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討在顱內動脈瘤介入治療中實施圍手術期護理干預的價值。方法: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為納入時間,納入來我院就診的22例顱內動脈瘤介入治療患者,依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各11例。對參照組行傳統護理干預,對實驗組行圍手術期護理干預。計算2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顱內動脈瘤介入治療患者的護理效果為90.91%(10/11)明顯高于參照組顱內動脈瘤介入治療患者的護理效果為45.45%(5/11),組間數據存在明顯差異性(p<0.05)。結論:在顱內動脈瘤介入治療中實施圍手術期護理干預,使患者的負性情緒得到改善,將治療信心予以提升,并積極的配合手術治療,將手術的效果予以提升。
關鍵詞:顱內動脈瘤;介入治療;圍手術期;護理干預
顱內動脈瘤主要因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造成,采取介入性栓塞治療,對其顱內動脈瘤損害較小,其恢復較快,其效果安全可靠,對于手術難度較大、身體狀況不佳、不能耐受的患者適用性較大[1]。術中可出現動脈瘤破裂情況,因此在治療中實施圍術期護理具有重要價值。
1.基線資料與方法
基線資料
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為納入時間,納入來我院就診的22例顱內動脈瘤介入治療患者,依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各11例。實驗組:男性8例,女性3例,年齡介于36歲至6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0.31±2.15)歲;參照組:男性7例,女性4例,年齡介于36歲至7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0.23±2.24)歲;以上數據經對比無明顯差異性(p>0.05)。
對所有患者均行CT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診斷,均確診為顱內動脈瘤。44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存在意識不清情況,其他患者意識均清晰。顱內動脈瘤直徑小于5mm的有16例,直徑在5mm~10mm之間的有15例,直徑在11mm~25mm之間的有13例。此組研究內容均得到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告知患者手術和護理內容,簽署同意書,對患者的隱私予以保護。
方法
介入治療:對患者予以全麻。對股動脈進行穿刺插管治療,行全腦血管造影,全面了解動脈瘤,經導向導管將微導管探針穿過,對頭部進行選擇,找出動脈瘤腔,將電解脫彈簧圈送至顱腔內實施栓塞治療[2]。
對參照組行傳統護理干預,對實驗組行圍手術期護理干預,主要包含:(1)術前干預:護理人員需熱情對待患者,將醫院相關制度和環境告知患者家屬,使患者在短時間適應醫院環境,將患者的不良心理癥狀予以減輕。如患者意識清晰,需將接入治療的重要性對患者進行講述,明確手術的重要性,將介入治療的成功率予以提升。在床邊放置床欄,避免患者發生墜床事件,可使用壓瘡氣墊,減輕壓瘡情況發生。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監測,了解患者的營養情況,予以適當的指導,將顱內壓升高的因素予以避免,幫助患者進行抗過敏、影像學、生化診斷等,術前不可飲水,使用抗生素避免感染發生[3]。(2)術后干預:將床頭調高,使顱內壓力降低,將腦水腫情況予以減輕。對側肢進行穿刺,避免出血情況發生。術后需保持臥床休息,避免彈簧圈出現移位情況。讓患者保持平臥位,防止出現誤吸情況。讓患者多飲水,注意營養攝入,使大便保持通暢。導尿管保持通暢、固定,尿道口每日清洗,并定期對其消毒。幫助患者翻身。術后需保持2天心電監護,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密切檢測,對患者的四肢活動、瞳孔、意識等予以注意,將造成顱內壓升高的因素予以降低,如出現顱內壓升高情況,需及時上報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治療。術后對穿刺部位進行按壓,時間為20~30分鐘,對穿刺部位進行密切觀察,是否存在腫脹、滲血情況,了解穿刺肢體的顏色、血流情況、溫度等[4]。穿刺加壓包不可過緊,防止出現皮下血腫情況。如患者臨床各指標明顯改善,可拔出導管,對患者的生命指標進行觀察。了解患者是否出現神經系統癥狀,如出現及時上報。對患者的大腦意識、四肢活動予以關注,防止使用抗凝藥物,出現出血情況。如患者存在大面腦梗死,需使用亞低溫療法治療,將耗氧量予以減少。告知患者出院后保持愉悅的心情和充足的睡眠,不可勞累,防止情緒出現波動情況,合理制定膳食計劃。
判定指標
計算2組患者的護理效果。
統計學分析
對涉及的所有資料進行綜合檢驗,檢驗軟件為SPSS 22.0,以()此形式顯示計量資料,以(%)率此形式顯示計數資料,并對應使用t和卡方計算,當p值小于0.05,證實資料間存在差異性。
2.結果
2.1 計算2組患者的護理效果
實驗組顱內動脈瘤介入治療患者的護理效果為90.91%(10/11)明顯高于參照組顱內動脈瘤介入治療患者的護理效果為45.45%(5/11),組間數據存在明顯差異性(p<0.05)。見表1。
3.討論
對顱內動脈瘤患者行介入治療,其治療風險和難度較大,因此對患者實施圍術期護理具有重要意義。對患者行綜合評估,并實施相應的護理干預,使患者的負性情緒予以減輕,將治療的信心提高,對患者行健康宣教,可將手術成功率和生活質量均予以提升[5]。
綜上所述,對顱內動脈瘤患者行介入治療的基礎上實施圍術期護理干預,使患者積極的配合治療,提高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潘紅蘭.淺談顱內動脈瘤介入術圍手術期及院后訪視的觀察與護理體會[J].醫藥前沿,2018,8(20):294-295.
[2]唐瓊華,馮霞飛.顱內動脈瘤介入栓塞術的圍手術期的護理[J].健康大視野,2018(13):248-249.
[3]孫志瑛,魏鳳梅,劉麗萍等.顱內動脈瘤介入栓塞術圍手術期護理體會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24):188.
[4]雷涵穎.顱內動脈瘤介入栓塞術治療蛛網膜下腔出血圍術期護理方法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47):136.
[5]馬睿,樊則蓮,張亞麗等.針對性護理干預對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顱內動脈瘤介入栓塞術的影響[J].醫學食療與健康,2019(5):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