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重癥監護室患者施緊急器官插管過程的臨床護理對策。方法:選擇2018年間入院治療的重癥監護室患者共計80例為研究對象,這80例危重患者都經緊急氣管插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40人,針對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針對觀察組實施緊急氣管插管針對性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和滿意度。結果: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明顯對護理滿意度更高,且非計劃性拔管率較低,P<0.05。結論:對施緊急氣管插管重癥監護室患者實施綜合優質護理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為患者贏得搶救時間,促進患者康復,臨床效果較好。
關鍵詞:重癥監護室;氣管插管;護理研究
很多重癥監護室患者由于疾病惡化等原因導致自主呼吸困難,為了保證患者呼吸暢通,保證其血氧飽和度,施緊急氣管插管是比較常見的呼吸支持療法。氣管插管的操作是會使患者感到不適,生理和心理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醫護人員要采取科學的護理方法,減輕患者的焦慮和恐慌情緒,意識比較模糊的患者由于不適甚至自行拔管,導致非計劃性拔管發生,嚴重的導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脅。護理人員在患者氣管插管時給予優質護理可以減少患者痛苦,增強患者信心,逐步促進患者恢復。本次研究選取了80例患者為對象,分為兩組,現將具體護理過程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入院治療的重癥監護室患者共計80例為研究對象,這80例危重患者都經緊急氣管插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40人。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3里,女性患者17例,年齡36-78雖,平均53.4歲;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34-76雖,平均年齡54.1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經診斷均符合危重病人標準,呼吸困難,必須施緊急氣管插管治療方法,患者及家屬簽署研究同意書,排除妊娠、哺乳患者,精神障礙患者。
2護理
2.1固定導管
氣管插管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妥善固定導管,固定帶松緊要保證可以插入一指,定期檢查固定帶松緊程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2氣道濕化
插管后建立了人工氣道,要保證氣道濕潤,避免患者呼吸道黏膜水分丟失,導致纖毛活動能力下降,要避免形成痰痂,減少氣道感染或出血,避免引起患者肺部感染,醫護人員要為患者進行氣道加濕加溫。在使用呼吸機加濕器中要保證溫度控制在32℃-35℃左右,適度要控制在90%以上,維持患者支氣管纖毛運動狀態。
病室溫度要控制在21℃左右,濕度控制在65%左右。要避免干燥寒冷氣體刺激患者呼吸道,呼吸機管道如果產生冷凝水要及時清除,避免流入患者呼吸道引發感染,濕化器要及時添加蒸餾水。其次,要給予患者進行霧化治療,霧化一般選用生理鹽水、糜蛋白酶、慶大霉素配制,每天兩次,每次時間在20分鐘,霧化治療可以幫助患者排除痰液,預防呼吸道感染。
另外,氣管中可以添加濕化液,傳統一般使用濃度為0.9%的生理鹽水,但現在提倡使用0.45%的Nacl溶液、2% NaHCO3溶液,原因是如果Nacl溶液濃度較高對患者肺泡支氣管不佳,會導致支氣管水腫,0.45% 濃度比較適合,在氣道內濃縮后接近生理鹽水,對患者氣道不會產生刺激,且2%的NaHCO3溶液可以降低痰液泡沫張力,稀釋痰液。濕化液可以采用微量泵泵入氣道,還可以用無菌注射器抽取2ml濕化液,沿氣管內導管壁緩慢注入,吸痰時吸出。吸痰前可以向導管注入濕化液5ml,然后進行吸痰。
2.3呼吸道分泌物清除
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翻身和叩背,幫助患者排除痰液,保證呼吸道暢通。吸痰的管直徑要小于氣管直徑的1/2,長短要適中,每次吸痰時間要少于15秒。患者吸痰前要對氣道充分濕化,護理人員幫助叩背,患者可以吸氧,吸痰時要監測患者心率、血壓、脈搏等生命體征,一旦患者發生心律失常,血氧飽和度低于90%要立刻停止,為患者接上呼吸器。
2.4預防并發癥
2.4.1呼吸道管理。
采用無菌操作,吸痰管采用一次性的,口鼻腔吸痰管與氣管吸痰管要分開使用,口鼻腔用生理鹽水與氣管導管用生理鹽水分開,更換且注明時間。為患者吸痰時要做好護著呼吸道分泌物清除,避免口咽部分泌物下行導致患者發生呼吸道感染。
2.4.2防止誤吸。
患者床頭抬高20度左右,鼻飼時患者床頭應抬高至30到45度,鼻飼后分鐘內盡量不更換體位,避免患者發聲嘔吐誤吸。鼻飼食物量要注意控制好,溫度要適宜,次鼻飼前確定胃管是否在胃內。
2.4.3口腔護理。實施氣管插管的患者一般病情較重,患者肌體免疫力較低,患者易發生口腔及呼吸道感染,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定時清理口腔,每天兩次。可選用口腔護理液,如生理鹽水、2%硼酸、2%碳酸氫鈉、2%雙氧水,口腔護理前要檢查好氣囊。
2.5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及護理滿意度,記錄護理質量,包括護理態度、護理操作、工作效率等。
2.6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進行數據統計,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檢驗資料采用t表示,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發聲概率,對照組中有5例發聲呼吸道感染,觀察組種有1例發聲呼吸道感染,觀察組并發癥發聲概率較低。據調查,觀察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4討論
重癥患者由于病情及其他因素會導致自主呼吸困難,這時就要實施氣管插管操作,這種操作帶有一定的創傷性合不適感,會導致患者心理負擔加重,影像患者身心狀態。醫護人員要避免患者發聲呼吸道感染,盡量避免患者發生非計劃性拔管,避免導致患者發生嚴重問題。護理人員要加強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清除,避免分泌物倒流下行導致患者呼吸道感染,同時在患者插管前要征求患者家屬意見,要減輕患者的錯誤認知,要減輕患者的負面情緒。患者氣管插管會導致患者排痰能力下降,很多時候會導致患者發生誤吸,護理人員要注意對患者進行隨時監測,觀察患者是否發生不良情況,要避免患者非計劃性拔管事件的發生,要注意開展優質護理,進而使患者及家屬積極配合治療。
經過本次研究,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概率較低,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較高,優質護理在重癥插管患者中應用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廖春麗.對重癥監護室氣管插管患者應用舒適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08):205-206.
[2]吳月梅.舒適護理干預在重癥監護室氣管插管患者中的應用[J].臨床醫學工程,2017,24(9):1279-1280.
[3]陸海燕.綜合護理干預降低ICU氣管插管患者非計劃性拔管的發生率的探究[J].養生保健指南,2016,14(22):17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