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癲癇患者在藥物治療中并發了一些負面情緒,嚴重影響了其生活質量。而心理護理干預在癲癇病人緩解病人負性情緒,早日康復,重返社會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來心理護理干預在癲癇并發負性情緒患者中應用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為癲癇負性情緒患者的心理護理方面提供借鑒。
關鍵詞:心理護理干預;癲癇;負性情緒;應用
癲癇是腦神經元異常放電而引起的一種突發性、長期性、反復性的短暫腦功能失調綜合癥【1】,治療中患者心理防線日益崩塌,出現焦慮、抑郁、自卑等負性情緒,而現代醫學不只關注疾病,更重視患者的心境、社會支持系統和生活質量的提高【2】。因此,應重視心理護理干預,使患者以健康的心理狀態接受治療,提高療效。
1 癲癇患者主要負性情緒及產生原因
害怕病情不會好轉、憂心癲癇是否會遺傳、病情的反復發作、家庭經濟負擔加重等,都使病人心情抑郁,情緒低落,甚至輕生。
癲癇發作時突然跌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雙眼上翻,發作時間長短不一,使患者逐漸形成了病態心理,萌生了羞恥感、自卑感;另外,這讓周圍人感到害怕,不自覺把患者當成“特殊保護對象”,自覺受到“歧視”,自卑感更明顯。
患者感到在生活、學習各方面都受到區別對待,不是“正常人”,不敢也不愿像其他健康人一樣參加活動,越來越內向、冷漠,常一個人待著,孤獨感更突出。
根據Hackett研究發現【3】,害怕失去社會和家庭的支持、患者的心理不成熟、對疾病的錯誤認識等是患者負性情緒的主要原因。
2 心理護理干預的重要意義
據現代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所述,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不但與生物因素有關,而且和社會、心理因素密不可分【4】。有負性情緒的癲癇患者對治療存在抵觸心理,使治療的難度大大增加,藥物聯合心理護理能有效改變患者的負性情緒,提高治療效率。
有研究表明【5】,在用藥同時進行針對性心理干預可有效降低癲癇患者的發病次數,減輕抑郁程度,使患者的心理壓力緩解,能逐漸正視自己的缺陷,正確認識自己的病情。
生活質量即個體在心理和物質生活條件及社會功能等各方面的客觀狀態和主觀感受,能系統全面評價群體和(或)個體的生理、心理及社會功能狀態【6】。有資料顯示,除關注癲癇的發作外,多重視患者自身的生活質量等外在因素,并且認知功能及是否伴有抑郁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有直接影響【7】。
3 心理護理干預的應用
耐心向病人和家屬說明有關癲癇的知識,如癲癇發病的致病因素、常見癥狀、預防知識及急救措施【8】;告知病情的變化情況、治療方法、護理目的和注意事項,使患者和家屬能夠正確認識病情,不必因為疾病的突發、頻發而手足無措,使雙方都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護士要多和患者和家屬間的溝通,以最輕松的狀態全面了解病人近期的心理狀態、心理需求、社會支持系統狀況等,針對患者的心理特點,制定個體化的心理護理干預計劃。
安排專業的心理醫生給患者定期進行心理疏導,采取正確的應對負性情緒的措施。
對患者進行心理暗示、給病人講治療成功的案例、觀看增強信心的相關宣傳片等,讓患者緩解因疾病所致的負性情緒,感受到來自他人的溫暖、理解和尊重,逐漸以積極心態正面戰勝消極心態,實現心理康復、實現疾病康復。
鼓勵并帶領病人參加合適的活動,轉移病人對疾病的注意力【9】。有資料表明,增強家屬對患者疾病的認識,有助于患者得到更多的支持,尤其是在患者出院后,家屬就是最主要的照顧者。
4 心理護理干預的研究進展分析
通過對多篇文獻的分析,筆者發現經過周期性的心理護理干預后,患者的總依賴率降低,自我獨立能力增強;尤其長期治療和反復發作的負性情緒有效減輕,使患者正確認識自身疾病和接受治療的重要性,對于戰勝疾病,早日康復,早日回歸社會具有重要作用。
對于心理護理干預在癲癇并發負性情緒患者中應用的進一步發展,筆者認為我們還需多結合臨床案例,不斷發展和探索創新心理護理干預的具體方法,按照護理相關理論分析和滿足患者的需要,給病人做好健康教育,解除和減輕心理負擔,醫護人員和家屬,需要持續關注患者心理狀況,加強心理護理,努力保持病人心理健康。
參考文獻:
[1]錢旭萍.持續性靜脈泵入咪達唑侖治療小兒癲癇持續狀態73例的護理干預體會[J].中國藥業,2013,22(11):63-64.
[2]王海燕,杜曉莉,文雯,何蘇.癲癇患者焦慮抑郁負性情緒對患者心境、社會交往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5,42(05):128-131.
[3]Hackett ML, Glozier NS, Martiniuk AL, et al, Anderson CS:Sydney epi-lepsy incidence study to measure illness consequences:the SESIMICobservational epilepsy study protocol[J].BMC Neurol, 2011, 11:3.
[4]李少霞,徐靜,林金玲.小兒癲癇社區家庭護理的現狀[J].現代臨床護理,2008(10):55-57.
[5]章博.心理護理干預在癲癇并發抑郁患者中應用的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02):247-248.
[6]歐陽玲.手術治療兒童難治性癲癇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8(04):340-341.
[7]袁蓓,韓喆,王強.對癲癇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3,34(06):632-634.
[8]陳琳琳,李亞楠,鄭園園.心理護理干預在癲癇并發抑郁患者中應用的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2):236-237.
[9]丘美瓊.心理護理干預對癲癇并發抑郁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87):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