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課堂實效性事關初中思想政治課改革,也是當前高效課堂的需要。本文從充分運用討論式教學法;利用現代教學媒體,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將時事政治的內容融入到教材之中,這三方面闡述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課堂實效性的方法。
關鍵詞:提高;初中政治課;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3-006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3.056
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課堂實效性事關初中思想政治課改革,也是當前高效課堂的需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新課標的逐步實施,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改變傳統單純的說教式的教學模式,創設各種各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以促進學生樂學,從而提高初中思想政治教學的課堂教學效率。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從以下三方面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充分運用討論式教學法,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新課程改革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型教學模式。討論式教學法又稱“課堂討論法”突出了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討論式教學法就是教師根據一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知識、觀點設計問題,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預先的設計與組織,將教學對象劃分為學習小組,組內成員圍繞事先預設好的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和觀點,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進行知識和思想的交流、切磋、爭辯、討論、互相啟發和碰撞、以達到解決問題的教學目標,也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學習知識,拓展學生的思維。例如,教師在“行為與后果具有一致性”的教學時,根據相關材料設計以下幾個問題:(1)“小悅悅事件”中涉及哪些人的哪些行為?此問題能分析在一定情景下,不同的人會做出不同的行為;(2)嘗試對這些行為進行分類;(3)“小悅悅事件”中這些人的行為分別帶來了哪些后果?(4)如果時光可以倒流,這些人還有沒有其他選擇?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小組討論,學生可以很好地理解“行為與后果具有一致性”這一重要知識。總的來說,討論式教學法既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又對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利用現代教學媒體,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的發展,先進的教學設備也逐漸應用于課堂教學中。教師始終要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放在首要的位置。在初中思想政治課教材中,大多數內容都是以文字形式呈現,很少在教材中以圖表之類出現的相關內容,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只是通過簡單的說教和傳統的板書方式來給學生講解政治知識,更要注重在教學中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獨特功用,把深刻的道理,感人的故事,觸目驚心的教訓,智者的風采,以精美的圖片,真實的視頻展示在學生的眼前,讓學生有如臨其境,如聞其聲,與人物同喜同悲的情境,從而產生深刻的共鳴,從而使思想品德課的德育功用得到充分的滲透,從而有效地完成思想品德課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如在《集體生活邀請我》這一課的課堂教學中,關于“集體的溫暖”這部分內容時,我將“印度尼西亞的海嘯后,我國政府采取的救援行為”的材料做成幻燈片,圖文并茂,并配上恰當的設問,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從而幫助學生深刻地體會國家這個大集體帶給大家的溫暖。
三、將時事政治的內容融入到教材之中,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對所學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時,課堂教學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前的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只是一味地照著書本上的知識進行講授和照本宣科,課堂的氣氛將總是死氣沉沉的,學生感到索然無味,上課只能是昏昏欲睡,做什么事情的都有,嚴重影響了初中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效率。而通過將時事政治課程有效地應用到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中,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時事新聞入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加課堂教學的活躍性和互動性,也可以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新鮮的新聞知識,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建立起正確的三觀。比如說在進行新課導入時,教師可以將時事新聞作為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導入點,讓學生很快地進入課堂教學的情境,讓學生一下子就被時事內容所吸引,極大地激發出學生對思想品德課學習的積極興趣,學生也可以在時事例子中,找到更多與思想品德學習相關聯的知識,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另外,利用時事政治的內容可以突破教學重難點。對于初中思想品德課程學習中比較難以理解的地方,通過時事教學的應用,為學生進行更好的重難點突破,強化學生對時事新聞內涵的理解,讓學生可以針對時事新聞展開正確的思考和分析討論,使學生可以主動去關心,去關注熱點方面的話題,比如說在課堂教學完成以后,可以讓學生寫一些自己的感想,談一談自己內心的感悟,從而使學生將思想品德課中學習到的東西內化到自己的實際行動當中去,在實際生活中建立起正確的三觀。總之,將時事政治新聞恰當而適時地融入到初中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中,既能拓寬學生的眼界,讓學生了解更多社會上發生的事情,提高學生對時事新聞的思考能力,也能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閆明.淺談時事熱點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J].新絲路(下旬),2016(12).
[2]王志華.淺談初中政治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1(14).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 令敏(1969.12— ),女,漢族,甘肅武山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