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
摘 要 經濟的發展,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煤礦企業是保障我國工業日常生產以及人民日常生產和生活得以順利進行和延續的重要能源企業之一。近幾年國家對傳統能源行業,特別是煤炭行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不斷增強,由此在煤炭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優化過程中產生了新的機遇與挑戰。煤炭企業為保持健康、高速的發展所面臨的首要問題轉變為如何優化和創新其經營管理機制。特別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凸顯出煤炭行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以適應新的市場競爭環境。本文就新形勢下的煤礦經營管理展開探討。
關鍵詞 煤礦 經營管理 機制優化
一、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以及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各個行業之間的聯系和競爭與日俱增,煤礦企業也是除此。在這樣的時代背景和社會背景下,煤礦企業傳統的經營和管理模式已經不適合當代煤礦企業的發展需求,因此要想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礦企業的競爭力,使得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得一席之地,就必須要轉變其經營和管理模式,如此,才能夠保證煤礦企業可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二、現階段我國煤炭企業面臨的形勢以及時代要求
我國煤炭技術的發展日益提升,煤炭產量隨之增大,但今年來隨著新型綠色能源的發展和環境保護的意識增強,煤炭實際需求量不增反降。在嚴峻的行業形勢下,我國的煤炭企業也需要緊跟時代步伐形成新的要求。
(一)不斷地挖掘煤炭企業的經營管理潛力
造成我國煤炭企業經營管理方式僵化陳舊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煤炭企業仍在沿用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經營管理體系,而這已經完全不適應現在的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在不斷變化、增多的內外形勢的影響下,煤炭價格走勢起伏不定,并不明朗,產成了實際價值與增支因素之間的矛盾。解決這類矛盾的主要方式是要煤炭企業不斷挖掘自身經營管理潛力,改變現有經營管理理念,深化改革經營管理方式。
(二)大力拓展經營范圍
煤炭企業應改變傳統營銷模式,逐步推進營銷模式的多樣化,積極拓展業務種類渠道,并試點多樣性經營管理模式。現階段的煤炭企業可以探索將業務發展到建筑、運銷等經營體系,也可以嘗試運輸機構獨立化的發展模式。
(三)有效的強化煤炭企業的經營管理力度
為應變挑戰,多數煤炭企業通過兼并重組、調整制度、生產方式等方式進行調整,但忽視了經營管理水平這一本質問題,導致煤炭企業內部的管理水平依然低下。實踐證明,煤炭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與企業的機制建設、外部環境沒有必然關系。值得注意的是,國家層面的政策性保護措施和虧損補貼也逐漸取消,因此,煤炭企業更應該重視企業自身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煤炭企業如何優化經營管理機制
(一)營造全新的企業經營文化
要想營造全新的企業文化,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對經營理念進行適當調整,把生產經營工作還原至企業的本質屬性上。產品生產和成本間的矛盾是煤炭企業的基礎矛盾,根據當前煤礦產業的實際發展情況來看,對成本進行合理控制是促使其進一步發展的必然路徑。針對煤礦企業而言,其盡管經歷了很多發展階段,不過受到傳統經營理念的影響也相對比較深,大多數煤礦企業認為成本管理僅是相關管理人員的工作,因為自身需要承擔生產任務,則把重心放于生產和安全控制方面,而忽略了經營管理方面,成本控制意識十分薄弱。基于此,煤礦生產企業必須有一個正確認知,企業內部全體員工均需要承擔生產和經營兩個方面的重要責任。其具體實施方法應當與去產能的實質內涵相結合,在企業內部將一個全新的企業文化加以樹立,而針對此種文化的核心內涵,則應當是加強各個生產和經營環節對成本控制的重視程度,其重點應當為實際生產量和市場需求之間的關系。通過這一文化在企業內部的逐漸深化,促進各個環節以及全體員工均可以真正意識到自身需要承擔企業管理的重任,從而逐漸形成一個全體員工共同管理的企業文化。
(二)提高經營管理理念
我國煤炭企業形成僵化的計劃經濟經營管理理念的主要原因是煤炭企業長期處于國家的統一管控和規劃。能源行業發展的指揮棒握在國家手中,單純對企業發展而言,其影響并不明顯,但這種被動、落后的經營管理理念已經完全和市場發展脫節。特別是在這一理念基礎上發展的成本管理措施、投資項目分析也都會使得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煤炭企業要洞悉行業發展變化,構建現代化經營管理理念體系,擺脫傳統觀念的枷鎖,為企業經營管理理念注入新的血液。
(三)明確經營目標
首先,企業的領導人員和管理層要明確其經營和管理的目標是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并制定完善的目標管理體系,促進企業的所有活動都圍繞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這一目標來開展;其次是要關注到煤礦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的各個階段,制定與經濟效益密切相關的指標;再次要在明確了企業目標之后,對企業各個部門的職責進行一定的劃分,并由相關的管理部門對其進行監管和調控;最后則是要通過綜合經營,將生產、經營和管理過程中的各個分目標結合起來形成總目標來進行考核和評價,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效益目標調控體系。
(四)完善企業經營管理體系
市場環境的發展瞬息萬變,煤炭行業市場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對煤炭企業的構建完善的經營管理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不僅要在財務管理體系、績效考評體系、成本核算體系、物流體系等方面做出改善,也應加大經營管理相關的技術人才引進力度。技術性人才是完善經營管理體系和全面經營管理機構建立的基礎。多數企業往往關注于煤炭開采、銷售、儲存方面人才庫的建立,忽略了符合企業真正需求的掌握現代經營管理技術型人才,而這類人才恰恰能有效提升企業建設和發展,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五)創新企業管理形式,提高管理水平
煤礦企業想要得到進一步發展,那么就一定要對管理形式進行創新,而在具體實行過程中,則需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應當建立全員創新平臺,以此讓企業分層次、分專業開展創新活動,將所有職工的潛能激發出來,從而為企業生產成本的控制提供有效支持。其二,在經營上的創新,應當始終堅持把經濟效益作為重心,經過標準化的安全生產與精細化的經營管理,讓成本預算與指標考核的融合得以真正實現,進而通過對管理的不斷優化,有效提高企業經營與管控的實際能力。其三,企業應當開展相應的科研工作,明確科研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企業在生產和經營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可以得到有效解決,以此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其四,企業應當圍繞具體的生產和經營,堅持把創新和實用進行有機結合,從運用新型的技術、工藝及其材料等各個方面入手,進一步優化煤炭開采工藝,以降低資源的損耗。
(六)裝備保障機制
煤炭企業要完善裝備保障機制,落實安全意識,作出嚴格要求。補充和完善安全裝備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工作:首先,落實設計要求和規范,礦井安全設施必須符合國家設計標準規范,必須通過嚴格審批后才能使用;其次,落實施工要求,安全設施應根據標準作業制度進行施工,施工完成后的驗收需要嚴格執行;再次,落實組織制度,企業法人應統籌人員和物資,對安全設施建設順利開展鋪平道路;最后,落實資金和物資管理,安全設施的建設需要設置專項資金,保障安全基礎設施保質保量地完成,專項資金不能隨意挪用。
四、結語
煤礦生產企業想要得到長期穩定發展,那么就一定要在生產的整個過程中全面貫穿科學和創新管理,經過積極的創新務實與管理,在最大程度上理解行業的實際發展趨勢和國家的相關政策。同時,還需對企業自身潛力進行深入挖掘,把市場作為導向、提高效益提升作為主要目的,以推動煤礦生產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作者單位為陜西陜北礦業韓家灣煤炭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劉軍力.論國有大型煤炭企業經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商業,2017(7):53-56.
[2] 王楊,劉德才,王則行,胡成忠.如何加強煤炭企業經營管理工作淺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2015(1).
[3] 黃瓊.加強煤炭企業經營管理的新思路[J].北方經濟,2016(2):46-47.
[4] 周道義.去產能形勢下煤礦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J].科技經濟導刊,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