常情況下,課程開始、結束的空間在傳統教室,但中間的活動過程可能分布在不同的空間。校園文化活動空間承載了許多課程活動平臺的功能和使命,如果把一門課程或整合課程人為地分成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探究型課程的話,校園文化這一課程活動平臺,則更多地承擔拓展和探究課程的功能和使命。
我們不但要“推倒”傳統教室的講臺,還要“推倒”傳統教室的墻,讓課程活動平臺更廣闊、更多樣起來。
校園文化是課程融通的樞紐
所謂樞紐,即事物相互聯系的中心環節。校園文化,是各門課程實施過程中融通整合的樞紐環節。新生態學校的許多課程,會在校園文化建構的課程活動平臺中完成。
其一,它是支撐許多課程的某些單元的融通整合的轉運站。
其二,基于項目、問題、任務等整合后的拓展型課程和探究型課程,苦于沒有便利的課程活動平臺給予支持,而未能有效、迅速地系統實施。如果新生態學校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目的的建構,從某種意義上說,可以有效促進基于項目、問題、任務等課程的實施。
其三,以前,各門課程相對獨立,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有教學觀念滯后、場地不足等。現在,把廣闊的校園視為課程活動平臺,無論是課程內容還是課程形式,有什么樣的課程不能在此融通整合呢?課程整合是大勢所趨,校園文化應當成為融通各門課程的樞紐。
校園文化是校本課程的一部分
校園文化支撐著課程內容和形式。校本化課程體系中的諸多課程有什么個性,校園文化就會有什么樣的特色。
首先,校園文化可以作為學校校本課程的載體。校本化課程二次開發后的實質內容和表現形式,直接由校園文化某些要素職能來構建。
其次,校園日常學習生活中師生的言談舉止,也可以納入某些課程內容和形式之中,實行就地取材。這種課程與學習生活緊密相連,體現為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最后,校園文化本身就是很好的課程內容與形式。如果我們把校園文化如何使用、維護、考評與相應的課程進行融通整合,不但可以使校園文化教育價值最大化,而且又利用了不可多得的課程資源,優化了課程的內容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