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護理專業的高風險、高應激性在現醫療環境下帶來了巨大職業壓力,低年資護士比重的加重及新時代的明顯個性,其經驗及應激不足導致其更容易發生職業壓力,身心健康也受到影響。探討低年資護士的職業壓力的產生的原因及影響,并提出應對措施,是需要長期深入研究和解決的問題。方法:通過對低年資護士產生壓力的因素進行分析,從而尋求緩解壓力的應對措施。結果:低年資護士心理壓力大,且應對措施不足。結論:對低年資護士職業壓力應及時妥善的干預,可提升低年資護士身心健康,對促進護士職業發展,提升綜合素質,具有重大意義
護理工作是一項較為特殊的服務性行業,專業的高風險、高應激性會使護理人員成為職業倦怠的高發人群[1-2],而隨著社會醫療環境的變化低年資護士比重日益增加且個性明顯,由于低年資護士工作經驗與應激能力的不足導致其更容易發生職業壓力,所以如何預防與正確應對職業壓力是低年資護士職業生涯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現報告如下:
1職業壓力的原因
1.1心理因素 低年資護士有著更強烈實現自我價值的職業期望,但是理想與現實的差距,物質與精神回報均低于期望值[3],情感的敏感脆弱加上臨床工作經驗的缺乏,導致抗挫折能力差,自控能力與自我情緒調節能力不完善的情況下,自我滿意度及自我價值偏移,在工作與生活的壓力下造成過度心理緊張很容易形成職業壓力。
1.2職業因素
1.2.1由于護理工作量的繁雜與重復,護理工作不在僅限于打針發藥,對護士的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不同病人甚至危重死亡,時刻防止自己的小失誤造成大差錯,基礎護理,護理文書,消毒隔離等等都要面面俱到;醫生醫囑執行的效用與患者的內心期望值最直接的責任人也是護士;低年資護士相對來說工資福利待遇低,社會地位低,晉升深造的機會少,在這樣的工作量與物質精神回報成反比的情況下,低年資護士有著很大的心理壓力。
1.2.2 隨著醫療環境的競爭與緊張,醫院管理者為抓好服務質量和護理質量,對護士進行高標準的管理和嚴格的要求。每月的質量檢查與考核的頻次與要求越來越高,一旦出現問題就扣分摳獎金甚至記錄到年度考核當中,這種高壓狀態下很多低年資護士自我調節不足很容易產生負面情緒
1.2.3低年資護士占夜班護士比重比較大,研究表明,護士長期倒班工作與職業倦怠關系密切,夜班強度大更易引起護士職業倦怠[4],夜班對護士是生理心理的雙重考驗,時間上常跟朋友家人有出入,不僅影響睡眠,還影響與朋友家人之間的聯系和感情交流,如果休息不足會使護士始終處于亞健康狀態。
2職業壓力的影響
2.1軀體特征 ""部分護士表現出一種慢性衰竭。包括深度疲勞、失眠、頭昏眼花、惡心、過敏、呼吸困難、肌肉疼痛和僵直、月經不調、腺體腫脹、反復得流感、感冒、頭痛、消化不良和后背痛。除了身體上的癥狀之外,還會出現睡眠紊亂的狀況。有些護士失眠,他們感到緊張、亢奮、不能放松下來,下班后頭腦中總是出現那些令他們憂慮的事情比如上班還有什么事沒做,有什么沒做好的事情,有些人又睡眠過多,幾乎所有的業余時間都用來睡覺。
2.2心理問題" 有職業壓力的護士個人成就感降低,易變得自責,失去自信心,從而會有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在工作壓力下,工作的樂趣信心創造力的下降會導致護士產生離職傾向。
2.3社會問題 職業倦怠的護士感到精疲力盡,對一切都失去了興趣,在面對患者的時候,變得越來越缺少同情心,不愿意深入到患者的問題中去。她們對病人漠不關心,稍不如意的事情都令自己難以忍耐。有些護士甚至會把怒氣發泄到患者身上去,使得護患關系非常緊張。
3職業壓力的應對
3.1自我應對
3.1.1樹立自己的職業獲益感,有自己的職業想法與規劃,護士職業的個體獲益體現在護理行業就業穩定且終身有靠、可長期為家人健康握有醫療資源保障,[5],護士要提升自己的職業認同水平,才能緩解職業壓力
3.1.2 低年資護士應完善自我,只有端正態度,培養主動學習的心態,才會擁有過硬的專業素質,全面掌握業務理論,操作技術熟練,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盡量減輕病人的痛苦,讓患者信任,而且要與時俱進,經常學習新理論新技術,這樣才能得到患者與同事的認可。
3.1.3健全與完善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融入環境,有積極的心態去面對事情。學習不同的溝通方法,啟用同事支持系統,正確處理醫護關系,護護關系,護患關系,家庭關系等,及時與朋友或家人交流,宣泄心中的苦悶與煩惱,得到他們的體諒和安慰,可以減輕心理負擔。取得家人的理解與支持,減少家務勞動,使其身心得到放松,避免疾病發生。
3.2管理層面
3.2.1:醫院管理層改變觀念:醫院領導應重視護理工作,增加護士編制,提高薪水待遇,特別是對于工作量大.危重病人搶救多的科室給予人力財力的政策傾斜。如果出了差錯,領導首先要分析導致原因的性質,不要把批評放在首位。應采取正確的態度,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加強與低年資護士的溝通。力求做到人性化管理完善激勵體制,設立對等的醫生護理及管理人員的獎勵水平。建立醫護人員對醫院狀況的滿意度調查與記錄,并及時反饋、積極整改。
3.2.2醫院培訓方面:一加強規范化技能培訓:護理部要開展情景模擬訓練,培養急救意識及能力。通過形象的情景模擬,在碰到類似狀況的時候就不會慌亂。二做心理健康知識講座,設立心理咨詢服務,為護理人員進行心理測評并進行心理危機的干預,調節負性情緒,降低工作壓力。
3.2.3 心理咨詢服務:每周或者每月開展護理服務工作坊,進行心理訪談、團體咨詢、心理小測驗等等減壓活動來達到工作和生活上的平衡。對一些易引發心理問題的應激事件,比如暴力事件,面臨突然死亡病人或家屬等等,由同事支持的同時也可預約心理咨詢服務,調節心理狀態。
對低年資護士職業壓力應及時妥善的干預,并深入分析,認真查找產生的原因,以減少對低年資護士身心不良影響的發生,對促進護士職業發展,提升綜合素質,具有重大意義。防范和正確干預職業壓力是需要長期深入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閃應雪,低年資護士職業倦怠的調查及應對措施,中國實用神經病雜志2011,3(14):10-12
[2]楊培秀,護理人員職業倦怠感與生活質量相關性調查分析,齊魯護理雜志2016,2(22):65-66
[3]王欣鵑,低年資護士職業壓力的原因分析及對策,右江醫學2009,3(1):75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