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導致256名圍手術期痔瘡患者焦慮的因素并研究減輕患者焦慮的護理方法。方法選取256名在本院進行痔瘡無痛手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采用普通護理方法。觀察組則在分析患者焦慮因素的基礎上應用消除焦慮的護理方法。對比分析兩種不同護理方式的兩組患者術前及術后的焦慮度。結果經對比研究發現,觀察組的圍手術期焦慮度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分析患者焦慮因素的基礎上應用消除焦慮的護理方法可以降低患者焦慮度,適用于臨床推廣。
關鍵詞:圍手術期痔瘡患者;焦慮因素;護理對策
引言
俗話說“十人九痔”,痔瘡是危害大眾的一種常見病。痔瘡無痛手術是近年來治療痔瘡應用最廣的外科手術方法。但患者易出現焦慮情緒,影響手術的效果及手術之后傷口的愈合。分析研究導致圍手術期痔瘡患者焦慮的因素并研究減輕患者焦慮的護理方法,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參與研究的是本院收入肛腸科的256名出現焦慮的患者,都是在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間入院的,其中男性159名,女性97名。隨機選取128名患者組成對照組,對照組患者的年齡在18~75歲之間,平均為(46.5±26)年,病程2~8年。其余128名患者形成與對照組患者年齡相近的觀察組,觀察組患者的年齡在22~69歲之間,平均為(47.5±18)歲,病程3~7年。其中混合痔178例(69.53%),外痔58例(22.66%),內痔20例(7.81%),通過比較,所有患者的基本資料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一定可比性。排除標準:①患者對于本次研究的方法不能夠接受;②調查對象本身患有影響體格等發育的疾病,影響本次研究需要測量的指標;③不符合以下標準的患者。納入標準:①符合《痔臨床診治指南》中外科手術指證的患者。②患者在入院時填寫的調查表中提示焦慮的。③患者在閱讀同意書的情況下自愿參加研究,并簽寫同意書的。
1.2護理方式特點分析
對照組:該組的患者采用普通護理方式進行圍手術期的護理。
觀察組:該組在分析患者焦慮因素的基礎上應用消除焦慮的護理方法:在護士長主導下評估患者的年齡、教育背景、職業特點、宗教習慣、性格類型及性別特征制訂個性化健康教育方案,方案核心內容為向患者解釋快速康復理念并取得其配合,具體內容主要涉及如下幾個方面:首先向患者解釋手術的安全性和必要性,詳細介紹手術過程及圍手術期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緩解患者圍手術期焦慮情緒,其次糾正其錯誤理念;飲食控制采取不進行清潔灌腸,手術當日依據手術時間術前4h患者禁食入易產生殘渣的食物,口服和爽制劑排空腸道,術前2h患者可以飲用無渣果汁、茶水、清水等透明液體;手術后鼓勵患者正常飲食,早期鼓勵其術后早期飲食、早期排便;止痛方案:所有患者采取止痛泵背景鎮痛,患者自覺疼痛時,依據視覺模擬評分(VAS)及時予以及時止痛措施,術后6h在護士輔助下患者開始下床活動。③術后。囑患者術后6h臥床,護士評估患者狀態,再指導四肢床上伸展運動,鼓勵患者早期下床,禁止劇烈運動;術后6h禁飲食,6h后食用流質食物,48h后可食用半流質食物,多食果蔬,多飲水,病情穩定可食用普食;術后6h鼓勵患者多飲水,并按摩患者腹部,加強患者腹部保暖;通過聲音引導輔助患者早期排尿,若自主排尿困難,提供導尿處理;術后抗生素治療1d,指導患者服用止痛藥或使用鎮痛泵;術后第1天通氣管拔除,術后第2天坐浴高錳酸鉀溶液;不控制排便,指導患者服用聚乙二醇4000散劑;術后4~7d評估患者病情,指導出院,定期復診。
1.3觀察指標
本院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統計兩組患者在入院時及出院時的焦慮情況,焦慮度=(中度焦慮+重度焦慮)×100%。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用SPSS20.0統計分析,計量資料(x±s)表示,計數資料(%)表示。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
2結果
入院時兩組的焦慮度無明顯差異,P>0.05,出院時觀察組患者的焦慮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痔瘡指的是直腸末端黏膜下的靜脈叢曲張或擴大而引起的靜脈團,治療以手術為主。但是,肛門的肛緣處皮膚纖薄且松弛,肛管齒線聚合大量動靜脈吻合支,加上肛門神經、肛管括約肌敏感性強,淋巴回流較為豐富,故經手術治療后,術后切口易擴張組織毛細胞血管,提高滲透性,引起出血,還能阻礙血液循環、淋巴回流,促使淋巴管被纖維蛋白阻塞,或引起局部滲液而致水腫;另外,手術為有創性操作,易刺激肛門括約肌、神經功能而引起收縮,誘發疼痛、墜脹等并發癥,影響預后。因此,加強痔瘡患者圍術期護理,對術后康復具有積極意義。
痔瘡是人們的多發病,任何年齡階段的人群都會發病。許多患者因其而感到擔憂、恐懼,特別是得知需要外科手術治療時,往往會有較大的心理壓力,從而導致焦慮情緒的出現。術后患者會經歷一段較長時期的恢復過程,疼痛也常常伴隨著患者。在痔瘡的圍手術期,醫護人員要特別重視患者的心理狀態,并對其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通過實施有效的護理[3],可以幫助患者減輕焦慮感。臨床上針對于痔瘡無痛術圍手術期患者所采用的常規護理方法不能較為明顯的降低患者的焦慮。本次研究選擇在分析患者焦慮因素的基礎上應用消除焦慮的護理方法,這種護理有許多優勢,首先對醫護人員進行規范化的培訓,醫護人員細致的分析患者產生焦慮的原因,首先是對手術的恐懼,通過對患者普及相關知識減輕患者的恐懼。其次是對疼痛的恐懼,護理人員運用規范化的措施幫助患者減輕疼痛,包括心理護理、藥物鎮痛等,能幫助患者的疼痛等癥狀得到改善和減輕。
本次研究顯示,本院參與研究的患者在經過應用消除焦慮的護理方法,在出院時觀察組患者的焦慮度明顯低于對照組。
參考文獻:
[1]朱國瑞.舒適護理在痔瘡圍手術期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中國肛腸病雜志,2018,38(10):70-71.
[2]宋海娟.優質護理在痔瘡圍手術期患者中應用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67):257.
[3]袁親飛.舒適護理在痔瘡圍手術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16):187-188.
[4]溫雅娜.舒適護理在痔瘡圍手術期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