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如今,我國的醫學科技發展十分迅速,對于健康事業和藥學相關工作來說,傳統醫院藥學工作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其需求,醫療服務已經成為工作內容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需要對醫院藥學工作模式進行進一步轉換和優化。本文對醫院藥學工作的模式轉變過程的現實需要以及相應的解決措施和路徑進行闡述,并探討了該學科的發展前景,以供相關部門制定政策和衛生管理部分采用,以及為醫院的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臨床藥學;醫院;工作模式;學科發展
隨著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醫院藥事管理地位愈發重要,傳統的藥物供應和服務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臨床需要,自然也就不能滿足臨床藥學服務需求。作為醫院藥事管理人員,應深入思考如何持續醫院臨床藥學服務質量,完善臨床藥學服務體系,更新藥事管理工作模式,從而更好的保障臨床用藥的安全性與合理性。文章通過查閱和了解臨床藥學歷史沿革及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文獻,剖析國內、外醫院臨床藥學的工作現狀和模式,就現代醫院臨床藥學學科未來建設的模式做了深入的探討,為未來醫院臨床藥學新的發展和模式提供思路。
1 醫院現階段在藥品方面出現的問題
1.1 醫院所開處方大,處方貴,沒有指征用藥
目前,在醫院進行藥品應用時出現了很多嚴峻的問題,比如,醫生所開處方比較大,處方非常貴,沒有指征用藥等問題,對藥品的應用安全和合理性造成了嚴重的影響。1)主觀方面的因素目前醫療體制在運行過程中,對臨床醫師等醫務人員的相關補償機制沒有到位,出現了一些醫師開大的處方,開昂貴價格的藥品,導致出現藥品沒有指征濫用的現象。不僅對患者生命安全和醫療質量影響非常大,還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有甚者違反了相關的醫保政策。2)客觀方面的問題是目前我國臨床藥師較少,而醫生的工作量非常大,沒有更多精力去研究藥品的安全和質量問題。再加上臨床醫師缺乏藥品動力學和藥效學等方面的知識,從而導致藥品應用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的問題。
1.2 醫院對藥物新發現提供的思維源泉乏力
自古以來,醫學和藥學都是非常重要的。醫療實踐過程中,需要對藥品進行不斷的新發現和改造。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醫師和藥師被割裂開來,導致藥師的功能下降,失去了發現藥物不良反應、結構改造等的基礎能力。而臨床醫師又沒有更多的精力去對藥物的發現以及知識結構問題進行了解和掌握。所以在醫療服務過程中,我們需要結合醫學和藥物,促進醫療實踐領域的發展。
2 解決當前問題的相關措施
2.1 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以“患者為中心”的藥學服務的工作模式已從傳統的“藥品保障型”向“藥學服務技術型”轉變,醫療行為從醫病到醫人、從個體到群體的新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注重藥物與人的關系。“醫藥分家”、“零加成”、“兩票制”帶來處方的外流,如何幫助學生清醒認識正視自身不足,如何熟知臨床專科常見疾病發病機理、治療流程及要點,在醫師作出診斷同時,藥師能“開方”,為達到個體化臨床治療效果,思考首選藥品是什么、怎么用、什么時候用、用藥風險評估等是當前藥學專業教師與學生共同面臨的神圣使命與職責。
2.2 對藥學工作模式進行變更
雖然,醫院一直被強調要將重心轉移到患者上來,改變傳統的以藥品為中心的模式。但是,仍有很多醫院采用傳統的藥學工作模式,僅僅圍繞藥品采購,調劑,管理等開展工作。處方審查、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藥學查房等關系著藥品應用安全的工作依然沒有進入藥學工作核心當中。所以,為了保障患者用藥安全,需要對醫院藥學工作結構進行調整,促進臨床藥學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促進醫師藥師等共同組成的醫療團隊的發展。
2.3 加強人才儲備
臨床藥學人才還很短缺,醫院每年要做好人才引進規劃,加強藥學人才的引進力度,以人文本,構建多層次的臨床藥學人才培養結構,滿足了藥學領域的不同需求,國家和地方政府應加大資金投人,在藥品降價讓利于民的同時,確保藥學專業技術人員的收入水平。廣泛爭取社會各渠道的資金注入,發揮高校、科研院所和生產企業三方面優勢,加快培養相關的研究技術人才,同時廣招人才,吸引更多從事本領域研究和開發的留學人員歸國參與該領域工作。
2.4 臨床實踐性教學
除按教學計劃規定學生實習時間外,對在校學習專業理論課的學生還應同步組織到醫院藥房、住院專科病房見習,選擇固定的1~2個的臨床專科病房或就某一類藥物如抗菌藥物的專項點評、圍手術期藥物的使用監測,由臨床專科醫生、臨床藥師實施帶教指導,參與日常藥物治療實踐,熟悉臨床崗位工作。醫院藥房見習可以培養學生對處方進行形式審核、用藥適宜性審核,調配核對處方與發藥能力,學習處方點評要點,熟知藥品不良反應上報工作;掌握特殊藥品、高危藥品、貴重藥品、有貯存要求藥品的管理與使用,學會使用行業的服務語言與溝通技巧解答、指導患者用藥,提供用藥咨詢的服務。住院專科病房見習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多層次的臨床藥學服務,熟悉臨床常見疾病或慢性病的診療流程、臨床的癥狀、實驗檢查,依據患者病情和檢體診斷商討、調整治療方案與實施,給予用藥建議和用藥指導;較熟練閱讀醫療文書,學會藥歷的書寫,參與對危重患者急救,病例討論及對重點患者用藥監護。
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安全用藥需求是我們現代藥師轉型的契機,積極推進藥事服務轉型,讓藥師從“幕后”走到患者面前,為醫院藥學工作的發展開拓方向和出路。臨床藥學學科發展過程中,需要重視藥品應用安全和質量問題,確保患者人身安全、用藥合理性、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和醫保負擔。與此同時,開展整體良好的藥師隊伍,提供藥品合理用藥的基礎條件和載體。改變醫院藥學工作模式,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不僅關系著人們生命安全,和國家財政、患者經濟負擔息息相關。醫院藥學工作模式需要向以患者為中心的模式進行轉變,并定位好臨床藥學工作,促進醫療事業和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井智勇.藥劑人員對臨床合理用藥知識的探討[J]. 中國醫藥指南,2013,(31).
[2]王莉.基本醫療保障框架下我國藥品價格合理化分析[J]. 衛生經濟研究,2011,(4).
[3]張亞杰,徐國成,王旭.淺析藥品費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J]. 中國藥品經濟學,2013,(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