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發性氣管腫瘤為臨床罕見呼吸疾病。研究其診斷方法與治療手段對幫助患者恢復呼吸系統功能、提高早期治療效率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本文簡單介紹了原發性氣管腫瘤的概念及臨床表現特征,重點闡述了當前用于診斷、治療原發性氣管腫瘤的方法與手段,以供諸位參考。
關鍵詞:原發性;氣管腫瘤;診斷;治療
引言
就原發性氣管腫瘤發生機制而言,其產生于環狀軟骨到隆突范圍內,會對呼吸系統造成嚴重影響。從發病情況來看,其發病率較低,年均發病率僅為0.0026%。但一旦發生,極容易被誤診為支氣管炎或者哮喘,且誤診率高達70%以上。而且通常在發病晚期,才會被確診,此時已經不能進行徹底治療。因此,為幫助患者恢復氣管功能,我們應當對原發性氣管腫瘤的診斷方法與治療手段進行深入研究,從而提高臨床診斷與治療的有效性。
一、原發性氣管腫瘤概念及臨床表現特征
原發性氣管腫瘤指原發于環狀軟骨以下到氣管隆突以上的正氣管腫瘤。在臨床上較為罕見,兒童以良性腫瘤為主,約占90%;而成年人良性腫瘤僅占10%左右。惡性腫瘤中以腺樣囊腺癌和鱗狀細胞癌為主。與女性相比,成年男性發病率更高。原發性氣管腫瘤早期臨床表現并不具有特異性,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氣喘或者少痰中帶血;晚期表現為胸痛、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縱隔器官組織受壓迫等癥狀,同時并發肥大性肺性骨關節病、異味內分泌綜合癥、神經肌肉綜合癥、頸部淋巴結轉移、氣管食管瘺、肺部化膿性感染等多種并發癥。
二、原發性氣管腫瘤診斷方法
(一)CT檢查
CT檢查屬于影像學檢查,包括胸部CT以及多層螺旋CT。對于原發性氣管腫瘤診斷,CT一般能發現大于1cm的結節(高分辨可發現3mm的結節)。發現結節后,還需要抽血查腫瘤標志物及臨床表現輔助診斷。
(二)BFS檢查
BFS檢查屬于有創檢查,與之同類型的檢查方法還有縱膈鏡、胸腔鏡以及淋巴結活檢等。通過BFS,可直接觀察到原發性氣管腫瘤形成的實際情況,從而獲得病理依據。此外,BFS還可用于臨床腫瘤治療中。
(三)MRI檢查
MRI檢查也屬于影像學檢查,其具有軟組織對比分辨率高、多角度成像、無骨尾影干擾等優點。但是,MRI也有較為明顯的缺點,如對環境設備要求高、成像速度慢、分辨率較CT低等。
三、原發性氣管腫瘤治療手段
(一)外科治療
1.切除
切除治療方法有三種,一為局部切除;二為窗形切除;三為袖狀切除端端吻合手術。其中,第三種是最理想,也是人們廣泛接受的治療手段。就手術入路而言,上段使用頸部衣領狀橫切口加胸骨縱行切開入口;中段使用胸骨正中切口;下段及隆突使用右胸后外側切口。
2.隆突重建
在腫瘤累及隆突或者氣管側壁未超過2cm時,可實施隆突重建術。隆突重建術一般手術方式為選擇右胸后外側切口;結扎切斷齊靜脈弓,暴露氣管隆突,距腫瘤0.5cm處切除氣管隆突;隆突切除后,氣管與兩側主支氣管端端吻合,或者氣管與右主支氣管端端吻合,右主支氣管與左主支氣管吻合,再或者用鉭絲硅膠管代替隆突等。
3.氣管移植
氣管移植適用于切除氣管病變部位后氣道無法吻合者。目前我國已經研發創新出了不用免疫抑制劑的移植治療新技術,即生物人工氣管移植術。使用生物化學方法將氣管經組織工程和器官保存處理,去除氣管粘膜免疫原性,保留軟骨活性及完整性,之后移植到患者喉氣管內,填補缺損。
(二)非外科治療
1.經纖支鏡微波療法(MTC)
經纖支鏡微波療法(MTC)可用于晚期腫瘤伴氣道狹窄患者。微波療法通過熱凝破壞腫瘤細胞活性,促進凝固血栓形成,從而切除病變組織。此方法的優點在于對正常組織損傷小,安全性好。
2.經纖支鏡植入支架
經纖支鏡植入支架適用于晚期腫瘤伴氣道狹窄者以及氣管切開后金屬外套導致氣管肉芽組織增生等所致的氣管狹窄者。支架的作用在于緩解氣管狹窄,目前國內多用Y型、L型支架進行植入。
3.氬等離子體凝固(APC)
氬等離子體凝固(APC)又稱“氬氣刀”,可用于治療大氣道狹窄、良惡性氣管腫瘤、肉芽腫性病變、摘除異物、止血等。APC利用特殊裝置,通過氬氣的離子化將高頻能量傳遞至靶組織,使該組織表面有效凝固,從而起到止血和破壞組織的作用。此手段的優點在于微創、出血少、術中清除壞死組織、暢通氣道、安全性好。通常,APC都與冷凍治療一起使用。
4.放療
放療是晚期氣管腫瘤治療手段中最常見的一種,但長期的放療會對患者身體產生極大的副作用,如白細胞下降、沒有食欲等。為減少放療副作用的產生,可在放療期間輔助中藥治療,以抑制腫瘤細胞的擴散。
結語
綜上所述,原發性氣管腫瘤為原發生于環狀軟骨以下到氣管隆突以上的正氣管腫瘤,其早期臨床表現并不具有特異性,晚期表現為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等癥狀,同時并發多種并發癥。原發性氣管腫瘤臨床診斷方法多種多樣,但目前多用CT、BFS、MRI等方法進行診斷。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原發性氣管腫瘤臨床治療手段也在不斷創新,如經纖支鏡微波療法、經纖支鏡植入支架、氬等離子體凝固等治療手段。在實踐過程中,醫療人員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具體的方法、手段進行診斷與治療,并結合原發性氣管腫瘤的病理機制以及病人的發病情況作出準確而全面的分析與判斷。
參考文獻:
[1]林曉萍.原發性氣管腫瘤的早期診斷和呼吸介入治療[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29):22-25.
[2]邱小明,陳軍,周清華.原發性氣管腫瘤的診斷與治療進展[J].中國肺癌雜志,2011,14(01):58-62.
[3]許順,李文雅,張林,李玉,韓立波,胡永校,趙惠儒,陳東義,殷洪年,李厚文.原發性氣管腫瘤的診斷與外科治療[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09,38(03):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