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心理護理對耳鼻喉手術患者術后疼痛的緩解作用。方法:從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耳鼻喉手術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5例,其中對照組利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利用心理護理干預。比較兩組護理前后的術后疼痛程度以及并發癥出現率。結果:觀察組的術后疼痛緩解程度明顯要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并發癥出現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心理護理干預對耳鼻喉手術患者術后疼痛起到良好的緩解作用,降低了患者并發癥出現率,值得廣泛應用。
關鍵詞:心理護理;耳鼻喉手術;術后疼痛;緩解作用
伴隨著我國臨床醫療技術水平的快速提高,臨床上大部分疾病都可以利用手術治療,可是由于手術屬于一種應激源,患者在術后容易出現多種生理與心理應激反應[1]。耳鼻喉手術術后患者會產生劇烈的術后疼痛反應,直接對患者預后產生影響。臨床護理中,做好耳鼻喉手術患者心理護理干預可以良好的緩解患者術后疼痛感。此次研究將具體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耳鼻喉手術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5例,其中對照組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20例,年齡為22-60歲,平均年齡為(35.30±5.23)歲;觀察組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19例,年齡為23-61歲,平均年齡為(35.31±5.24)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不存在顯著差異(Pgt;0.05)。
1.2方法
對照組利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利用心理護理干預:
1.2.1術前心理護理
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要積極與患者溝通,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充分了解患者情緒變化,將此當做基礎展開針對性的疏導,顯著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增強患者治療疾病的自信心,提高患者參與護理工作的依從性。有必要的可以邀請治療成功的患者進行現身說法,從而順利展開護理工作。
1.2.2術中心理護理
大部分手術患者在手術時處在清醒的狀態,容易受到手術疼痛的影響,造成患者出現不良情緒,影響手術效果。因此,護理人員在患者手術時主動與患者溝通,傾聽患者的訴求,為患者介紹手術步驟,及時安撫患者情緒,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對手術順利進行的重要作用,通過轉移患者注意力減輕患者疼痛感。護理當中工作人員利用肢體行為為患者提供鼓勵,比如緊握患者的手、注視患者的眼睛等,不斷的安撫患者,有效緩解患者的情緒。
1.2.3術后心理護理
完成手術之后,護理人員要及時告訴患者以及家屬手術治療效果,減少患者的擔心,及時處理存在積血、積液的患者。護理人員要及時給患者補充營養,保持正常的代謝。為疼痛較輕的患者,利用講故事、聽音樂的方式緩解不舒適感,為疼痛劇烈的患者,按照醫囑提供止痛藥或者使用自壓泵鎮痛[2]。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護理前后的術后疼痛程度以及并發癥出現率。
1.4統計學方法
統計全部9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輸入到計算機當中去,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來進行分析,采用P<0.05來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前后疼痛程度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疼痛程度詳細見表1。
2.2術后并發癥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具體情況見表2。
3討論
疼痛主要是患者表現出來的一種復雜的生理活動,直接對患者的神經產生刺激,劇烈的疼痛感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從而為患者提供心理護理尤為關鍵。臨床當中心理護理干預屬于較強的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法,此種護理方法是把患者的臨床心理情況當做主要的護理對象,將改善患者心理情況當做臨床護理的出發點[3],充分滿足患者的多種生理、心理以及社會需要,讓患者可以在治療當中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獲得理想的臨床效果。
根據研究結果表示,觀察組的術后疼痛緩解程度明顯要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并發癥出現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總之,心理護理干預對耳鼻喉手術患者術后疼痛起到良好的緩解作用,降低了患者并發癥出現率,臨床上值得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趙丹.心理護理在減輕耳鼻喉部手術術后疼痛程度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03):226-227.
[2]陳蒙蒙.心理護理在減輕耳鼻喉部手術術后疼痛的應用[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8,50(12):1506-1507.
[3]張東菊,齊欣,王靜,張歡歡,郭艷霞,劉玥,姜偉男.心理護理對耳鼻喉手術患者術后疼痛的緩解作用[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8,5(26):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