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對1例罕見的靜脈內平滑肌瘤病(右心房、下腔靜脈、盆腔靜脈)進行報道,并探討其臨床特點和圍手術期方法。靜脈內平滑肌瘤病在臨床上易被忽視,根治需依靠徹底手術。該病易復發,建議長期隨訪。
關鍵詞:靜脈內;平滑肌瘤病
靜脈內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是一種少見的、組織學上為良性但生物行為學上為惡性的腫瘤,以平滑肌細胞沿子宮和(或)子宮外靜脈內生長為特點,靜脈外淋巴管也可受累[1]",其中有10%~30%的腫瘤累及下腔靜脈、右心腔及肺動脈,成為心臟內平滑肌瘤病(intracardiac leiomyomatosis,ICL)[2]。該病臨床表現多樣,包括氣短、胸悶、下肢水腫、心悸、暈厥等,嚴重可出現猝死。臨床治療以手術為主,但最佳的手術方式仍不清楚,根據個體而異選擇一期手術還是二期手術。2018年3月,本院血管外科收治1例右心房、下腔靜脈、盆腔靜脈的靜脈內平滑肌瘤病患者,現將其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病例介紹
患者,女性,49歲。因體檢偶然發現下腔靜脈至右心房內有一占位性病變,磁共振提示右心房-下腔靜脈-右髂總靜脈-右髂內靜脈-右卵巢靜脈腫瘤性病變,累及右附件,影像學上符合血管平滑肌瘤病表現。經全院專家討論,一致認為需要手術治療。術前應準確而全面地評估腫瘤解剖結構、患者的心肺功能以及患者對手術的耐受性。患者于2018年3月在全麻插管下行“子宮及雙側附件切除術+體外循環下右心房及下腔靜脈內腫瘤切除術。術后積極預防性抗感染治療、止痛、加強活動等對癥治療。該患者無并發癥,康復出院。
2護理
2.1術前護理
2.1.1心理護理
為緩解患者的焦慮及恐懼:第一,應耐心為其講解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和預后,使患者正確的認識和對待疾病,積極配合治療;第二,手術團隊經驗豐富,已成功進行該類手術15例,均恢復良好[3]",讓患者對手術有信心;第三,可以聽一些音樂[4],如輕音樂或古典音樂,減輕患者焦慮及恐懼。
2.1.2術前絕對臥床休息
靜脈內平滑肌瘤突入子宮或盆腔的靜脈通道內,經髂靜脈或卵巢靜脈延伸、擴展至下腔靜脈和右心房,甚至經三尖瓣進入右心室、肺動脈,會造成嚴重的循環障礙而出現暈厥或猝死,因此具有潛在的致命性。因此指導患者絕對臥床休息,切勿屏氣、用力咳嗽等,以防術前出現意外。
2.1.3飲食護理
給予低鹽、高蛋白、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囑患者少量多餐,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增強體質,增加手術耐受性。
2.1.4術前常規準備
①協助患者完善術前相關檢查。②術前l d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③備皮。④術前晚給予灌腸清潔腸道.囑患者禁食12 h,禁飲4 h。
2.2術后護理
2.2.1一般護理
術后麻醉未醒予平臥位,呼吸機輔助呼吸,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心電監測:觀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變化。動脈壓的監測:橈動脈測壓,注意無菌操作,每日更換敷料,嚴密監測血壓變化。尿量的觀察:患者手術當天記每小時尿量,尿量應大于50ml/h,并監測腎功能,警惕急性腎損傷等發生。體溫的監測:每日6次,患者體溫高時積極降溫,如冰敷、酒精擦浴等。密切觀察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患者血鉀控制在4-5mmol/L,防止因電解質紊亂誘發心律失常。
2.2.2呼吸系統護理
該例患者手術當晚在鎮靜鎮痛維持下無躁動,次日晨停鎮靜鎮痛后患者神志清醒,開始呼吸機鍛煉,順利拔除氣管插管,改鼻導管吸氧。拔除氣管插管后,遵醫囑予TID霧化吸人,定時翻身拍背,加強氣道護理,有利于痰液咳出。本例患者未出現肺部感染情況。
2.2.3切口和引流管護理
保持切口清潔干燥,有滲出立即換藥,胸帶、腹帶加壓包扎。經常擠壓引流管,防止引流管扭曲、堵塞,保持心包、縱隔引流管及腹腔、盆腔引流管通暢,同時觀察引流液的色、質、量,如引流液每小時大于100ml,可能有活動性出血,應及時報告醫生。本例患者手術當日至次日晨7:00,心包、縱膈、盆、腹腔引流淡紅色液體705ml,總入量1892ml,總出量1815ml,其中,尿量1110ml。術后第三日拔除心包及縱膈引流管,術后第五日予拔除腹、盆腔引流管。
2.2.4疼痛護理
疼痛已被列為繼體溫、脈搏、呼吸、血壓之后的第五大生命體征[5]。解除術后疼痛已成為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6]。由于患者是胸腹聯合切口,范圍較大,引流管較多,疼痛明顯。本例采用自控鎮痛泵進行止痛,48小時后停用改口服止痛藥。
2.2.5術后早期活動
早期下床活動能促進傷口愈合,防止肺部感染并發癥,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術后第2天開始協助患者床邊活動,引流管拔除后在助行器輔助下小范圍活動。
2.3并發癥觀察及護理
2.3.1大出血
術后嚴密觀察引流液顏色、量及性質,該患者術后至次日晨心包、縱膈、盆、腹腔引流淡紅色液體665ml。術后第三日心包縱膈共引出85ml,拔除心包及縱膈引流管,術后第五日腹、盆腔引流管共引出80ml,予拔除腹、盆腔引流管。傷口愈合良好。
2.3.2感染
術后正確、合理使用抗生素,術中或術后患者身上插人各種管道,管道外敷料必須定時更換,保持干燥,輸入液體打開后要一次用完,用閉式輸液器和一次性注射器,可減少污染的機會。
2.3.3預防血栓
血栓形成是血管外科手術后常見并發癥,術后30d內,血栓發生率2%-7%[7]。血管手術后,組織和血管損傷是必然的,組織損傷后釋放凝血活素,血液呈高凝狀態,加上手術后患者長時間臥床,導致血流緩慢。構成了血栓形成的三要素[8]。術后引流量不多應盡早使用抗凝藥,本例患者第三天開始使用低分子肝素鈣抗凝,使用7天。同時強調早期下床活動。
2.4出院指導及隨訪
注意休息,加強營養及活動,保持心情愉快,定期門診復查。每三個月復查腹部超聲和行婦科三合診檢查,每年進行一次CT或MRI檢查,以盡早發現復發。患者術后半年及1年復查胸腹部CT未見復發。
3小結
患者手術期間,做好其心理護理及疼痛護理,加強圍手術期護理,預防術后并發癥;給予飲食、心理指導,做好出院宣教,以促進其健康恢復,并囑其定期復查。該病易復發,建議長期隨訪。
參考文獻:
[1]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H].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091.
[2]Castelli P,Caronno R,Piffaretti G,et al.Intravenous uterine leiomyomatosis with right heart extension: successful two-stage surgical removal[J].Annals of Vascular Surgery,2006,7:324-326.
[3]金畢,楊超。下腔靜脈內平滑肌瘤病的診治策略[J].臨床外科雜志,2013,21(5),338-339.
[4]Good M, Albert JM, Anderson GC,et al.Supplementing Relaxation and Music for Pain After Surgery[J].Nurs Res. 2010,59(4):259-269.
[5]姜安麗.新編護理學基礎[M].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249.
[6]劉明敏.外科術后疼痛護理新進展[J].護理研究,2008(s1):87—88.
[7]董國祥.實用血管外科學及護理學[M].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5:124-126.
[8]段志泉,張強.實用血管外科學[M].遼寧科學技術出社.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