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對創傷性肩袖損傷患者術后實施分階段康復鍛煉,探究對肩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針對于我院實施創傷性肩袖損傷術治療的68例患者開展研究,分組原則選擇計算機表法,處理得出對照組與康復組,每組納入34例,對照組實施常規康復鍛煉,康復組實施分階段康復鍛煉,比較兩組關節功能評分。結果:康復組肩關節功能評分均體現更優,P<0.05。結論:在創傷性肩袖損傷術后對患者開展分階段康復鍛煉,可提升關節功能恢復的效果。
關鍵詞:分階段;康復鍛煉;創傷性肩袖損傷術;肩關節功能
肩關節是機體組成的重要部分,而肩袖主要是指岡上、下肌、小圓幾等肩部周圍組織形成袖套狀結構,主要起到穩定肩部作用。而肩袖損傷是創傷常見類型中的一種,通常在體育運動、過重勞力工作時容易發生,因此,主要發生于青壯年人群中。當肩袖出現損傷時,患者的肩膀運動受到限制,同時容易引發出現并發癥,出現肩部不良預后。因此,積極探尋康復措施,提升患者康復效果是臨床工作中的一項重點內容。如下報告主要體現針對我院患者進行的關于分階段康復鍛煉的效果研究,并為臨床提供有價值的研究結論。
1.資料與方法
1.1基線資料
本次研究針對于我院實施創傷性肩袖損傷術治療的68例患者開展,并在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開展比較式研究,分組原則選擇計算機表法,處理得出對照組與康復組,每組平均納入34例。康復組男:女=25:9,年齡分布24~64歲,平均(40.15±4.36)歲。對照組男:女=24:10,年齡分布23~65歲,平均(40.62±3.67)歲。組間資料檢驗,確定最終結果為P>0.05。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康復鍛煉,即手術完成24小時后直至2個月內,讓患者對可調式肩關節外展包進行常規佩戴,康復過程中,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逐漸增加肩關節制動鍛煉的強度,確定肩關節穩定性良好后,開始進行肩部外展式擺動。當麻醉表現褪去,患處逐漸恢復知覺,此時開始對患者進行肘關節伸展、彎曲運動,做前后、左右擺動,畫圓圈等鍛煉,以此增強肩部周圍肌肉組織的收縮力,以患者不感到勞累為運動適合強度,每日3~4次。從第9周開始,對患者進行為期8周的肩關節康復訓練,即讓患者進行50次肩關節前屈、外旋鍛煉,每日1次[1]。
康復組實施分階段康復鍛煉。(1)第一階段(1天~8周)。讓患者對可調式肩關節外展包進行常規佩戴,以此對肩關節實施制動,待5~10min后,當肩部恢復知覺后,對其進行肩關節功能鍛煉。在醫護人員的幫助下,患者開始對肩膀進行外旋、伸拉等動作,注意力度、速度合適,肩膀牽拉、手臂前屈角度分別至140°、40°,每日訓練2~3次,控制每次訓練時間為25min左右。(2)第二階段(9~12周)。根據醫囑調節患者外展包角度,在保證患者無痛感的前提下,由醫護人員幫助患者進行被動懸鏈,或者爬樓梯、肩梯等非抗阻力化主動鍛煉,借助他力對患肢進行活動,每日訓練2~3次,控制每次訓練時間為15min。(3)第三階段(13~16周)。此階段為強化階段,在此期間,增加對肩胛部進行回收、壓緊等肌肉力量強度鍛煉,每天運動1次,每次訓練4組左右,每組15~20下。在進行訓練時,分為兩種,一種是閉式鍛煉(15min/次),即患者取直坐位,單純借助肩部力量外展雙肘并,運動以勻速進行。另一種是開式鍛煉(20min/次),多形式側舉,肩部為首先發力點,工具移動要借助手臂。
1.3觀察指標
在接受康復鍛煉16周后,依據Constant—Murley評分表評價兩組肩功能恢復情況,其中包括疼痛、日常生活能力、肢體活動度、肌力,總分分別為15分、20分、40分、25分,問卷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代表恢復情況越好[2]。
1.4統計方法
軟件版本SPSS17.0,選擇t檢驗,結果顯示為(),若結果體現P<0.05,證明存在統計價值。
2.結果
如表1,康復組治療后的結果優于鍛煉前(t2、P2)、對照組(t1、P1),差異可見統計價值(P<0.05)。
3.討論
在生理解剖結構上來看,肩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穩定性較低,若受到較大牽拉力影響,極容易造成肩袖損傷。在傳統的術后康復鍛煉中,主要是通過對傷處采取制動措施,使關節處逐漸愈合,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證明,這種方式讓患者長期的維持特定姿勢感到疲乏,同時也影響患處對于營養物質的吸收以及血液循環情況,康復效果并不理想。而在分階段康復鍛煉中,將傳統的康復鍛煉內容分為3個階段進行,訓練過程中秉承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對于軟組織代謝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保證患處得到充足的營養,更有利于患者肩關節功能恢復[3]。
綜上所述,在創傷性肩袖損傷術對患者實施分階段康復鍛煉,對于促進肩關節功能恢復更有利。
參考文獻:
[1]朱鳳濤. 康復訓練對運動性肩袖損傷微創術后患者肩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8(2):117-118.
[2]劉立明, 張倩. 觀察肩胛胸壁關節運動訓練治療肩袖損傷術后肩關節功能障礙的療效[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7, 8(5):51-52.
[3]劉繼娟, 鄭杰. 快速康復理念用于肩袖損傷圍術期護理和術后功能恢復中對患者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生, 2017, 55(5):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