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且分析臨床護理路徑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分配原則將患者劃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組患者50例。對照組給予傳統教育方式,觀察組根據臨床護理路徑實施健康教育,對比兩組患者對慢性心力衰竭有關知識的了解程度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對照組患者對慢性心力衰竭有關知識的了解程度以及護理滿意度都顯著低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觀察組住院費用和住院時間都顯著低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結論: 將臨床護理路徑應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獲得良好的療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值得在臨床領域大力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應用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是心絞痛,由于慢性心臟病以及心室負荷長時間偏重造成心肌收縮能力減弱而造成,一般可以將其劃分成三種類型,一是右心力衰竭,二是左心力衰竭,三是全心力衰竭,如果不能在第一時間采取有效的搶救措施,就會對生命安全產生影響。在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時,護理工作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本研究抽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研究,均給予臨床護理路徑,獲得顯著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分配原則將患者劃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組50例。對照組患者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齡25-81歲,平均年齡(50.34±1.28)歲;觀察組患者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齡19-72歲,平均年齡(53.17±1.56)歲[1]。比較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的護理管理方法是健康教育,結合患者的心功能情況對作息時間進行科學的安排,基于患者包含大量維生素、方便消化的食物,依照缺氧程度讓患者吸入氧氣,適當的調整氧流量,而且遵照醫囑引導患者服用藥物,對患者的不良反應以及藥物療效進行仔細地觀察。
觀察組患者結合進入醫院后的林窗戶護理路徑做出對應的護理,進入醫院時必須要認真填寫健康教育路徑表,讓責任護士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入院評估以及介紹,講述臨床護理路徑的各項內容和作用,讓主管醫生對患者進行入院評估,介紹所有檢查的重要性。[2]由責任護士做好患者住院期間的健康教育工作、對患者進行運動指導、用藥指導以及飲食指導。并且必須要結合住院時間對患者診治管理,比如:護理工作要點以及診療工作等等,在護理中在慢性心力衰竭臨床護理路徑單上清除標注患者已經完成的內容,而且從不同的側面科學評估患者的家庭情況以及病情變化等等,盡可能將各項護理策略都落實到位,以符合各項標準的護理要求[3]。對比兩組患者的住院天數、住院費用、對慢性心力衰竭有關知識的了解程度以及護理滿意度。
1.3臨床評價標準
患者出院前采用醫院自己設計的健康問卷調查表測試患者,總分值是100分,合格是等于大于85分。
1.4統計學方式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分析處理搜集的臨床數據,用率表示計數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分別進行t檢驗以及X2檢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有關知識的了解程度
對照組患者對慢性心力衰竭有關知識的了解程度是53(88.3%),護理滿意度是55(91.7%),都顯著低于觀察組56(93.3%)和58(9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
2.2對比兩組患者住院費用和住院時間
對照組住院費用是5773.48±517.57元,住院時間是12.48±5.27天,都顯著高于低于觀察組4677±515.23元和8.26±4.36天,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
3.討論
當前,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是慢性心力衰竭,其治療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患者病情惡化、減少患者致死率和改善患者預后。根據有關研究資料顯示,臨床護理路徑有利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診治工作的科學化和標準化,對幫助患者身體康復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與傳統的護理模式相比之下,臨床合力路徑是一種全新的護理模式,最早出現在美國,很多國家研究學者都已經證實臨床合力路徑可以顯著提升護理效果,減少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近年來,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人們的醫療消費觀已經出現很大的變化,對護理效果的要求日益提高[4]。并且當前我國醫患關系是較為緊張的,醫患矛盾始終存在,我國很多醫院為了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和緩解醫患矛盾,都普遍應用臨床護理路徑,而且獲得良好的效果。該護理模式具備標準性以及合理性的優勢,其可以在護理中使患者對疾病有更加深刻的認識,調動患者治療的主動性[5]。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對照組患者對慢性心力衰竭有關知識的了解程度以及護理滿意度都顯著低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觀察組住院費用和住院時間都顯著低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
綜上所述,針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可以減少患者的住院時間、提升床位的有效利用率,減少患者的住院費用,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潘群峰,聶明卿.臨床護理路徑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慢性病學雜志,2019,20(05):648-650.
[2]段晚容.臨床護理路徑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護理中應用價值分析[J].慢性病學雜志,2019,20(01):98-99+102.
[3]羅海英,崔明武.臨床護理路徑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山西醫藥雜志,2017,46(12):1507-1509.
[4]楊麗娜.護理路徑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臨床應用[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6,27(02):266-267.
[5]黃美琴.臨床護理路徑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2,16(36):4833-4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