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食管癌術后患者實施整體性護理干預,觀察其對術后患者并發癥的影響。方法:隨機選擇2018年10月-2019年5月在我院食管癌術后1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給予常規模式護理,實驗組在常規護理模式的基礎上給予整體護理模式,最終觀察兩組的并發癥的差異。結果:實驗組在并發癥發生率方面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經過綜合性護理后可顯著降低食管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緩解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質量。
關鍵詞:食管癌;術后;并發癥
食管癌是一類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對人們健康危害很大,通常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1]。當前臨床對于早期的食管癌治療會選擇根治手術,但是術后會出現較多并發癥,如肺炎、氣胸及肺不張等,所以在手術后必須做好并發癥的預防工作,以保證手術治療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自2018年10月-2019年5月在我院因食管癌進行手術的1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患者知情并同意本次護理;②患者符合食管癌的診斷標準并均具備根治性手術適應癥。排除標準:①入院前伴有嚴重心理、精神、神經疾病的;②伴有嚴重心、肝、肺等器官衰竭的。按照患者入院奇偶數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各33例。其中對照組平均年齡(43.3±8.6)歲。實驗組平均年齡(42.8±8.9)歲。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實驗組給予圍手術期的綜合護理,包括:①呼吸道護理:密切觀察患者的呼吸狀態、呼吸肌運動情況,評價患者有無呼吸機麻痹等癥狀。根據肺康復指南結合本科室呼吸道管理標準,為患者制定呼吸道管理計劃。首先,護理人員針對呼吸頻率、胸廓形狀、有無呼吸困難、咳嗽、咳痰及呼吸道感染等情況進行呼吸道項目評。病情允許情況下指導床上呼吸健康操訓練,指導患者縮唇式呼吸。②預防感染:在患者進食后口腔進行清理,避免這些物質滑落到呼吸道內,如果無禁忌癥,可以采取頭高腳低位。護理人員應清除患者鼻分泌物并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暢,協助患者取舒適的體位并經常更換,指導和鼓勵患者進行有效的咳嗽,定時翻身拍背,幫助痰液排出。及時清除口鼻分泌物,分泌物黏稠者必要時輔以霧化吸入治療。痰液粘稠、分泌物過多影響呼吸時,應用吸引器吸痰,護理人員要加強手部衛生的清潔,吸痰力量適宜、操作適當,每次吸痰不宜超過10s,以免加重缺氧。加強導尿及會陰部護理,保持切口輔料清潔、干燥。③營養支持:加強日常的巡視,為患者制定營養管理計劃表營養支持期間,密切監測水電解質、血尿糖等指標,嚴格控制營養液輸注速度,避免因滴速不當引發的血糖大波動情況。 ④心理護理:由于突然發生活動受限、自理能力減弱或喪失等問題,患者早期出現了明顯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哭泣、意識模糊、反應慢,考慮為創傷后急性心理應激。在早期,安排專門的一位學習過心理學的護理人員撫觸患者、口頭安撫患者,護理人員自然微笑,同患者交流要保持語調和諧,動作輕柔,同時安排家屬陪伴,減輕患者的不安全,避免出現呼吸窘迫等癥狀。在患者有疑問時要及時有問必答,積極解釋患者不理解的問題。每隔一段時間通知康復進程,讓患者真切的體會到自身的好轉。
1.3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中患者的一般情況、并發癥發生率等評分均所采用SPSS 17.0計算,其中計數資料用例數(百分比)表示,并以Plt;0.05作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在并發癥發生率方面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討論
食管癌術后患者發生肺不張的主要原因在于,術后患者呼吸肌功能障礙及胸壁機械運動的改變,肺部的容積逐漸降低導致氣道過早塌陷而出現,術后低潮氣量非自發性哈欠樣呼吸。超過1h的低潮氣量通氣即可導致微小的肺不張。為此實驗組患者在進行術后將采用一定的肺功能康復鍛煉,指導床上呼吸健康操訓練,指導患者縮唇式呼吸。在經過相應的護理后實驗組患者僅有2例患者發生肺不張,雖然肺不張發生率方面與對照組無明顯統計學差異,但經過相應的肺康復訓練后仍然可降低肺不張的發生率。
實驗組患者有3例發生肺部感染,肺部感染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而肺部感染的發生是由于患者自身抵抗力下降和護理人員的不正規操作造成的,故實驗組患者在進行護理時首先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生活方式,即保持口腔衛生、戒煙,通過飲食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協助患者取舒適的體位并經常更換,指導和鼓勵患者進行有效的咳嗽,定時翻身拍背,幫助痰液排出。
氣胸的發生原因比較多,最常見的原因[2-3]:①患者有慢阻肺、肺氣腫等疾病的基礎上肺順應性下降肺泡過度擴張發生氣胸。②胸腔黏連。③其他原因:肺大皰等。因此術后必須評估患者的全身狀況,使患者水電解質紊亂得到糾正,給予足夠營養,將氣胸發生的癥狀告知患者若出現此類癥狀后需要立即告知護理人員。在經過護理后實驗組患者有1例發生氣胸,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經過綜合性護理后可顯著降低食管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緩解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劉盈君, 劉守欽, 王家林, 等 濟南市2011-2015年食管癌流行特征分析[J]. 中華腫瘤防治雜志, 2017, 24(3):147-150.
[2]張本亮, 易妍, 楊紹福. 食管癌術后自發性氣胸的防治[J]. 昆明醫科大學學報, 2003, 24(3):92-93.
[3]張煥運. ICU食管癌術后肺部并發癥的原因分析[J]. 華南國防醫學雜志, 2014, 28(10):1041-1043.
作者簡介:程晶,1990年,女,漢族,湖北武漢,本科,武漢市第一醫院,護師,外科護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