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比較迅速,西醫文化也比較盛行,中醫藥被壓制了一段時間,但近年來,中醫藥已經開始受到人們的關注,這為中醫提供了機會。在中醫文化中,中藥制劑是最重要、最復雜的部分,因此,我國的中藥制劑也需要與時俱進,緊跟社會發展的步伐,進一步提高中藥制劑的療效。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藥物制劑新技術在中國中藥制劑現代化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的中藥制劑比較復雜,中藥制劑與新藥制劑的整合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國中醫學價值的不斷提高迅速推動了中國中藥制劑現代化的發展。因此,本文介紹了目前比較常見的幾種新藥制劑技術,并對其在中藥制劑現代化中的應用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藥物制劑新技術;中藥制劑現代化;應用研究
引言
中藥制劑是中國傳統醫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醫學的精髓,它含有多種中藥資源,并具有大量的臨床經驗和規范。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應根據人們的臨床疾病和癥狀不斷創新中藥制劑,實現中藥制劑的現代化。本文將討論藥物制劑技術的結合,分析中藥制劑現代化的特點和類別,希望對相關研究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
1常用藥物制劑新技術分析
中醫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5000多年來,中國眾多的中醫書籍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臨床經驗,中藥制劑是最重要的部分。醫學科技的不斷發展,中藥制劑也需要跟隨時代的腳步,進一步創新和改革,而藥物制劑新技術為中藥制劑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機遇。如果要進一步開發中藥制劑,必須結合新的藥物制劑技術,以促進中藥制劑的現代化,提高中藥制劑的功效。目前廣泛使用的藥物制備技術包括脂質體生產技術、固體分散技術、微膠囊技術、納米顆粒技術、透皮技術和薄膜包衣技術。
1.1固體分散技術
固體分散技術的目的是在難以溶解的水溶性材料中將一些固體藥物溶解,分子、微晶、微粒或無定形式的難溶性物質均勻分布,從而使藥物成為固體分散體。其中,固體分散技術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大大提高難溶性藥物的溶解度和溶出率,提高了藥物的吸收效果,藥物利用程度和生物利用度。
1.2微膠囊技術和微膠囊技術
微膠囊化和微膠囊技術這兩種技術的主要特征是一種藥材被封裝在另一種藥物分子的腔中,它是一種天然或合成的分子材料,用作膠囊,然后將液體藥物(膠囊)或固體包裹在一個微小的膠囊中,進一步加工成小膠囊,微膠囊技術在中藥的加工和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最重要的是微膠囊后面的膠囊可以大大減少對胃壁的刺激和損傷,微膠囊技術后藥物效果更好,藥物的有效成分可以更好的被吸收。
1.3脂質體技術
脂質體是一種人工膜,其在攪拌后能夠產生雙層球形脂質體和直徑為10-1000nm的超細顆粒。在20世紀60年代,脂質體被用作藥物的載體,將藥物包封在水相和膜相中,并控制它們的靶向,從而使它們的藥物富集在病變中。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脂質體的制備技術不斷發展,脂質體在體內無降解、無毒性、無免疫力,可大大提高藥物的治療效果,大大降低藥物的毒性,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
1.4聚合物納米粒子技術
聚合物納米粒子可以通過人工直接合成,或者可以通過單體聚合方法直接聚合。由于結構調整的特點,聚合物在我國中藥制劑研究中占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地位,大大改善了目前中國中藥制劑臨床治療的穩定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國中藥的利用率。
1.5持續釋放制劑
持續釋放制劑是指通過延遲藥物從特定劑型釋放的并提供更好治療效果的制劑,主要功能是在常用劑型中減少患者體內血液濃度的明顯波動,從而確保血液濃度可以保持在相對穩定的范圍內,這可以顯著提高藥物的安全性。如果藥物的半衰期相對較短,或者需要患者定期服用藥物,則可以認為是持續釋放制劑,從而有效地減少了給藥次數。
1.6透皮技術
透皮技術是指將皮膚用作藥物輸入和循環的入口,并發揮藥物的治療作用,這是傳統皮膚藥物概念的重大突破。透皮藥物制劑的優點是它們具有小的毒力,易于使用且沒有溢出,避免了肝臟的第一次通過,由于這些優點,近年來透皮技術逐漸成為中藥制劑研究的熱點。目前,中國將等離子體電滲技術、激光滲透技術、膜滲透技術等現代技術與透皮技術相結合,大大提高了中藥制劑在中國的治療效果。
2關于新藥制劑技術在中藥制劑現代化中的應用建議
藥物制劑新技術可參照西藥新劑型,研究中藥制劑的新劑型,加快新輔料研究,注重管理,實現中藥制劑現代化。
2.1利用西藥新劑型,研究中藥制劑的新劑型
隨著臨床醫學的不斷發展,藥物制劑的新技術正逐步創新,特別是西藥新劑型的頻率已經啟動,為現代臨床西醫研究活動創造了有利條件。在現代醫學發展的環境中,我們可以積極學習新的藥物制劑,研究中藥制劑的新劑型,在開發中藥制劑的同時,注重緩釋劑的研究,為中藥制劑的現代化創造了有利條件。
2.2加快新輔料的研究,注重生產質量管理
藥用輔料是中藥制劑的基本原料,在中藥機理研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涉及藥物的臨床治療應用效果和藥物的副作用。由于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個人不良習慣的影響,各種疾病的發病率顯著增加,有必要加快新輔料的研究,通過新輔料的開發和利用,現代的中藥制劑整體質量和生產技術水平將得到提高,為藥學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中國醫藥輔料生產部門較多,也會影響藥用輔料的生產質量,這與中藥制劑的臨床應用效果有關。針對上述問題,要全面提高監督管理水平,必須要加強中藥制劑的生產質量管理。在實際管理過程中,有必要在中國建立獨立的輔料研究生產基地,制定完善的質量管理標準,通過傳統的專業、規范、科學的生產技術,真正展示中藥制劑的臨床應用價值。
3 結束語
在中國傳承了數千年的中醫理論蘊含著許多智慧,這對中國現代醫學研究的發展和中醫藥技術的進步具有重要的影響。中藥制劑具有復雜的特征,為了適應中藥制劑的現代化,現代藥物制劑技術應與傳統方法相結合,通過參考西藥的新劑型,研究中藥制劑的新劑型,加快新輔料的研究,巧妙應用各種新技術,提升中藥制劑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林密真,張美敬,房盛楠,等 . 磷脂復合物技術與制劑新技術在中藥中聯合應用的研究進展 [J]. 中國藥房,2016,34(21):4864-4867.
[2] 付薔 . 色譜聯用技術在鑒定抗哮喘中藥制劑中非法添加化學藥物的應用 [J]. 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12(14):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