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無保護助產護理在促進產婦自然分娩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我院婦產科接收分娩產婦246例作為研究對象,時間是2017年4月~2018年10月,分組時用隨機抽取法,對照組給予會陰保護助護理,研究組實施無保護助產護理,將兩組的分娩后疼痛程度、并發癥發生、護理滿意度情況加以比較。結果同對照組比,研究組產婦的VAS評分要更低,差異性明顯,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明顯更高,較之對照組差異性顯著(P<0.05)。結論產婦分娩時實施無保護助產護理,可減輕疼痛感、減少并發癥,有利于促進產婦自然分娩,提高臨床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無保護助產護理;會陰保護助產;自然分娩;應用效果
前言:近些年剖宮產分娩發生率呈不斷上升趨勢,雖可避免產婦遭受生產過程的痛苦,但對身體傷害較大,臨床上更提倡自然分娩,但是多數產婦在自然分娩時會出現會陰撕裂、撕切等損傷,承受著巨大生理上的疼痛感[1],同時心理上也會有較大的恐懼感,因此必須要尋找一種更合理適當的助產方式。無保護助產護理屬于一種新興助產技術,分娩期間助產士會用左手控制胎頭的分娩速度,減少會陰、胎頭壓力,從而使產婦的損傷程度、疼痛感減輕,效果明顯[2]。本研究在選取我院接收的分娩產婦后,實施無保護助產護理,探究臨床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研究時間:2017年4月~2018年10月,所選時間:我院婦產科收治的246例分娩產婦,分組方式:隨機數字表法,組數:2組(123例/組)。研究組:年齡22~36歲,平均(29.07±2.36)歲,孕周37~42周,平均(39.55±0.89)周,體重64~76kg,平均(70.08±2.04)kg;對照組:產婦年齡23~37歲,平均(30.06±2.34)歲,孕周38~41周,平均(39.53±0.57)周,體重65~77kg,平均(71.05±2.02)kg。將兩組的基本信息作對比,得出不具統計學差異的結論(P<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本組產婦分娩時應用會陰保護助產方式。產婦取仰臥位,床頭適當抬高,助產士于產婦右側站立,產程情況觀察,予以正確深呼吸指導、心理護理,抬頭顯露時助產士要注意保護產婦會陰處,適當調整抬頭,同時注意控制產婦分娩速度。胎兒露出雙肩后助產士移開其右手,對于需要實施會陰切開操作的產婦,待胎頭顯露約4cm時再進行。
研究組:實施無保護助產護理干預。觀察產婦產程,顯露胎頭后注意控制分娩速度,間歇時指導產婦用力、宮縮時指導產婦哈氣,如此反復,幫助其陰道擴張。胎兒分娩至雙頂徑時助產士要告知產婦盡量保持均勻用力,于宮縮間歇過程中緩慢分娩。待胎兒頭部完全分娩出后,助產士要立即對胎兒口腔、鼻腔中粘液擠凈,避免引起窒息,注意不可急于娩肩,下次宮縮時再操作。宮縮間歇過程中,助產士雙手托胎兒頭部,同時對產婦實施均勻用力指導,直至胎兒前肩娩出。前肩娩出后,雙手托胎頭,幫助其緩慢后肩娩出,娩出后囑咐產婦無需太用力,可在宮縮間歇時順勢緩慢娩出。
1.3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產婦分娩后疼痛程度、并發癥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情況。
疼痛程度判定[3]:用VAS(視覺模擬評分法)對產婦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分數值在0~10分,0分表示無疼痛感、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10分為重度疼痛。得分越高產婦的疼痛感越強烈。
1.4統計學方法
用SPSS24.0專用軟件統計、整理相關數據,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c2檢驗;()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P<0.05,數據間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性。
2.結果
2.1兩組的VAS評分比較
研究組產婦的VAS評分為(2.01±1.26)分,對照組是(4.98±1.47)分,明顯研究組評分更低,對比差異性顯著(P=0.001<0.05,t=17.013)。
2.2兩組的并發癥比較
研究組與對照組產婦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是3.26%、11.39%,相比之下研究組要更低,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2.3兩組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中有120例產婦對護理滿意、僅3例不滿意,滿意度是97.56%;對照組共108例表示滿意、15例不滿意,其滿意度為87.80%。研究組滿意度更高(P<0.05,c2=8.632)。
3.討論
近些年,我國有越來越多的產婦選擇剖宮產分娩,主要原因是恐懼自然分娩時所需承受的劇烈疼感,但剖宮產分娩會損傷產婦身體、增加分娩風險,臨床上更提倡自然陰道分娩。為了減輕自然分娩時產婦的生理疼痛感、消除或減少產婦對此種分娩方式的恐懼感,臨床上應選擇一種更合理有效的分娩助產方式。
產婦自然分娩期間,會受到出血、劇烈疼痛、會陰裂傷等不確定因素影響,傳統會陰保護助產會對產婦的分娩速度加以控制,適當降低分娩阻力,盡可能讓產程縮短。但是,在遇到需實施會陰側切處理的情況時,會在一定程度上對產婦的會陰部造成損傷,產婦疼痛感強烈,而且側切后若未得到合理有效護理服務,可能增加其切口感染的發生幾率[4];無保護助產護理屬于臨床上一種新型助產方式,分娩過程中助產士會對產婦妊娠后期會陰的良好伸展性充分利用,有效控制胎頭娩出速度,讓產婦盆底組織伸展功能得以充分發揮,擴大陰道口、增加會陰彈性,胎兒能夠自產道中以一種更自然的方式娩出,無需始終人為干預。助產士會始終觀察胎兒分娩情況,僅在胎頭分娩速度過快速的情況下才會予以適當壓力,以防會陰撕裂情況發生[5]。根據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實施無保護助產護理后,產婦的VAS評分明顯較傳統會陰保護助產護理者更低,且尿潴留、產后出血的并發癥發生率更低,護理滿意度更高,由此可說明無保護助產護理可使產婦會陰撕裂程度降低,很大程度上減輕其生理上的疼痛感,減少分娩后并發癥發生幾率,增加其對臨床護理的滿意程度,效果顯著,臨床應用價值高。但需注意,無保護助產護理模式對助產士具有較高的要求,既要具備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又要擁有豐富的接產經驗,能夠做到分娩過程中快速分析產婦實際情況,從而正確、有效分娩指導。
綜上所述,對分娩產婦實施無保護助產護理,能夠減輕產婦疼痛感、減少并發癥發生,有利于產婦及家屬護理滿意度的提高,有效促進自然分娩,值得被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宋銅銅. 無保護助產護理在促進初產婦自然分娩中的應用效果[J].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 2017,4(14):54-55.
[2]賈楨. 會陰無保護助產護理在初產婦中的運用效果[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17, 1(9):206-207.
[3]羅雪芹, 李恒. 無保護助產護理對初產婦自然分娩的促進價值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8):138-138.
[4]劉麗玲, 劉小蓉. 產科助產實施心理護理促進自然分娩中的效果分析[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8, 22(12):119-122.
[5]劉淑英. 無保護助產護理對促進自然分娩的效果觀察[J].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7, 28(S1):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