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對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對相關知識的知曉情況,并進行隨訪干預,對其效果進行對比和評價。方法:選擇本縣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40例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兩組。普通組患者進行常規隨訪管理,干預組患者在常規隨訪管理基礎上加強隨訪干預措施。對兩組患者隨訪干預的效果進行比較和分析。結果:干預組失訪率、遵醫依從率、配偶檢測率、抗病毒治療率以及CD4+檢測率均顯著優于普通組患者,Plt;0.05。結論:對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加強隨訪干預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疾防止效果,值得在臨床中應用。
【關鍵詞】:艾滋病;感染者;隨訪干預;效果;研究
艾滋病又被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是由HIV感染引起的一人體T靈八星抱、CD1+減少為特點的進行性免疫功能缺陷疾病,此病癥還會繼發多種中樞神經系統病變、惡性腫瘤以及機會性感染[1]。艾滋病感染者指的是感染病毒之后尚未發展到艾滋病階段的患者。艾滋病嚴重威脅了人們的生命健康,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公共和社會衛生問題,對其防治的重要措施就是事實規范化的隨訪管理,以此來岡山艾滋病感染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質量。本文以140例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為例,旨在了解和評價隨訪干預的具體效果,詳細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縣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40例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兩組,每組70例。普通組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21~73歲,平均年齡(46.8±2.4)歲。干預組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23~73歲,平均年齡(47.1±2.2)歲。兩組各項基本資料并無顯著差異,Pgt;0.05。
1.2方法
普通組實施常規干預措施,從疾病防控中心獲取感染者信息,并在半個月之內進行首次隨訪,依照制定的調查表對感染者的臨床表現、身體狀況和基本信息進行詢問,并填寫[2]。在調查結束后及時向感染者講解艾滋病及時確診和治療的重要性、相關防治知識;對于失訪的感染者要按流程結束調查隨訪工作。
干預組在此基礎上詳細了解感染者的治療情況,并對其進行身體檢查,然后加強溝通管理。具體措施為:從疾病防控中心獲得感染者信息后,在3天內進行首次隨訪,并在隨訪之前表達隨訪請求,對能進行隨訪的感染者以禮貌溫和的態度進行自我介紹,并強調信息保密,核對信息后預約下一次隨訪時間,緩解其抗拒、恐懼等負面心理。再次隨訪的時候積極主動詢問其身體狀況,并向其講解相關福利政策,提供定點治療醫院的相關信息,幫助艾滋病感染者自身疾病的發展情況,增強其治療信心;隨訪人員要與感染者保持聯系,并鼓勵其配偶進行監測,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安全指導;在隨訪結束后將獲得的信息三焦到疾病防控中心讓專家進行評估。對于失訪的感染者,要做好上門聯系準備工作。隨訪干預時間為1年。
1.3觀察指標
對比并評價兩組感染者失訪率、遵醫依從率、配偶檢測率、抗病毒治療率以及CD4+檢測率。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數據計數資料以卡方檢驗予以檢驗,計量資料以t檢驗予以檢驗,如果數據對比后Plt;0.05,代表干預組和普通組研究數據差異擁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表1數據顯示,干預組失訪率、遵醫依從率、配偶檢測率、抗病毒治療率以及CD4+檢測率均顯著優于普通組患者,Plt;0.05。
3、討論
經過發展艾滋病已經覆蓋在我國各個直轄區和省市,并開始由HIV感染母親說聲嬰兒、血制品者、靜脈吸毒者、與艾滋病感染者經常有性接觸者、男同性戀者等高危人群逐漸擴散至普通人群[3],嚴重威脅了人們的生命安全。隨著免疫功能不斷下降,發病早期的患者常常在腹股溝、腋窩以及頸部出現淋巴結腫大情況,無波動感和觸痛,堅硬不粘連;當患者出現持久性反應遲鈍、智力減退、厭食、乏力、腹瀉,且2個月內體重減輕超過10%,超過1個月發熱,表明患者已經處于發病期;處于急性感染期內的感染者在2~6周內會出現淋巴結腫大、肌痛、皮疹、發汗、厭食、關節痛、疲乏、發熱等癥狀,在持續3~14天后會進入無癥狀期[4]。而有效的健康教育和規范化、定期隨訪干預工作對提高群眾的自我保護能力、控制和預防艾滋病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表明,艾滋病感染者經過規范化的隨訪干預,其遵義行依從、CD4+檢測、抗病毒治療以及配偶檢測均顯著提升。
總之,對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加強隨訪干預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疾防止效果,值得在臨床中應用。
參考文獻:
[1]陳偉梅.持續隨訪管理在艾滋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臨床醫學工程,2017,24(09):1293-1294.
[2]楊永光,周浩,劉陽,郭笑,孫亮,梁淑英,王重建,王宇明.艾滋病防治人員隨訪管理能力培訓效果評價[J].現代預防醫學,2016,43(18):3339-3342.
[3]趙夏英.淺析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隨訪干預效果[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6,27(S2):147-148.
[4]熊翠紅,劉冬雪,韋海月.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療隨訪常見的護理問題及護理措施[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0(13):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