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慢性盆腔炎的護理要點。方法:2018.1-2019.4,本院婦科收治慢性盆腔炎80例,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給予基礎護理(對照組)及優質護理(觀察組),對比兩組結局。結果: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生活質量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結論:慢性盆腔炎應用優質護理,療效顯著。
關鍵詞:慢性盆腔炎;護理;基礎護理;優質護理;生活質量
慢性盆腔炎患者女性患者體內的生殖器以及周圍的結締組織或是盆腔腹膜處發生了炎癥,導致臨床出現下腹部墜痛以及低位腰痛等癥狀。再者,慢性盆腔炎還會誘發疲勞乏力與神經衰弱等癥狀[1]。盆腔炎是一種女性常見的生殖系統炎性疾病,具有較高發生率[1]。盆腔炎的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其一,月經失調;其二,小腹疼痛;其三,白帶異常等。導致盆腔炎疾病的發生一般是感染了各種病原體。盆腔炎病情極易反復,治療難度較大,繼而給盆腔炎患者的生活質量帶來極大負面影響。臨床治療盆腔炎患者往往以藥物治療方式為主,由于盆腔炎患者長期忍受疼痛影響,所以心理負擔加重,最終顯著降低了整體治療效果。臨床治療過程中需輔以護理,才能夠達到最佳效果。本研究探討分析了慢性盆腔炎的護理要點,信息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2018.1-2019.4,本院婦科收治慢性盆腔炎80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0例。觀察組患者的年齡在21-44歲,平均(32.65±4.33)歲;病程5月至10年,平均(5.0±0.3)年。對照組患者的年齡在21-47歲,平均(34.19±4.02)歲;病程7月至11年,平均(5.7±0.3)年。對比兩組資料,無差異但具有可比性(Pgt;0.05)。
1.2方法
對照組:基礎護理。
觀察組:優質護理:①首先,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將慢性盆腔炎的病理知識、發病原因、預防方案、治療方法、注意事項等信息裝訂成冊,依次發給患者,提升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同時,為患者的疾病問題解答,消除患者疑慮。②其次,對患者進行心理評估、心理護理。在充分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后,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態,給予心理疏導。此時,護士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向患者表示,患病屬于正常情況,及時醫治不會有任何影響,想要及時康復,需要配合臨床治療與護理,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促使疾病盡快康復[2]。③再次,指導患者學會自護,提高患者日常生活中的自護能力。比如白帶從黃轉白,白帶量減少,異味逐漸消失,均是疾病康復的跡象。每天觀察自己的大便情況,一旦大便帶膿或是大便里急后重,立刻上報醫師。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注意身體清潔,尤其是外陰部清潔,一旦出汗及時更換衣物,避免細菌滋生。養成健康生活的習慣,進行適度運動,提升機體免疫力,但避免過度勞累。④最后,指導患者合理膳食。盆腔炎患者的抵抗力較差,因此患者需要充足營養提升機體免疫力。但患者應該科學飲食,多攝入水果、蔬菜、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禁止使用過于辛辣、寒涼或刺激性過強的食物。
1.3觀察指標
兩組慢性盆腔炎的(1)治療有效率,痊愈:患者的子宮及子宮周圍附件均恢復正常,癥狀、體征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的子宮包塊縮小,癥狀、體征明顯改善。無效:患者的癥狀與體征無明顯變化。(2)生活質量:應用生活質量簡表[4]采集,從患者的生理、心理、環境、精神四個領域評估,單項總分為0-100分。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研究數據均應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2.1兩組療效
觀察組40例慢性盆腔炎中痊愈31例,有效9例,無效0例,治療有效率100%。對照組40例慢性盆腔炎中痊愈21例,有效12例,無效7例,治療有效率82.5%。兩組對比存在顯著差異(Plt;0.05)。
2.2兩組生活質量對比" 見表1。
3.討論
慢性盆腔炎是急性期盆腔炎未徹底治愈導致的慢性疾病,病程較長,病情容易反復,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再者,患者的疾病部位比較特殊,無法宣之于口,不能與其他人傾訴。患者長期受疾病影響,心中苦悶,長時間處于抑郁、焦躁狀態,存在嚴重心理問題。因此,在治療慢性盆腔炎的過程中,必須輔以護理干預。另外,由于受到盆腔炎患者的身心狀態和生活飲食等因素影響,所以盆腔炎疾病極易反復發作。此時,對盆腔炎患者進行相關護理顯得尤為重要。通常來說,對盆腔炎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可充分認識相關疾病,繼而減少盆腔炎患者對于疾病的焦慮度和恐懼度[3]。大部分盆腔炎患者對疾病未有清楚認知,所以會出現一系列負面心理情緒。基于此,降低盆腔炎患者的生活水平。優質護理以盆腔炎患者為中心而開展的一種護理模式,最終目的是讓盆腔炎患者能夠得到全面化的護理服務,使得盆腔炎患者的身心處于穩定狀態之中。對盆腔炎患者實施優質護理能夠提高預后效果,優質護理措施更為注重護理工作人員的每一項操作和專業知識掌握度,注重人性理念的實踐,最終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養。
優質護理是一種全面的護理干預模式,通過護理能夠提升患者對于慢性盆腔炎的認識,能夠改變患者對于疾病的錯誤認知,能夠消除患者因為對疾病的錯誤認知導致的負面情緒。心理干預具有針對性,能夠幫助患者宣泄因疾病產生的負面情緒,也能夠徹底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加強患者的自護能力,對于出院后患者自護有積極影響,能夠減少疾病反復發作的現象,能夠培養患者的生活習慣,改善患者的精神面貌。合理膳食,能夠不斷提升患者的免疫力與抵抗力,能夠進一步促進患者的康復。
綜上可知,慢性盆腔炎應用優質護理,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王俊蘭.心理護理干預在慢性盆腔炎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12):1694-1695.
[2]宋美君.階段性護理措施對慢性盆腔炎的護理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3):277-278.
[3]李慧娟.階段性護理對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療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18,30(17):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