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神經內科護理管理過程中應用細節管理的效果。方法:從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神經內科患者當中隨機選取60例作為研究對象,平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管理,觀察組利用細節管理。對比兩組護理舒適度、滿意度與有效性以及不良事件出現率。結果:觀察組的護理舒適度、護理滿意度以及護理有效性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的不良事件出現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神經內科護理管理當中采用細節管理的效果顯著,提高了護理舒適度、滿意度與有效性,降低了不良事件出現率,值得廣泛應用。
關鍵詞:細節管理;神經內科;護理管理;應用
神經內科危重患者非常多,護理風險比較高,護理綜合技術較強、護理任務繁重。神經內科包含癡呆、脊髓炎以及重癥肌無力等范圍[1],上述疾病的老年患者居多,而且患者大部分合并存在精神恍惚以及自理能力差的特點,如果護理過程中細節不能處理妥當,將會給患者預后以及臨床效果帶來極大的影響。然而細節管理主要是對科室中存在的問題展開針對性護理管理,提高護理質量水平。本次研究過程中具體是對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神經內科患者當中隨機選取60例患者進行分析,探究細節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當中的應用價值,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神經內科患者當中隨機選取60例作為研究對象,平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為42-65歲,平均年齡為(53.46±4.66)歲;觀察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為43-66歲,平均年齡為(53.47±4.67)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未發現顯著差異(Pgt;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管理,觀察組利用細節管理:第一,心理細節管理。護理工作人員要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全面評估,充分掌握患者內心出現憂慮的原因,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心理疏導,重視患者與家屬之間的交流,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與此同時要告訴患者疾病情況,幫助患者樹立起成功治療疾病的自信心。第二,技術細節管理。護理人員要為鼻飼患者制定出科學的食譜,將常規護理工作做到位,防止出現誤吸或者是嗆吸的現象;做好胃管留置和輸液等護理管理工作,一旦患者出現咳嗆要利用胃管留置;長時間需要輸液的患者要使用甘露醇,將會對其他組織與血管產生傷害,所以,要盡可能的降低不必要的創傷,提高一次性靜脈穿刺的成功幾率[2]。第三,藥物的細節管理。神經內科的用藥方案比較復雜,用藥的種類也比較多樣,患者年紀高,記憶力不強,護理工作人員要做好藥物管理,保證患者用藥到位。另外,由于患者住院時間較久,容易產生壓瘡等現象,護理人員要定時幫助患者翻身、拍背。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護理舒適度、滿意度與有效性以及不良事件出現率。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過程中,針對全部的60例神經內科患者資料進行總結,采用SPSS20.0來進行數據分析,同時利用P<0.05來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護理評價指標
兩組患者的護理評價指標具體情況見表1。
2.2對比護理不良事件出現率
兩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出現率詳細情況見表2。
3討論
最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現代醫療體系的不斷完善,多種護理管理方法不斷涌現,逐步在臨床護理工作當中獲得了良好的護理管理效果,細節管理即為臨床護理管理工作當中應用頻率比較高的一種方法[3]。
神經內科臨床護理工作當中,由于患者病程進展迅速、具有較高的風險性,護理難度增大,并且因為不同患者的體征與基礎疾病之間存在非常大的差異,所以在護理工作當存在較多的細節性的問題,需要科室采用積極的管理方式,加強對護理細節的管理力度,從而提高護理質量水平。根據上述研究結果表示,觀察組的護理舒適度、護理滿意度以及護理有效性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的不良事件出現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總而言之,神經內科護理管理當中采用細節管理的效果顯著,提高了護理舒適度、滿意度與有效性,降低了不良事件出現率,值得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楊悅.細節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臨床應用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3):182.
[2]蔣蕾蕾.細節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69):189.
[3]何銳.細節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14):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