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是針對肺癌根治術后患者,分析實施護理干預對深靜脈血栓預防的效果。方法是選擇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60例肺癌根治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分為兩組,每組30例。在對照組中,實施常規護理,在觀察組中,則是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對策。對兩組患者的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結果:對照組患者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率為26.67%,高于觀察組的3.33%,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對照組的護理總滿意度為80.00%,低于觀察組的10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結論:對肺癌根治術后預防深靜脈血栓的臨床護理研究效果觀察發現,預防護理干預模式能夠有效預防靜脈血栓,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改善臨床癥狀,具有極大的臨床意義和研究價值,但基于本文的研究樣本較少,還需要在以后的臨床研究中擴大研究樣本,以減少誤差。
關鍵詞:護理干預;肺癌根治術;降低;下肢靜脈血栓
為了研究肺癌根治術后預防深靜脈血栓的護理效果,特選取了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60例肺癌根治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分為兩組,每組30例,下面是本次試驗的具體過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60例肺癌根治術后患者進行研究,所有患者均于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間,在筆者所在醫院接受治療。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0例,對照組包括男17例,女13例,年齡17~75歲,平均(61.0±1.8)歲;觀察組包括男18例,女12例,年齡21~75歲,平均(66.0±2.1)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相關信息上,兩組間的情況類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1.2.1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肺癌根治術后,去枕平臥6小時,麻醉清醒后可抬高床頭30度 ,護理人員要按摩患者患肢,以使患者的患肢血液流通情況改善,Q2h進行翻身、更換體位、輕微的活動患肢,術后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下床時緩慢起身,動作輕,適應之后在下床以免摔倒,不要長時間站立或坐著,不利于血液流動和血液循環,勤換洗床單、被罩、保持整潔,防止壓瘡。
1.2.2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1)疾病宣講:患者入院后,由專業的護理人員為患者和患者家屬講解入院的基本情況,包括疾病的發生和治療、治療的目的和意義、并告知患者如何預防DVT及DVT的早期癥狀,向患者家屬詳細的講解對患者的具體護理,以加強家屬的護理技術,同時耐心的解答家屬及患者的疑慮和問題。(2)加強飲食和生活指導教育:告知患者飲食上的禁忌,以清淡、富含營養的食物為宜,囑咐患者養成有規律的睡眠和休息習慣,早睡早起,不要熬夜和抽煙喝酒。(3)加強心理教育:有研究表明,心理情緒對治療結果產生的影響不容小覷。腫瘤手術患者往往對疾病和手術帶有未知的恐懼從而產生一些消極情緒,對于患者在治療期間產生的心理問題和不良情緒,護理人員要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心理輔導,幫患者排憂解難,提高患者的治療積極性和依從性。(4)環境護理:定期更換被單,防止細菌滋生。(5)術后體位調整:術后抬高患者雙下肢,最好高出心臟水平20-30厘米。指導患者床上做雙下肢主動屈伸運動、內外翻轉運動、足踝的“環轉”運動、床上踩腳踏車運動。術后使用彈力襪。鼓勵患者早期下地進行活動。(6)遵醫囑使用抗凝劑,并注意觀察有無出血傾向,及時檢測出凝血功能。(7)術后指導:指導患者正確的意識到早期進行運動的好處和方法,鼓勵患者下床活動,促進下肢靜脈循環。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后的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率和護理滿意度。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方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下肢靜脈血栓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患者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率為26.67%(8/30),高于觀察組的3.33%(1/3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的護理總滿意度為80.00%,低于觀察組的10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3討論
肺癌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分為很多種類型例如中央型肺癌、周圍型肺癌、原位癌癌腫等。且肺癌根治術的手術比較復雜和費時,所以患者術后可能會并發下肢深靜脈血栓,給患者帶來嚴重的生命威脅。而肺癌根治術后患者并發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吸煙、肥胖、年齡、術后飲食、長期臥床運動量較少、不良情緒等。
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防止靜脈血栓的形成,通過健康教育向患者和患者家屬講解預防下肢靜脈血栓的具體方法和護理措施,以及和下肢靜脈血栓有關的知識,提高患者和患者的家屬對疾病的正確認識和了解;護理人員主動和患者溝通交流,幫助患者解答內心的疑慮和安慰患者的不良情緒;飲食和生活指導,囑咐患者要養成按時睡眠和休息的生活規律,飲食上注重清淡和營養,切記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養成再起早睡的良好睡眠習慣,對抽煙的患者,告知其煙酒對疾病治療的壞處,并勸誡患者不要抽煙喝酒;為患者營造一個干凈、整潔的居住環境,勤打掃衛生、勤換床單、防止壓瘡的形成,經常開窗通風,讓陽光照射進來,對患者的心情有改善作用,通過以上多方面的護理為患者帶來優質的護理感受。本文的試驗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進行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干預護理后,術后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
綜上所述,對于肺癌根治術患者,采取護理干預能夠防止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在臨床中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徐茂莉.預見性護理在預防肺癌患者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作用[J].血栓與止血學,2018,24(05):868-869+872.
[2]唐德榮,趙建強,臧豹.肺癌根治術后患者并發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因素分析及對策[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22):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