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與研究胸腔鏡食管癌根治術的手術室護理配合應用效果。方法:隨機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進行胸腔鏡食管癌根治術的84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手術先后順序分組分為常規組與研究組,常規組42例給予基礎護理,研究組42例給予手術室護理配合,分析應用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等指標均優于常規組,結果對比差異較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胸腔鏡食管癌根治術患者中應用手術室護理配合,可以優化手術各項指標,有助于手術的正常順利開展,值得在胸腔鏡食管癌根治術中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胸腔鏡食管癌根治術;手術室護理配合;應用效果
引言
食管癌也被叫做食道癌,主要是指發生在食管上皮組織的一種惡性腫瘤,其中吸煙與喝酒是引發該疾病的重要病因,由于該疾病在早中期無明顯臨床癥狀,極易被誤診耽誤最佳治療時機,胸腔鏡食管癌根治術是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方法,能夠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手術過程存在極大的創傷性和風險性,因此,需要給予有效的手術室護理干預[1]。本次研究隨機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進行胸腔鏡食管癌根治術的84例患者,分別給予基礎護理和手術室護理配合,分析應用效果,現將具體研究內容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進行胸腔鏡食管癌根治術的84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手術先后順序分組分為常規組與研究組,常規組42例,男性25例、女性17例,最小年齡38歲,最大年齡75歲,平均年齡(58.6±6.3)歲,研究組42例,男性24例、女性18例,最小年齡39歲,最大年齡76歲,平均年齡(60.3±6.6)歲,患者本人及其家屬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經過對比分析無明顯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可以對比。
1.2 方法
常規組(42例)給予基礎護理,主要包括:疾病知識宣講、生命體征監測、以及其他基礎護理等。
研究組(42例)給予手術室護理配合, 主要包括:首先,進入手術室確定好手術切口后,護理人員要再次與其他醫護人員共同清點手術器械,并將其有效擺放在無菌手術臺上,同時連接導管導線,通常情況下主屏在患者左側,副屏在右側,將超聲刀放置在主刀醫師側圍。其次,護理人員要全程積極配合手術醫師,遞送各種手術器械,當手術過程至暴露患者靜脈以后,協助醫生對靜脈進行結扎處理并固定結扎兩側,同時,在清除食管周圍淋巴結過程中,護理人員使用蒸餾水清洗胸腔,完成后進行止血措施,根據實際情況放置引流管[2]。再者,當手術過程結束后,護理人員要再次對手術器械進行清點,避免將手術器械遺漏在患者身體內情況的發生,清點無誤后協助醫生完成關胸。最后,在頸、腹部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同樣要協助醫生進行護理工作,認真清單手術過程中消毒用物、器械用具等,完成后對頸部、腹部進行縫合處理,給予抗感染治療[3]。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手術各項指標。
1.4 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24.0對本次研究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其中,本次研究的計量資料為圍手術期各項指標,用(
)形式表示,t進行檢驗,當P值在0-0.05范圍內時,說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各項指標對比
常規組手術時間為(193.35±8.47)min、手術出血量為(396.64±15.45)ml、住院時間為(24.65±2.12)d;研究組手術時間為(127.61±5.78)min、手術出血量為(300.85±10.57)ml、住院時間為(13.52±1.68)d;t值=41.548/33.162/26.666,p值=0.000。
研究組患者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等指標均優于常規組,結果對比差異較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近年來,受人們不良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以及其他諸多因素的影響,食管癌發病率在不斷上升,且向年輕化方向發展,我國是食道癌高發國家,同時也是死亡率較高的國家,據可靠數據資料顯示,每年死于該疾病的人數高達14萬左右,為人們的生命安全帶來了嚴重威脅,因此,及時發現與治療非常關鍵。現階段,治療該疾病的方式主要為手術治療,胸腔鏡手術方式是醫學領域內發展起來的全新治療方式,該種手術方式與傳統開胸手術相比,具有創傷較小、對周圍組織損傷較小、以及術后恢復較快等優勢,但是在實際實施手術過程中,手術流程和要求比較高,不僅需要手術醫師具有豐富扎實的手術操作技術,同時還需要積極有效的護理配合[4]。基礎護理是一種機械化護理工作,缺乏針對性和連續性,很難滿足實際手術要求,手術室護理配合是專門針對手術過程而制定的護理計劃,參與護理的工作人員對整個手術實施過程比較熟悉,能夠及時快速協助手術醫師展開手術過程,降低手術風險,提高手術成功率[5]。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給予手術室護理配合的研究組患者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等指標均優于常規組,結果對比差異較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手術室護理配合的應用效果比較好,其主要原因在于在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可以協助手術醫生進行部分手術操作,并能夠準確及時向手術醫生遞送各種手術器械,為手術的正常順利實施提供了極大的保障。
綜上所述,在胸腔鏡食管癌根治術患者中應用手術室護理配合,可以優化手術各項指標,有助于手術正常順利開展,值得在胸腔鏡食管癌根治術中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薛霞萍,苗莉.手術室優質護理措施在胸腔鏡食管癌根治術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07):229-231.
[2]董燦燦.胸腔鏡食管癌根治術的手術室護理配合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8):64.
[3]吳瑩瑩.胸腔鏡食管癌根治術的手術室護理配合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8,9(17):149-151.
[4]陳婺.用胸腔鏡聯合腹腔鏡食管癌根治術對食管癌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及對其肺功能的影響[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15):58-59.
[5]王薇.胸腔鏡食管癌根治術的手術室護理配合對策探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23):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