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社會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使用“互聯網+”技術,因此,高校在計算機課程中應該加入此種技術的教學,以便為學生進入社會之前做好相關技術的培訓工作,讓他們熟練地掌握其中的知識要點,同時也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促進教學改革工作的進行。但是目前很多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還是比較傳統,新技術與教學課程的結合還不是非常完美,課程進行時受到一些阻礙。教師對這種現狀進行深入研究,提出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學課程改革的具體措施,旨在為高校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提高助力。
關鍵詞:“互聯網+”;計算機應用;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4-0011-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4.007
如今互聯網發展得如此迅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十分多的便利條件,這也使得各大高校的教學內容有了非常大的轉變?!盎ヂ摼W+”時代的到來,同時也給高校教學工作帶來了困難。教師對其中的問題做出了相應的處理,希望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在互聯網時代能夠發展得越來越好。
一、“互聯網+”時代的具體含義以及作用
通過對“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計算機課程進行深入的研究,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網絡課程已經逐漸成為廣大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時代的進步同時也帶動了教育的改革,利用互聯網對學生進行教育可以很好地幫助他們理解具體的教學內容,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種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的毫無生氣的課堂教學氣氛,學生們可以靈活地想象并且發言,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也使得學生的學習質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互聯網+”時代大背景下各大高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課程改革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一)“互聯網+”時代大背景下高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課程改革不合理
目前許多高校的計算機課程已經明顯的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這造成學生在將來進入到社會之后不能很快地融入到社會中。一些學校的教學側重點出現了問題,對為學生灌輸先進知識的問題沒有引起重視,甚至意識到了卻沒有立即去執行,所以教育的改革也就不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二)“互聯網+”技術在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課程中的應用不恰當
目前許多高校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將“互聯網+”技術與計算機課程進行有機結合,而學生也沒有意識到時代的改革會給他們的學習帶來怎樣的影響,所以對此種技術認識程度也不夠到位,這也導致教學質量不會達到社會的需求。而且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偶爾地運用“互聯網+”技術對學生進行教學,有些學生對此種技術還十分陌生,一時不能適應,從而影響教學效果,也影響學生們的學習成績。
(三)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師的知識儲備量不能滿足時代的發展
時代的迅速變化使一些計算機教師的能力已經不能滿足學生未來的發展。因為知識的更新不夠及時,很多教師的思想和能力與目前課程的教學要求有所差距,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
三、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學課程改革的具體措施
(一)提高“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內容的更新
要想讓“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能夠助力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工作,教師必須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更新教學內容,要跟上時代的發展腳步,對教學內容進行補充和修改。教師要將一些具有實用性特點的技術融入到課程中,讓學生學到真正有用的東西。因為計算機的實際操控是一件十分復雜且存在困難的事情,所以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有學生參與性的實踐操作活動。教師的教學要與目前時代的發展相適應,這樣才能夠保證“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二)創建“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與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體系
1.創建思路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授課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符合目前的職位需求,要參照目前有關企業的招聘要求對學生進行教學,可以參照像湖南青鳥軟件有限公司或者是衡陽市遠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這樣的企業。作為教師可以對這些內容進行分析,然后選取精髓講授給學生,培養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2.主要的課程體系安排
首先要進行具有專業性特點的知識教學。專業知識是學生以后工作的基礎。再者要學習職業要求素質方面的知識。教師要以提升學生的實際能力作為教學的方向。對學生素質的提升,課程內容包括基本的文化以及心理、安全方面的問題。綜合培養學生,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更加有利。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時代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計算機課程的教學也要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要與目前時代的發展相融合。教師也要具有學習意識,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要與學生多交流,要保證整個計算機教學課程能夠有效。希望以上分析與研究能夠為高校計算機課程未來的發展提供有效的參考,也希望我們的教育事業發展得越來越好,希望我國的高校計算機技術越來越先進。
參考文獻:
[1]杜利娥.“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計算機應用技術改革的探索[J].電腦與信息技術,2018(3).
[2]王佳祥.“互聯網+”時代的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轉型發展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7).[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鄒汪平(1982.10— ),男,漢族,安徽安慶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算法研究。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8年度安徽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研究重點項目(KJ2018A0181);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JAVA程序設計精品在線開發課程(XM-06);安徽省級質量工程項目(2015gxk113,2016zy089,2016gxk099,2017sxzx57);安徽省職業與成人教育學會2017年度教育科研規劃課題(azjxh1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