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肺淋巴管肌瘤病行肺移植術后的患者進行康復護理并觀察分析,加以記錄總結。促進患者的康復,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方法:選擇肺淋巴管肌瘤病行肺移植術后患者(20例),觀察時間為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使用計算機隨機分組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康復護理,實驗組比對照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術后實施更專業的營養和運動方案。觀察兩組患者于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和有效率。結果:對照組治療后有效率為(30.00%),明顯低于實驗組(80.00%),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對比存有顯著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良好的術后護理對肺移植患者的康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字:肺淋巴管肌瘤病;肺移植;康復護理
淋巴管肌瘤病(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LAM)屬于彌漫性肺部疾病,是由于血管周圍細胞的病變,是罕見性疾病,目前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法是肺移植[1]。其通常發生女性,多見于育齡期婦女。臨床表現及體格檢查并無較多特異性,須借助于HRCT或病理活檢來確診,易漏診。近年來,肺移植手術技術快速發展,肺移植患者的存活率顯著上升[2]。早期的肺移植術后,患者病情變化多端、并發癥多,若處理護理不當對患者預后構成威脅,因此手術前后護理是否得當是患者術后康復起著的關鍵。我院選取20例肺淋巴管肌瘤病行肺移植術后患者,觀察時間為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探究更為更為專業的康復護理對患者的意義。現將康復護理和指導的方法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肺淋巴管肌瘤病行肺移植術后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觀察時間為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使用計算機隨機分組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10例,男女患者比例為2/3,年齡處于28~45 歲間,平均年齡(37.26±7.53)歲,病程1至3個月;實驗組10例,男女患者比為2/3,年齡處于27~47歲間,平均年齡(36.32±7.88)歲,病程1至4個月。相應情況如表1所示。
1.2 護理方法
1.2.1 常規護理 肺淋巴管肌瘤病行肺移植術后患者術后轉入ICU,應用巴力西單抗(舒萊)作為免疫的誘導治療,嗎替麥考酚酯(驍悉 MMF)、糖皮質激素三聯免疫抑制方式、普樂可復(FK506)預防急性排異;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給予常規生命體征監護等術后常規措施。
1.2.2 康復護理" (1)營養健康指導 患者因長期疾病的消耗,體重均未能達到標準體重,屬于營養不良。手術前后要做好飲食指導,糾正營養不良,予靜脈營養支持,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及免疫功能。(2)指導患者身體機能鍛煉 幫助患者進行下肢抬舉、蹬腿等運動,以增加肌肉收縮力,以防止下肢靜脈栓塞,促進雙下肢部血液循環;幫助促進胸腔積液引流,通過翻身、拍背等手法促進痰的排出,預防肺不張和肺炎的發生。引導患者在氣管插管拔除后當日進行呼吸功能恢復的訓煉。(3)出院的康復指導及隨訪 器官移植術后特有的現象就是排異反應,是移植器官能否存活和發揮功能的關鍵問題。患者須了解服用免疫抑制劑的重要意義以合理應用。學會判斷排異反應出現的癥狀和體征,并及時測量體溫、血壓、肺活量等,作好相關記錄。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
1.3.1 納入標準 肺移植手術成功;年齡范圍18至75歲;NRS2002營養風險篩查評分>3分。
1.3.2 排除標準 急性腸胃功能損傷分級>Ⅲ級;預后差甚至死亡;患有影響營養吸收和代謝的內分泌疾病。本研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
1.4 統計學方法
兩組患者的觀察指標將使用SPSS16.0進行統計學處理.有效率使用x2 檢驗,為計數資料;生活質量及神經功能缺損的評分是計量資料,用t檢驗。結果為P<0.05,兩組患者間相比較的觀察指標存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有效人數3人,實驗組有效人數8人,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實驗組有效患者生活質量顯著提高,現已出院并投入到社會工作中。詳細結果如表2所示。
3 討論
肺淋巴管肌瘤病兒童和男性較為罕見,人群發病率大約是 1 /100[3]。其發病主要表現為肺功能的缺失,如阻塞性性通氣功能障礙等,彌散功能在早期便有下降情況,出現低氧血癥。目前我國肺淋巴管肌瘤病行肺移植術后的護理處在仍需要成熟的階段。肺移植患者因長期患病而身體體質虛弱,肺移植手術對個人和家庭來說打擊較大,術后需要接受長期乃至終身的抗排斥治療,對于保證肺移植患者的生存質量,正確的康復手段顯得尤其重要。術前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使患者增強信心,放下顧慮,使其術后的遵醫行為得到加強,促進患者的盡快康復。肺移植術后患者的病情波動多,并發癥多,患者順利康復過程離不開醫護人員的精心的護理。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肺移植雖然已發展到較成熟的階段,研究顯示淋巴管
肌瘤病肺移植患者1年存活率86%,3年存活率76%,5 年存活率65%[4]。預防患者出院后的慢性排斥,保證肺移植患者的生存生活質量,需要醫護人員認真學習和研究術后的康復護理手段,了解國外臨床經驗,中西相結合,在實踐中收獲真知。
參考文獻:
[1]周鵬程,余薇,汪盛賢,陳鮮,夏前明.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臨床診治探討[J]. 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5,8(06):750-753.
[2]毛文君,陳靜瑜. 中國肺移植面臨的困難及對策[J]. 中華胸部外科電子雜志,2016,3(01):1-6.
[3]張璐,孟芳. 肺淋巴管肌瘤病患者的并發癥情況及護理要點[J]. 黑龍江醫藥,2016,29(05):1029-10311]
[4]潘紅,黃琴紅,許正紅,蔡英華.肺移植術后呼吸機依賴患者的肺康復護理[J].護理學雜志,2018,33(14):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