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且分析護理干預對老年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語言以及認知功能的影響。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老年輕度認知障礙患者,根據隨機分配原則,將患者劃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組45例。對照組實施安全護理和飲食護理等等常規護理,觀察組在給予常規護理的同時實施記憶力訓練、語言功能訓練以及情感溝通等等護理干預。結果: 觀察組日常生活能力、語言以及認知功能有顯著的改善,有些吞咽苦難的患者可以自己進食,有些失語患者已經恢復語言功能,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結論: 對老年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給予護理干預,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語言能力,而且延遲患者發生老年癡呆的時間,大大提升患者生存水平,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老年輕度認知障礙;護理干預;影響
老年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是介于癡呆和正常衰老之間的一種認知功能缺損狀態,老年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屬于老年性癡呆的高危人群。結合有關研究資料顯示,每年大概有12%的老年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都轉變成癡呆患者,這樣不僅加大患者和家人的壓力,而且對社會有不利的影響。至今,對于癡呆癥而言,全球各地研究學者都沒有提出有效的治療方法。近年來,伴隨著人口老量化的日益嚴重化,老年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發病幾率不斷升高,所以確定老年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因素,有效控制危險因素,早期干預老年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階段具有現實的意義。本研究分析了我國90例老年輕度認知障礙患者,分析護理干預對其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老年輕度認知障礙患者,根據隨機分配原則,將患者劃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組45例。納入標準:全部患者都確診是認知障礙,而且是輕度患者;沒有出現其他的嚴重疾病,可以接受護理以及治療;精神狀態無異常,不會對護理效果觀察人員造成影響;排除標準:排除癌癥或者心臟肝腎嚴重疾病的患者;排除不是自愿參與研究的患者;排除身體健康狀況較差,不能完成各個護理流程的患者[1]。對照組男性19例,女性26例,年齡55-74歲,平均年齡(76.4±1.9)歲;觀察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齡53-81歲,平均年齡(75.3±2.1)歲。對比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安全護理以及飲食護理等等。
1.2.2觀察組
在給予常規護理的同時實施護理干預策略,內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記憶力訓練。每天都必須要有意識的使患者記住某個數字或者某樣東西,多次強化。第二,注意力訓練。在一串數字中讓患者將某個數字刪除或者某句話中的某個漢字刪除,每次15分鐘,每天都要訓練一次[2]。第三,定向力訓練。鼓勵患者記時鐘,推算時間,對家長的照片進行正確辨認,講出家屬的性別以及家屬之間的關系,每次訓練控制在15分鐘,每天一次。第四,情感關心。家人給予患者情感上的溝通,結合患者的個人興趣愛好,回憶一些患者以前開心的事,每天兩次,每次三十分鐘[3]。第五,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在臨床護理中是最關鍵的。護理人員需要與患者家屬多溝通,告知需要注意的事項。特別是在交流中要耐心聽取患者及其家屬的想法,防止存在不依從的現象。第五,開展娛樂休閑現活動[4]。護理人員可以積極開展有意義的娛樂休閑活動,比如:唱歌以及表演等等,這樣可以增強患者的語言能力、消除患者緊張的情緒,建立患者自信心,每個星期一和星期三上午,護理人員可以帶領患者聯系毛筆字,對于一些優秀的作品,可以將其懸掛在大廳的墻上展示,而且給予患者適當的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對于參加合唱的患者來說,可以要求其從看著歌詞唱到熟記歌詞唱,每次唱歌時間是一個半小時,堅持半年。
1.3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護理中的生活水平,本次研究采用qol評估表評價。
1.4統計學分析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分析處理搜集的數據,用率表示計數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分別進行t檢驗和X2檢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
2.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和干預后的生活質量,對照組qol評分(56.28±12.36)顯著低于觀察組(67.19±14.5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
3.討論
伴隨著人們年齡的不斷增長,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已經逐漸成為一種經常見到的并發癥。認知功能障礙的存在,容易影響老年人的生活水平。特別是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情況普遍存在,這樣都會降低老年人的生活水平,而且容易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所以對其給予適當的護理是有必要的[5]。就該類型患者來講,護理干預可以獲得理想的效果。通過給予護理干預可以科學處理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在發病中的情況以及特征,所以其臨床效果較為顯著。經過長期研究護理干預,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確保其安全性。并且本研究結果表明 觀察組日常生活能力、語言以及認知功能有顯著的改善,有些吞咽苦難的患者可以自己進食,有些失語患者已經恢復語言功能,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
綜上所述,針對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采取護理干預,其效果遠遠大于常規護理,可以使其生活質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幫助患者盡快康復,所以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胡燕芳.認知護理干預對腦梗死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2019,9(11):78-80+142.
[2]樊海霞,楊曉瑩.試論護理干預對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老年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91):294+298.
[3]李彩霞,李金女,陳錦秀.連續護理干預對老年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認知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92):222+224.
[4]郭延萍,陳建新.護理干預對輕度認知功能損害老年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02):169-171.
[5]邵璟.早期家庭護理干預對老年癡呆患者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J].實用醫學雜志,2012,28(21):3654-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