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平
【摘要】十八大報告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立德樹人”首次確立為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發展的方向。因此在中職教學階段就要對學生展開德育教育,就要用愛和智慧來為師生成長營造幸福家園,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本文針對中職學校三維“立德樹人”德育模式的構建進行分析。
【關鍵詞】立德樹人 德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0-0077-02
引言
中職德育管理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因此教師就要發揮自身最大的優勢和作用。在現代教育視角下,提倡素質教育,加強學生素質教育的前提就是要做好德育管理。中職教師就要正確認識到德育管理的內涵和目的,積極解決德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一、發揮三維立德樹人中的主體作用
(一)重視德育隊伍的建設
在中職階段的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道德素養的培養和提升。教師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具體組織者、指導者和實施者,教師的專業素質水平將直接影響著學校德育工作的順利有效開展,與學校內涵建設和育人質量緊密相連。只有構建一支優秀、高素質水平的管理隊伍,才能充分發揮德育樹人的積極作用,實現中職教學的目標。
(二)充分發揮德育課的主導作用和滲透作用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到中職教學中,促進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德育課的主導作用和滲透作用,注重體驗教學,差異教學、案例教學、實踐教學,鼓勵學生積極自主學習,小組合作交流學習。立德樹人是一項系統的教育工程,需要教師、學生全方位參與,既要在課堂教學中滲透,還要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滲透。
(三)加強職業指導
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中也要滲透德育思想,教師在教學中既要加強職業指導,又要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培養。通過系統和專業的指導規劃,幫助學生樹立清晰的職業目標和遠大的理想,在不斷的學習和教育過程中實現這一目標,同時還要在教學中鼓勵學生不斷增強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訓練,將來在工作實踐中靈活運用自身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
(四)加強校規校紀教育
校規校紀是學生必須遵守的規章制度,是用來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約束不良行為的。如果學生在學校期間都不能遵守校規校紀,在將來步入社會后,未必能遵守法律法規。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加強法治教育,讓學生認識到法治的重要性,在學校期間就遵紀守法,成為一名合格的學生,合格的公民。
二、發揮三維立德樹人中的主導作用
(一)構建家校共育的良好模式
在實際的校內教學中,努力構建家校共育的良好模式,形成家校共同努力,合力完成人才塑造的良好局面,構建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和提升創新能力為目的的教學模式。可以通過家長會、QQ群、微信群等方式,加強學校與家長之間的聯系,了解學生更多的實際情況。
(二)加強實習環節的管理
實習環節是提高學生職業技能、提升學生專業知識運用能力和綜合素養的重要過程。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首先教師要為學生制定符合學生發展的實習教學計劃,將德育教育融入其中。其次學校要與企業加強聯系,及時全面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還要根據學生的特長和優勢為學生尋找一些能夠發揮學生專業優勢、展示學生特長的實習企業。最后學校還要安排專業水平高、業務能力強、有責任心的實習指導老師,陪伴學生共同度過實習階段,讓學校教育進一步延伸和升華,達到立德樹人的最終目的。
(三)構建系統德育工程
首先需要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術環境、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其次要積極利用各種紀念日和紀念活動展開教育,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其中,激發學生的愛國意識。還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去一些紅色基地、科普基地、歷史博物館等地方,讓學生多參與一些社會公益活動和志愿活動。最后要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各科教學中,讓學生在掌握文化知識,提升專業技能的同時提升道德素質,塑造完美人格,真正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結語
綜上所述,一直以來,我國都將素質教育作為教育的重要內容,在現代教育視角下,我國又對素質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并且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德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德育素養也是衡量一個人才的重要標準。因此在中職階段就要對學生展開德育教育,構建立德樹人的教育模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高尚的人格、完美的道德品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使學生健康快樂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王麗霞,辛煥煥.推行德育答辯制度踐行“立德樹人”教育新模式[J].高教學刊,2017,(7):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