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總結1例膀胱腫瘤術后傷口愈合不良患者的傷口護理過程及效果觀察。通過細致的傷口評估,及時發現傷口局部問題,并對傷口進行高滲鹽敷料填塞引流,銀離子敷料控制感染等局部處理,配合全身控制感染、加強營養支持、做好心理護理以及健康宣教等綜合治療護理措施,促進傷口的愈合,最終本例患者傷口恢復效果好,未出現相關并發癥。
關鍵詞:膀胱腫瘤;傷口愈合不良;護理
膀胱腫瘤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主要治療方法是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尿流改道術,膀胱全切回腸代膀胱術是治療膀胱癌最常見手術方式之一[1]。由于手術創面大, 疾病消耗大, 并發癥多, 易引起傷口延遲愈合,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治療費用?,F就本人處理的1例膀胱癌患者, 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腸代膀胱術, 術后因消耗、感染等因素導致傷口延遲愈合, 術后給予精心護理、抗感染等治療, 患者傷口逐步康復, 現將其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病例介紹
患者男,63歲,因右側輸尿管癌根治術后7年,發現膀胱腫物1周于2019年7月28日入院。患者于今7年前在我科診斷為右側輸尿管癌,予以行右側輸尿管癌根治術,術后規律復查未見明顯復發。1周前患者行膀胱鏡檢發現膀胱頸口新發軟組織,病理提示尿路上皮癌可能。今為進一步診治來我院就診,門診擬“膀胱腫瘤”收入院。自起病以來,病人精神狀態較好,食欲良好,睡眠良好,二便正常,體重無明顯變化。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于8月6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鏡下根治性膀胱癌切除+回腸輸出道手術,術程順利。留置盆腔引流管、新膀胱造瘺管、尿管固定通暢,術后切口旁引流量為180-50ml/天,回腸輸出道引流液2500-2800ml/天。8月12日,拔除盆腔引流管。8月20日患者出院,腹部傷口未愈,繼續到傷口造口門診換藥治療。
2護理
2.1護理評估
2.1.1全身評估身高165cm,體重53kg,BMI19.46kg/m2。接診時精神狀況可,生命體征正常,無發熱。患者感腹部傷口處稍疼痛,行走謹慎,既往無高血壓、糖尿病病史,最近一次實驗室檢查結果示:WBC8.41×109/L,超敏C反應蛋白36.69mg/L,血紅蛋白94g/L,白蛋白40.2g/L,凝血功能未見異常,出院后繼續口服抗生素抗感染治療。
2.1.2心理社會因素評估高中文化程度,對目前的疾病和傷口情況表示理解,愿意配合治療,依從性好。醫?;颊?,經濟情況較好,心理狀態焦慮,擔心傷口愈合不良,害怕換藥疼痛。
2.1.3傷口評估根治性膀胱癌切除術后20天,下腹部延期愈合傷口。切口下段傷口未愈合,大小1.5cm×3.3cm×0.5cm,11點到1點方向有潛行,12點鐘方向最深1.5cm,基底100%紅色,滲液為暗紅色,稍黏稠,潮濕,腥臭味,傷口邊緣整齊,上皮爬行,周圍皮膚直徑0.5cm紫紅色,皮溫正常。切口上端有一竇道傷口,深3cm,基底未顯露,滲液為暗紅色,血性,腥臭味,傷口邊緣整齊,周圍皮膚及皮溫正常。兩個傷口未相通,病人訴傷口疼痛, 用疼痛程度數字評估量表評分, 得3分(輕度)。
2.2傷口處理控制感染,管理滲液,促進肉芽組織生長是傷口處理的關鍵。詳細評估和檢查傷口情況后,先用Ⅲ型安爾碘消毒傷口及周圍皮膚后,使用0.9%NS再次清洗并拭水份,用銀離子藻酸鹽敷料敷料填塞切口下端傷口以抗菌、促進肉芽組織生長;上段竇道傷口則使用美鹽敷料填塞創腔以清創、抑菌、引流積液;外層用方紗覆蓋固定。第7次換藥時,竇道傷口已閉合,切口下段傷口范圍已縮小至0.5×1.8cm,常規清洗消毒后,使用免縫膠帶拉合傷口。
3結果
經過應用美鹽、德濕銀敷料清創引流、銀離子敷料抗菌控制感染,經處理16天,患者傷口明顯愈合,滲液量明顯減少,滲液量從潮濕轉變為濕潤,提高了傷口濕性愈合的最好環境,傷口局部感染反應明顯消退。滲液從暗紅色粘稠樣轉變為漿液性,異味消失;傷口的疼痛以及換藥時的疼痛逐步減輕,傷口最后達到愈合;患者精神狀態從起初的焦慮面容轉變為面帶笑容就診。
4討論
全膀胱切除手術是泌尿外科治療膀胱腫瘤常見手術方式, 為了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常需行腸管代膀胱, 尿流改道, 手術涉及泌尿系統及消化系統, 手術創傷大, 術后恢復慢, 手術相關死亡率達2%[4]。感染是切口裂開的最常見病因。切口感染常見的病原菌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MRSA) 、糞腸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及陰溝腸桿菌等。感染傷口遵循TIME原則處理,每次傷口換藥時對局部傷口的評估遵循ASSESSMENTS方法進行,根據傷口的全面評估,合理應用不同敷料于傷口不同愈合階段,根據敷料潮濕/濕潤度及時更換,以發揮濕性愈合的最大效果;抗菌敷料首選如銀離子敷料或局部使用美鹽,二級敷料為紗布和棉墊,根據切口外層敷料的浸濕情況決定更換次數,每日或隔日更換1次,對于外口狹小的切口宜選用剪裁后無碎屑且吸收滲液后不殘留于切口的傷口敷料作引流物,如美鹽、優拓、愛銀康等。
5小結
全膀胱切除手術是泌尿外科治療膀胱腫瘤常見手術方式, 但此種手術創傷大, 術后發生傷口感染的并發癥的可能性高, 因此, 對感染性傷口應正確評估患者全身及切口局部情況, 選擇合適的敷料, 給傷口提供一個良好的愈合環境 以促進傷口愈合,同時,關注病人心理狀態,減輕傷口疼痛,耐心者講解傷口的治療方法和效果, "取得患者的信任, 給予患者更多的心理支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在傷口治療過程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賈茜超.生理鹽水加用氯霉素粉在治療壓瘡中的療效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23):95.
[2]王功成,侯佩金,傅廣波,等.全膀胱切除術后切口裂開處理[J].海南醫學,2014,25(08),1186-1188.
[3]胡愛玲,鄭美春,李偉娟.現代傷口與腸造口臨床護理實踐[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8:90-91.
[4]朱紅娟,臨床護理路徑在膀胱癌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52(12):14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