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綜合護理在經鼻蝶垂體腺瘤切除手術后護理尿崩癥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1月神經科收治的58例經鼻蝶垂體腺瘤切除的患者作為分析對象。并隨機將其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均為29例患者,對照組護理的方式是常規護理,而觀察組是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添加了綜合護理,經過研究與分析對比兩組患者術后護理的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對于術后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的滿意度差異顯著(Plt;0.05)。結論:在經鼻蝶垂體腺瘤切除術后運用綜合護理,護理尿崩癥效果較為明顯,有利于縮短患者的利尿功能的恢復時間,提高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
關鍵詞:尿崩癥;經鼻蝶垂體腺瘤切除;綜合護理
現階段,我國有多種治療垂體腺瘤的方式,手術治療就是其中的一種,手術治療是一種快速治療的方式[1]。經鼻蝶垂體腺瘤切除的手術采用的是小型微創手術,患者在進行這種手術后會出現一些影響康復效果的并發癥狀。尿崩癥就是患者術后非常容易出現的一種并發癥狀,在術后出現這種癥狀的患者尿量會明顯的上升,隨著尿量的不斷增長患者會出現脫水的現象,嚴重一些還會導致患者死亡[2]。本次主要選取58例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經鼻蝶垂體腺瘤切除術后尿崩癥的綜合護理效果進行了分析,詳細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本次分析選取的58例患者,是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1月經鼻蝶垂體腺瘤切除術后出現尿崩癥的患者。將其平均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各29例患者,對照組:男15例。女14例,年齡27~68歲,平均年齡是(45.6±1.5)歲。觀察組:男13例。女16例,年齡26~67歲,平均年齡是(45.5±1.4)歲。另外這些患者患有垂體腺瘤的時間都是在2~12個月。兩組患者的實際情況并無較大差異,具有可比性。本次分析均獲得患者同意,已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對照組的常規護理方式是在患者手術后按照醫生的建議定期給患者進行口腔護理,常規檢測,康復引導。另外,綜合護理還會在患者術后對患者的生命體征精心密切關注,24小孩記錄患者的體液情況,當患者身體情況低于標準指標時為患者補充適當的體液,并向主治醫生匯報。護理的人員還會定期對患者的導尿管進行清潔與擠壓,保證患者的導尿管時刻保持干凈與順暢,防止出現感染與尿管堵塞的現象。而觀察組則是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了思想教育,引導患者多與其他患者交流,穩定患者的焦慮情緒。
1.3觀察指標
主要觀察倆組患者在術后的康復時間與服務滿意度。分析的方式是在患者出院的前一天采取無記名打分進行的,調查問卷形式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分,百分制,大于80分為滿意,80~60分之間為基本滿意,小于60分為不滿意,滿意率、基本滿意率為護理后的總滿意度[3]。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此次分析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是采用n(%)表示,計數資料則采用x2檢驗,兩組之間的差異(plt;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最終的護理滿意度是93.1%。由此可見,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lt;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如表1所示。
3.討論
尿崩癥是經鼻蝶垂體腺瘤切除手術后非常容易出現的一種癥狀。它主要是因為丘腦室旁核與視上核受損致使利尿激素的合成或分泌不足所出現的一種現象。術后出現這種現象的患者,臨床表現多為經常出現口渴、多尿、尿比重降低等等特征。尿崩癥的出現會嚴重影響患者術后的身體健康。因此經鼻蝶垂體腺瘤患者在術后應該選擇更加科學更加合理的護理方式。
通過本文分析可知,綜合護理還會根據患者的術后特點制定具有統一性、全面性、主動性的康復方案。另外,綜合護理的方式與常規護理方式相比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會更高,在護理期間溝通的頻率會高于常規護理方式溝通的頻率。與此同時,通過以上分析,我們還會發現觀察組綜合護理方式患者的康復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常規護理方式患者的康復時間(Plt;0.05),由此可見綜合護理的應用效果更理想[5]。
由此可知,在經鼻蝶垂體腺瘤切除手術后尿崩癥患者的護理期間運用綜合護理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患者尿崩癥嚴重的問題[4],還可以促進患者排尿功能盡快恢復,縮短患者的康復時間,提高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這種方式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袁航.高齡垂體腺瘤患者經鼻蝶竇切除術的圍手術期護理分析[J].老年醫學與保健,2019,25(1):125-128.
[2]高莉萍.圍術期綜合護理對垂體瘤經鼻蝶入路手術患者療效的影響[J].名醫,2018,13(6):121-121.
[3]經麗.內鏡下經鼻蝶入路垂體腺瘤切除術的護理配合[J].全科護理,2018,16(01):80-82.
[4]曹樺.1例經鼻-蝶入路垂體腺瘤切除術術后并發尿崩癥的護理體會[J].工企醫刊,2011,24(04):54-55.
[5]石荷葉,何平,蔣小華.經鼻蝶入路切除垂體腺瘤術后并發尿崩癥的護理[J].現代預防醫學,2007(01):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