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對抑郁障礙情緒及行為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7年10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50例抑郁患者為研究對象,并將其分為護理組與常規組,每組25例。比較兩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及精神癥狀評定量表(NOISE)評分。結果 實施CNP后,護理組HAMD評分低于常規組;護理組遲鈍、抑郁、激惹評分均低于常規組,個人整潔、社會能力、興趣愛好評分均高于常規組(P<0.05)。結論 精神科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可明顯改善患者抑郁狀態及行為障礙,促進患者恢復。
關鍵詞:精神科;臨床護理路徑;抑郁情緒;行為障礙
前言
抑郁障礙即抑郁癥,本病以顯著、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征,臨床表現為心情低落、行為抑制、思維遲鈍。就目前而言,臨床治療抑郁癥成效尚可,但部分由于治療周期長,容易對疾病治療失去信心,從而消極治療。研究指出,抑郁癥患者治療過程中輔以有效的護理,如臨床護理路徑(clinical nursig pathway,CNP)可改善預后效果[1]。為此,筆者選擇本院接收的50例抑郁患者為研究對象,將精神科CNP用于其中,意在分析其對患者情緒及行為產生的影響,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8月收治的50例抑郁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護理組(25例)、常規組(25例)。護理組有男15例,有女10例;年齡20-40歲,平均(30.52±5.87)歲;其中首發17例,復發8例。常規組有男16例,有女9例;年齡19-42歲,平均(31.69±5.77)歲;其中首發15例,復發10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選入標準:經臨床確診為抑郁癥;年齡≥18歲;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嚴重軀體疾病者、合并其他精神疾病者。本院倫理委員會同意開展本研究。
1.2方法
常規組實施常規護理:健康宣教、藥物指導、心理干預等。
護理組實施精神科CNP:①普及抑郁癥相關知識,醫師、護士制定CNP表,全面評估患者入院情況,采集基本信息,并詳細填寫護理量表;為患者安排安靜、衛生的病房,建立住院病歷。②責任護理嚴格依照CNP表格實施護理干預:依據患者病情實時調整護理方案,協助患者完成各項治療;監督患者按時用藥,鼓勵其多參與戶外娛樂活動;定期為患者進行病情分析,使其對自身病情進展有所了解;安排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心理干預方案遵循“一人一病一護理”的原則;建議患者多食用膳食纖維豐富、營養價值高的食物,以增強免疫力;對于抑郁癥狀嚴重者,密切注意其動向,并加強病房查房和巡視力度,防止意外發生。③出院前,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評估,為其制定針對性的心理計劃;叮囑患者按時按量服藥,定期復查,若有不適,應立即就診。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HAMD、NOISE量表。
HAMD評分標準:總分0-54分,<7分:正常;7-17分:可能存在抑郁癥;17-24分:存在抑郁癥;>24分:嚴重抑郁癥。
NOISE量表評分標準[2]:用以評價精神病患者行為障礙,包含遲鈍、抑郁、激惹、個人整潔、社會能力、興趣愛好6個方面,前三項評分越高,后三項評分越低,說明患者障礙越嚴重。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處理本研究統計數據,()表示計量資料,檢驗t值,P<0.05時數據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HAMD評分比較
實施精神科CNP前,兩組HAMD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護理組HAMD評分低于常規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NOISE量表評分比較
實施精神科CNP后,護理組遲鈍、抑郁、激惹三項評分低于常規組,個人整潔、社會能力、興趣愛好三項評分則高于常規組,且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抑郁癥具有發病率高、復發率高、自殺率高等特點,患者抑郁癥狀嚴重時,可出現幻覺、妄想,甚至產生自殺傾向,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影響較大,須及時治療。臨床學者研究指出,CNP的實施對于改善抑郁障礙患者的情緒及行為具有重要意義,此外,CNP還可提高臨床護理質量[3]。
CNP是一種特殊的護理模式,其以疾病類型為基礎,為患者制定并實施個體化、流程化、具體化的住院護理方案[4]。本研究數據顯示,實施CNP后,護理組HAMD評分低于常規組;護理組遲鈍、抑郁、激惹評分均低于常規組,個人整潔、社會能力、興趣愛好評分均高于常規組(P<0.05)。結果表明,與常規護理相比,CNP的實施更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緒及行為障礙癥狀,護理效果滿意。
綜上,精神科CNP的實施對抑郁障礙情緒及行為影響較大,其可明顯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及行為障礙,利于疾病恢復,促進患者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周曉麗.臨床護理路徑在躁狂抑郁癥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03):229-230.
[2]梁明芬,林軼峰,郝軍峰.臨床護理路徑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10):80-81.
[3]梁洪金,李明芳.臨床護理路徑在躁狂抑郁癥中的運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20):150-151.
[4]高班玲,孫碧梅,李俊娥.臨床護理路徑在精神科病人保護性約束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7,31(12):1522-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