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櫻子
摘 要:2013年8月教育部《小學生減負十條規(guī)定》公開征求意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小學“減負”就一直是中國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如今幾十年的時間過去了,小學生負擔過重依然沒有得到有效的緩解。文章基于《小學生減負十條規(guī)定》出發(fā),對小學學生學習負擔過重進行思考。
關鍵詞:小學生;十條規(guī)定;負擔;減負
如今,經濟快速發(fā)展的時代,總有一句話: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孩子從小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優(yōu)秀的,不斷地給孩子們報各種班,培養(yǎng)孩子的各種特長,但這樣的做法真的是正確的嗎?接下來,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小學生方面
作為小學生,相必更多的是喜歡玩,并不喜歡每天在上課,在學習各種各樣的東西。在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才能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二、教師方面
作為老師,給學生布置作業(yè)是正常現象,用布置作業(yè)來達到鞏固一天所學知識的目的,那教師該如何去布置這個作業(yè),怎么樣去把握這個度?是值得每個老師去思考的問題,不可能一天所教的知識全部去通過手寫作業(yè)鞏固,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些動手動腦動起來的作業(yè),而不是一味的死板作業(yè),激發(fā)學生對作業(yè)完成的興趣,而不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去亂七八糟寫。
三、家長方面
作為孩子的家長,更多的是關注孩子的身心發(fā)展,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但不是全部都給培養(yǎng),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一到放假就給孩子報數學班、英語班、作文班等等,這樣的做法不僅不能提高孩子們對學習的興趣,有可能還會讓孩子們對學習產生畏懼,從而厭學。
對于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怎么去做?怎么去了解孩子們的興趣?怎么樣去培養(yǎng)他們?怎么去給他們減負?這些問題都值得學校和家長共同去思考,接下來我來提一提以下幾個觀點:
(一)心理負擔過重,會直接影響孩子們對學習的興趣,會讓孩子們對學習產生恐懼,會影響孩子們的心理素質,會影響孩子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減少孩子們的負擔,增加一些有趣的學習方式和方法,提高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這是每一位老師每一位家長的責任。
(二)減負,“減”的是什么?其中,在《小學生減負十項規(guī)定》里面,有其中一項就是家庭作業(yè)。何為家庭作業(yè),也就是老是上了一天的課,教了一天的知識,讓學生在課后通過自主完成作業(yè)檢驗是否吸收了一天的知識。
(三)孩子減負不單單是學校和老師的責任,家長在其中也充當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孩子們完成作業(yè)的同時,還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增加孩子的學習負擔,非常不正確。
作為一個補習班的兼職老師,就拿我曾經教過的一個學生來說,這位學生是位四年級的學生,每天上完課,都會到我這里上作業(yè)班,我就發(fā)現一個問題,有一次我問他,你怎么每個周的周四周五都那么多作業(yè)?周一到周三就沒有那么多作業(yè)?他是這樣回答我的:“老師,我們老師每次布置作業(yè)都讓我們周四周五把一周所學過的課文,單元的練習題寫完,還要寫同桌布置的作業(yè)”我就很納悶,我問:“我也沒有看到你作業(yè)上有老師改過的痕跡呀,你們老師都不改作業(yè)的嗎?”他這樣回答我:“不改呀,都是讓同桌之間互相改”這就引起我的思考了,既然作為老師你布置了作業(yè),先不談布置作業(yè)的方式是否正確,布置了作業(yè)就應該用心去改每位同學的作業(yè),如果一直是這樣的做法,相必孩子們更不愿意去寫作業(yè),而是為了完成作業(yè)而寫作業(yè)了。其中這樣布置作業(yè)的方式也是不正確的,怎么能堆到周四周五寫呢?如何去減負,要將所有學過的知識分到每一天去消耗,而不是全部堆到一起。
我曾經還接觸過一個三年級的孩子,這個孩子是春節(jié)前來我這里上寒假作業(yè)班的,這個孩子是什么樣的情況呢?每天早上8點,這個孩子會準時出現在我面前,寫他的寒假三本作業(yè),這樣的情況并不是不正常,雖然放假了,但是不能讓孩子們晚睡晚起,依然要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習慣,這一點很好。但是這個孩子跟我說,他寫到10點鐘就要去上英語班,這也可以。后面他跟另一個孩子聊天的時候說了這樣一句話:“真煩,下午和晚上還要來”這時我就問了:“你怎么還要來呀?”他說:“下午上作文班,晚上上書法班”我很驚訝:“天啊,那你還有休息的時間嗎?”相必這樣的孩子不占少數,一到放假,父母都會給子女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利用假期的時間去補習孩子的弱項或者讓孩子的強項更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差,但是有沒有想過孩子想要的是什么?這樣的補習,孩子如何去減負?每當我看到我的學生背這么重的書包的時候,我真的心疼。小小的身體背著重重的書包,減負是學校和家長共同的責任,讓孩子們減負是學校和家長共同的任務。
給孩子們減負,我有幾點建議:(1)教師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在課堂中,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視頻或圖片或ppt展示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提高孩子們在課堂中的注意力。(2)教師要為學生精選作業(yè)練習題,要將體現重點的知識的練習給學生練習,而不是全部的練習題都讓孩子們完成,教師要學會挑題,將重點的題挑出來讓學生做,包含重點知識的題要讓學生反復做,慢慢去消化知識點。(3)改變傳統(tǒng)評判作業(yè)的方式,在學生做完作業(yè)的時候,讓他們再寫一寫用到了哪些知識來完成作業(yè)的,對于作業(yè)完成情況有什么感受?這樣可以使學生對已學知識有一個好的歸納和整理,既實現了減負,又提高了學習的質量。(4)減少孩子們上課時用到的教輔書,和作業(yè)的練習冊。這樣有效的減少孩子們書包的重量,減少孩子對學習的恐懼。(5)家長們減少給孩子們報假期補習班,讓孩子們在完成一周的學習課堂任務后有一定的休息時間,可以適當的帶孩子們出去走走看看,有句古話說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樣的做法也能讓孩子在生活中學到很多的知識。
總之,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夠樂學;掌握了恰當的學習方法,才能夠會學;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夠終生受益,當他們不再把學習當做負擔,即使再繁重的知識累積也不能困擾他們。這樣,“減負”就不再是一句空話,“增效”也會落到實處,這就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