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置胎盤合并胎盤植入屬于臨床中危害性較高的一種現象,其屬于晚孕期會直接危害母嬰生命安全的疾病。剖宮產分娩屬于終止妊娠的主要方式,但是因為癥狀比較復雜,手術過程中致命性大出血的發生風險較高,所以臨床中有必要采用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對此,為了更好的提高臨床干預水平,本文圍繞著近些年相關研究,簡要總結前置胎盤伴胎盤植入剖宮產分娩中采取介入治療的臨床研究進展,希望可以為相關工作者提供一定指導幫助。
關鍵詞:前置胎盤;胎盤植入;剖宮產分娩;介入治療;研究進展
0.引言
孕婦在28周之后如果胎盤位置處于子宮下段,下緣達到或者是覆蓋宮頸內口并且位置低于胎先露部位,這一種癥狀被稱為前置胎盤。子宮下段的蛻膜未成熟發育,胎盤的絨毛穿透過蛻膜,并對子宮肌層形成侵入,這一種癥狀被稱為植入性胎盤。前置胎盤患者中5%到15%會合并胎盤粘連、植入,臨床中發生致命性大出血的風險較高。對此,探討前置胎盤伴胎盤植入剖宮產分娩中采取介入治療的臨床研究進展具備顯著臨床價值。
1.前置胎盤伴胎盤植入剖宮產分娩中介入治療的常用方法
隨著近些年二孩政策的全面開放,臨床中出現了大量的剖宮產史產婦。雖然臨床中可以預見前置胎盤,但是對于前置胎盤合并胎盤植入的出現仍然屬于臨床難點問題。國外有研究顯示,以2例胎盤穿透的患者為例,在剖宮產分娩期間實行動脈球囊阻斷術與動脈栓塞術,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可以顯著減少[1]。介入治療過程可以借助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的方式監視,并通過導管與導絲管等設備選擇性的插管到目標性動脈上,從而實現出血的及時控制。當期那臨床中對于疑似胎盤植入的患者撲白女士以介入治療進行處理,具體方式包含動脈栓塞與動脈球囊阻斷術兩種。動脈球囊阻斷術主要是按照阻斷血管的位置不同劃分為腹主動脈、髂總動脈以及髂內動脈三種,動脈栓塞術則是以子宮動脈栓塞、髂內動脈栓塞以及髂總動脈栓塞。當前臨床中對于前置胎盤合并胎盤植入的患者一般是以髂內動脈球囊阻斷術、子宮動脈栓塞以及動脈球囊阻斷術等多種手術形式聯合應用為主。
2.前置胎盤伴胎盤植入剖宮產分娩中介入治療的效果
國外有研究選取了42例髂內動脈球囊阻斷術以及26例無球囊預置的剖宮產患者進行對比研究,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總出血量、血紅蛋白水平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實行髂內動脈球囊阻斷術的患者在出血量超過1000ml占比方面明顯低于無球囊預置患者,同時差異滿足統計學意義標準[2]。另外,國內有研究選取了20例兇險型前置胎盤合并胎盤植入患者進行臨床研究,采用隨機數字法劃分為兩組,其中選取一組患者接受髂內動脈球囊阻斷術。治療結果顯示,接受髂內動脈球囊阻斷術治療的患者出血量以及輸血量均有明顯優勢,同時術后住院時間、重癥監護病房轉入率等方面也有明顯優勢,數據差異達到統計學意義標準(P<0.05)。
某研究采用髂內動脈球囊阻斷術與子宮動脈栓塞的聯合治療方式,以回顧性研究選取了42例患者,剖宮產和髂內動脈球囊阻斷術、子宮動脈栓塞手術的聯合應用中,42例患者中有36例患者術中出血量在300ml以內,4例患者出血量在300到500ml,2例患者出血量在500到1000ml,同時手術出血量平均值為(587.6±125.2)ml,輸血量平均值為(423.5±245.4)ml,手術時間平均值為(64.5±8.4)min,胎兒輻射量為(4.1±2.5)mGy,其中只有1例患者實行子宮切除術,其余患者均保留子宮[3]。另一研究選取了10例患者為例,手術之后和隨訪期間無任何患者出血并發癥。在對患者提供髂內動脈球囊阻斷術治療后采用子宮動脈明膠海綿進行栓塞處理,術中無血管內并發癥,只有1例患者接受輸血治療,無死亡案例。
在輻射劑量安全這一問題方面,國外研究選取了7例患者進行研究分析,患者屬于前置胎盤合并胎盤植入,同時手術方式選用髂內動脈球囊阻斷術與子宮動脈栓塞術兩種,并將4個輻射光致發光劑量放入穹隆位置,其結果顯示平均輻射劑量為11.2mGy,輻射的面積乘積為1122cGycm2,劑量率為15mGy/min[4]。吸收劑量并沒有達到安全標準。國內也有研究選取了10例患者進行研究分析,治療方式采用剖宮產、子宮動脈栓塞術,其結果顯示,產婦與胎兒遭受輻射劑量平均值分別為94.5mGy、17.56mGy,輻射時間在580s、102s左右,國內要求的吸收劑量<100mGy,這一結果也充分證明了輻射劑量可以滿足基礎要求。在超聲引導之下,通過股動脈將球囊閉塞器放入到恰總動脈,其在成功的放置球囊之后通過超聲測定明確球囊位置,同時對充盈量、球囊充盈之后的血流阻斷狀況進行研究分析,其結果發現剖宮產手術過程并無輻射劑量隱患,所以在安全性方面比較可靠。
3.總結
綜上所述,在前置胎盤伴胎盤植入剖宮產分娩中采取介入治療的臨床價值較高,尤其是在輸血量、出血量以及子宮切除率等方面有著顯著的優勢,輻射劑量相對于ICRP具備比較突出的價值,介入治療在臨床療效方面可以獲得肯定。但是,當前國內外文獻報道仍然是以單一病歷或小樣本的研究為主,缺少大樣本研究,今后仍然需要深入加強關于介入治療方法在前置胎盤伴胎盤植入剖宮產分娩中的應用方法與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振宇,鄧莉蕓,樓江燕,etal.兇險性前置胎盤伴胎盤植入剖宮產術中應用髂內動脈球囊阻斷術38例臨床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7,20(01):70-73.
[2]張曉靜,戚亞蘭,凌冰.腹主動脈球囊預置術在前置胎盤伴胎盤植入剖宮產術中的優化應用[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8,10(11):53-56.
[3]王洪雨,孫成建,王彥華,etal.腹主動脈預置球囊輔助前置胎盤伴胎盤植入剖宮產臨床應用[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7,32(10):64-68.
[4]李煒,倪才方,鄒建偉,etal.雙側子宮動脈預留導管栓塞在兇險性前置胎盤伴胎盤植入中的應用[J].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17,31(6):14-15.
[5]方麗華,柳水琴,季金英,etal.子宮外壓迫止血法在兇險型前置胎盤伴胎盤植入剖宮產術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7,14(1):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