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進一步優化《基礎護理學》教學質量,提出以云課堂為基礎推行混合教學模式的建議。文章在闡述云課堂概念及基于云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優勢的基礎上,從教學準備、課程實施及課后總結等方面探究了基于云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在《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步驟與要點。希望與通常分享教學方法與經驗,共同提升對護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效果。
關鍵詞:《基礎護理學》;云課堂;混合教學模式;應用措施
《基礎護理學》是護理專業中的必修專業課程之一,其在新型護理人才培養方面發揮重要保障作用。以往“以教師為主體、以教材為基礎”的傳統教學模式盡管能傳授專業知識,但整體教學質量欠佳,此時急需建設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對護理學知識學習的能動性,對專業持續發展有促進作用。以云課堂為基礎建設的混合教學模式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本文對該種新型教學模式在《基礎護理學》中的應用措施作出分析。
1云課堂
云課堂實質上就是在云理念與云技術的支撐下,構建一個在線開放式課堂環境,其從根本上扭轉了傳統“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格局,建設了一個相對寬廣的在線教育與知識共享平臺,學生經由互聯網注冊后就能輕松、快捷應用,足不出戶就能與世界各國學生、教師等多樣用戶分享語音、視頻及數據文件等多樣資源,其能實現互動與溝通。
2基于云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優勢
在混合式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虛擬學習環境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以往在《基礎護理學》教學中,教師也試圖采用其他類型的在線學習平臺進行,但取得的效果普遍偏低。將云課堂應用于混合教學活動開展進程,優勢有:
2.1操作過程簡易,用戶只需利用智能手機下載相應程序并注冊賬號,即可應用[1]。
2.2云課堂能讓學習與工作過程更加輕松化,在課程教學中,教師僅需將教學內容傳導至平臺上,學生便能自由選擇時間與地點進行線上學習,教師也能動態化的監督學生學習進度,而不是僅局限在課堂上,減輕了教學壓力。
2.3云課堂促進師生間互動更加簡潔。云課堂中有論壇、聊天室等,其能強化師生、生生間溝通過程的簡潔性,以云課堂為依托能構建溝通討論、合作學習等模式。
2.4云課堂適用于多種教學形式,其能促進教師引導作用的充分發揮,并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并提升學生的自我督導能力,為職業持續發展提供支撐。
3基于云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的實踐應用
3.1教學準備
在授課前期,全部授課教師均要參與專業的培訓活動,扎實掌握“云課堂”這一新型教學工具的使用方法與各項功能[2]。參與《基礎護理學》教學的教師機體研討課堂授課流程、互動及交流形式等,并科學設定病案探究環節所占用的時間比例。結合課程教學內容、目標等擬定周密性的教學計劃與幻燈課件,并依照“云課堂”的使用方法制作好對應課程的課前預習材料與課后復習材料,確定課程教學中需處理的重難點問題。在授課前,教師將“云課堂”軟件提前安裝在電腦中,保證教學中電腦聯網,學生手機可以上網。
3.2教學模式的實施
以云課堂為基礎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實施過程中,重點是將在線學習與課堂面對面學習有機整合。教師可以應用“云課堂”功能,促進線上與線下教學的無縫隙銜接,連續完善混合式教學模式。“云課堂”有手機端與電腦端為主,前者以“云課堂”微信公眾平臺為基礎,電腦端安裝軟件以后以小插件形式呈現在幻燈導航欄內,為教師備課創造良好條件。
3.3教學歸納
在授課結束后,教師收到“云課堂”推送的授課小結,例如課堂到課率、本次課程學生的預習、隨堂測試與課后習題答題、某一知識點討論等情況,協助授課教師能實時掌握學生學習動態,有針對性進行答疑解惑、指導等,以進一步完善混合教學模式,全面優化《基礎護理學》教學質量。
結束語:
基于云課堂的混合式學習模式應用于《基礎護理學》教學中,能樹立學生的主體,有益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能力,協助護理專業學生在短時間內更高效的完成學習目標,優化課程教學質量。在具體實踐中,教師一定要立足于學情與醫療機構對護理專業人才的需求狀況,不斷提升教學模式的針對性、新穎性,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推動我國護理學專業持續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陳煥芬,王慧穎,寧文帥,等.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基礎護理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8,16(14):141-142.
[2]李紅艷.基于云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職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18,16(01):29-33.
[3]張艷云.混合式教學在基礎護理學課程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8,15(03):19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