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戶外混齡自主游戲突破常規的以班為單位的桌面操作和區角活動模式,讓不同年齡段的幼兒自主選擇活動區域和游戲,把游戲的主動權交給幼兒,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在混齡自主游戲中,通過區域游戲環境的創設、活動材料的投放,讓幼兒充分體驗自主游戲的樂趣和合作交往的快樂。
關鍵詞:幼兒園;混齡自主游戲;體育游戲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3-016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3.144
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認為:小孩子是好游戲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游戲是兒童生活快樂的源泉,對兒童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幼兒在戶外活動中與陽光和空氣親密接觸,親近大自然,在自由玩耍中彰顯生命特質,讓每一顆童心回歸自然,每位幼兒的天性得到釋放。戶外混齡自主游戲突破常規的以班為單位的桌面操作和區角活動模式,讓不同年齡段的幼兒自主選擇活動區域和游戲,把游戲的主動權交給幼兒,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幼兒在以大帶小、自主游戲中獲得成長和交往的快樂。傳統的戶外游戲活動由教師安排固定的項目,制定游戲規則,這往往限制了幼兒自主探索的興趣,失去了幼兒玩的自主性。帶著種種思考,我們開始了對兒戶外混齡自主游戲的探索。
一、全面創設游戲環境,合理設置活動區域
1.各活動區域內盡可能地提供豐富多樣、數量充足的活動材料。例如,在自制器械區,我們提供多種自制的、挑戰性極強的輪胎、五顏六色的流星球、滾筒、迷宮、打地鼠、坦克履帶、保齡球和降落傘等活動材料,并且使每種器材數量在35件以上,保證每個幼兒都有器材可用。
2.活動環境的創設與材料的投放。根據幼兒年齡特點、能力差異以及興趣愛好等,盡可能滿足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需要,使幼兒們在基本動作、運動技能、情感體驗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發展,如在小型器械區,投放滑板、跳跳球、呼啦圈、鐵環、小車等。
3.活動材料的投放與游戲方法有機結合。在戶外訓練營里幼兒自由地穿梭嬉戲、過獨木橋、攀云梯、爬小丘、鉆山洞、開火車,像一支小小的探險隊員快樂地游戲其間;蕩繩充滿刺激與挑戰;沙池、嬉水池滿足了幼兒喜歡玩沙、玩水的天性;小人國里演繹著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故事。幼兒在游戲中面對各種挑戰所表現出不怕困難、勇于挑戰、堅持到底、決不放棄的精神品質。
二、注重堅持以大帶小,積極實現以小促大
戶外混齡自主游戲中將大、中、小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混”在一起,注重發揮大班幼兒的示范帶動作用,用以大帶小的方式讓幼兒在交流、互助、示范、模仿、學習等形式中自主地進行各種戶外活動,充分享受混齡游戲的快樂。例如,在“小小軍事訓練營”游戲中,幼兒要依次爬過草地,走過小橋,翻過障礙物,炸掉碉堡。負責本區域教師事先布置好場地,大班幼兒對游戲的規則早已心知肚明,他們馬上開始教參加本區的弟弟妹妹,既示范又講解,忙得不亦樂乎,儼然一副專業教師的神態。同時也要讓小班幼兒有事可做,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望。幼兒可根據自己的能力自由選擇方式過河。在混齡區域體育活動中,并不是小的幼兒一直等著享受,教師要引導他們從哥哥姐姐身上學會本領,找到并參與到適合自己活動。例如,在搭建區,小班的幼兒看到哥哥姐姐的示范動作——選擇不同的材料進行搭建,可以選擇比哥哥姐姐的積木小一些的進行練習,并在哥哥姐姐的指導、幫助下,慢慢挑戰高大一些的積木。
三、適宜指導游戲活動,積極鼓勵自主創新
教師作為幼兒的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對于幼兒參加的混齡自主游戲活動要給予合理的、有效的評價,以保證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同時,區域負責教師要做個細心人,善于觀察,用發展的眼光對待每位幼兒,對于能力較強的幼兒給予信任和肯定,對于能力較弱的幼兒給予更多的幫助和支持。由于混齡自主游戲具有全園性,所以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時地在游戲中觀察幼兒的興趣,做到適當調整。例如,在“保齡球”游戲中,小班的幼兒和大班的幼兒存在這年齡差距,要是同一起點上,小班的幼兒很難用紙球推倒保齡球。所以小班的幼兒可以將起點線設置的離目標近點,讓幼兒增加興趣點,有繼續游戲的愿望。在整個游戲活動中,教師扮演的角色不僅是觀察者,而且是富有童心的游戲伙伴。教師因人而異的適時介入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例如,在進行“涂鴉”的活動中,教師有意識地創設不同高度、不同距離的“花朵涂鴉黑板”,便于幼兒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進行涂鴉。通過觀察,教師在了解每個幼兒不同發展水平的基礎上,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讓不同能力的幼兒各有選擇,達到活動的最佳效果。
戶外混齡自主游戲的開展,讓每一顆童心回歸自然,每位幼兒的天性得到釋放。在混齡自主游戲中,通過區域游戲環境的創設、活動材料的投放,讓幼兒充分體驗自主游戲的樂趣和合作交往的快樂。愿幼兒在混齡自主游戲中“健康 快樂 感恩 自信”。我們有一個夢想,讓友誼幼兒園的幼兒沐浴游戲的陽光,從教師到幼兒,從家庭到學校,因為有游戲,幼兒更快樂,教師更專業,家長更智慧!懷揣游戲夢,我們行走在路上!
參考文獻:
[1]陳長青.優化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探索與嘗試[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5).
[2]何艷萍.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實踐與探索[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張娜(1982.8—),女,漢族,甘肅定西人,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幼兒園混齡自主游戲活動開展的實踐研究》(課題批號GS[2018]GHB0914)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