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科書作為最基本、最重要的課程資源之一,反映了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意識形態和教育理念,也是衡量基礎教育水平的重要標志。在高中物理教育中,物理教科書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我國的基礎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現將俄羅斯大鴇版物理教科書與我國現行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書進行比較。
關鍵詞:物理;教科書;比較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3-004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3.037
我國的人教版和俄羅斯大鴇版高中物理教科書是眾多版本物理教科書中的精品,都很好地體現了兩國課程標準的先進理念。本文選取中國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書(必修+選修1)和俄羅斯大鴇版高中物理教科書(基礎水平)進行比較,取長補短,為兩國教科書的再編寫提供參考。
一、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書介紹
從教科書編寫理念來看,人教版物理教科書具有濃重的建構主義色彩,充分體現了注重科學探究的課程新理念。人教版教科書在設計時,沒有把現成的知識結論直接告訴學生,而是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通過學生的體驗、探究,引導學生去發現和提出問題,獲得對知識的深刻理解。這些建構思想在書中隨處可見。同時本書還設置了許多大型的探究活動,這是人教版教科書的一個亮點。從教科書的內容組織來看,人教版教科書打破了以往按學科邏輯編排章節的傳統結構,按照學生的認知結構將其按模塊方式呈現。通過選修模塊體現了課程的選擇性,為學生有個性地發展提供了機會;從教科書的內容呈現來看,人教版教科書運用了大量色彩精美的圖片,用以輔助文字解釋物理知識和現象;文字更是一改以往簡潔科學、平鋪直敘的寫作方式。在保證科學性的前提下,采用了生動、有趣的故事性文字和寫作手法,大大加強了教科書的可讀性。
二、俄羅斯大鴇版物理教科書解讀
從教科書編寫理念來看,大鴇版教科書極具俄羅斯風格,是將傳統思想與創新理念很好地融合的一套教科書。教科書的編寫安排依然按照傳統知識的邏輯體系展開,但對知識具體的撰寫卻巧妙地按照知識發展的歷史順序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展開。
表面上看知識是按照自身邏輯體系順序編寫的,但知識編寫的背后隱藏著作者對學生認知規律的了解。作者將認知規律極其自然地融入到了俄羅斯的教科書中,這種看似簡單的安排,卻能讓學生清楚經典力學的來龍去脈,每個知識的產生與發展都不是憑空而來,知識點之間不再是孤立的,通過時間順序將各個知識點銜接在一起。這也正是大鴇版教科書的高明之處。
從教科書的內容組織來看,大鴇版教科書的章節是嚴格按學科邏輯的傳統結構來編排的。其共兩冊,第一冊10年級,共58節內容,第二冊11年級,共62節內容。基礎水平為文科學生量身定做,內容順序分五大部分,依次為經典力學、分子物理、電動力學、量子物理學基礎、天文學。內容涉及之廣是中國高中物理教科書所無法企及的。其中量子物理學基礎、天文學的篇幅大約占全部內容的20%,可見其對近代物理學的重視。
從教科書的內容呈現來看,大鴇版教科書圖片色調單一,圖的顏色只有藍、灰、黑三種,圖片也多以結構示意圖為主。從心理學的角度講,簡單的示意圖比復雜的圖片更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但如果全套書所有的圖片都是以這種形式呈現,必然加重了書的枯燥性,降低了書的可讀性。該書在文字的撰寫上做到了深入淺出,沒有大段枯燥、深奧的敘述,簡練易懂。該書在每一章的結尾附以眾多的表格,總結了本章涉及的重要內容。
三、兩國高中物理教科書的比較
兩版教科書都是各自國家教科書中的優秀代表,可以說各有千秋。從上面對兩國物理教科書的敘述,不難看出兩國編寫物理教科書理念和思路的不同。人教版教科書走的美國路線,突顯建構主義風格,體現科學探究、自主學習等最新的課程理念,可以說從整套教科書的整體設計和巧妙編排來看,確實跟中國以往的教科書截然不同。精美的圖片,種類繁多的欄目設定,豐富多彩的與生活、自然、科學前沿有關的物理知識,內容有趣的文字敘述,確實讓人眼前一亮,但仍有一些不足。人教版教科書中習題數量較少,而且缺乏層次,以定量計算為主。欄目設定以活動性和拓展性為主,缺少科學方法欄目的設定,顯然沒有很好體現標準中“過程與方法”這一重要課程目標。
大鴇版教科書明顯繼承了蘇聯的注重學科邏輯的傳統,并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該書最大的特點是突顯科學方法的教育,不僅用了大量的篇幅在緒論中介紹認識周圍世界的科學方法,而且在每章中都有或明顯或隱含的科學方法介紹,處理得極為巧妙。在習題設置上,也加入了自我檢測類的習題,可以說,這符合當今時代提出的自主學習的新理念。本身在按照學科邏輯體系編寫知識的同時,自然地加入科學方法、情感態度的內容,與知識本身渾然一體。也就是說本書雖然講的是知識,但實際卻在講知識背后的方法和歷史脈絡,這正是這套教科書的高明之處。
參考文獻:
[1]尹華.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書與美國物理教科書《物理:原理與問題》的比較研究[D].蘇州大學,2009.
[2]鄧磊,廖伯琴.基于國際比較的我國高中物理教科書評價指標體系的建構研究[J].教育學報,2010(3).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張艷(1979.2— ),女,漢族,遼寧阜新人,講師,研究方向:俄羅斯基礎物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