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江
【摘要】針對中醫特色康復醫學教學進行分析,從四個方面探討如何進行中醫特色康復醫學教學的改革,主要為課程體系改革、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改革、考核機制改革。
【關鍵詞】中醫特色康復醫學 教學改革 課程體系 教學內容
【中圖分類號】R4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037-01
新時期背景下,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加上疾病譜發生變化,老齡化愈加嚴重,人們對于健康的要求逐漸提高。中醫康復醫學不但能夠治療疾病,同時能起到養生的作用。但是中醫特色康復教學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影響該學科的發展。
1.課程體系改革
建設科學可行課程體系,對于培養目標的落實是一個核心環節。首先對原有教學計劃以及大綱進行全面性調整。將對知識結構的調整當成突破口,然后以教學目標為核心,針對當前所使用的教學計劃重新優化與組合,并且進行科學設置,對一部分課程進行更新和調整,強化對中西醫康復理論的教學,從中找出重點,注重實踐教學,將社會對中醫康復治療人才的需求為導向,特別要注重的是對人員能力的訓練以及綜合素質的培養。
對于專業基礎課程而言,需要進一步提升其系統性,重視將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加強現代中醫學和現代醫學在理論以及實踐學習之間相互交融和互補,深入分析臨床醫學和康復醫學之間存在的辯證關系。對于臨床課程而言,需要特別重視整體觀和辯證觀的臨床應用,對中西醫康復治療技術進行嚴格訓練。
2.教學內容改革
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進一步優化,對于課程當中單純的康復理論知識進行適當刪減,然后適當增加學生和教師互動的環節。此外,還需要適當增加典型簡單病理討論內容,對于學生臨床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大力培養。增設康復實踐的具體操作過程,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相關圖片、影像資料等,通過這種方式促使學生學習興趣被激發。
對實踐課程進行進一步優化,康復醫學屬于一項具有較強實踐性的學科,實踐教學在整個教學體系當中,屬于極為重要的環節。這種情況下,盡可能的對大班生進行分組,每5-6名學生交給一名教師帶教,從而為實踐課程效果提供保障。為學生留夠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練習,從中發現問題,然后對這些問題進行及時解決。對課本上的理論內容滲透到實踐中去,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及時解決,爭取對這些知識進行更深一步的理解,適當對病例進行討論,促使學生充分理解臨床康復方面的所有流程和工作方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見習機會,促使學生能夠多到醫院實踐參觀學習,對學生操作技能進行大力培養,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教學方法改革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需要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做出適當改革和改進,這樣做可以提升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倡“討論式教學”、“互動式教學”、“形象式教學”、“案例式教學”等教學方法。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盡可能通過啟發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啟發,同時將理論知識引入其中。充分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可以在課堂上充分應用信息網絡技術,為學生直觀展示相關知識,教師注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此外,也可以借助網絡技術結合教學需求建立教學網站,將其作為師生互動的平臺,為學生制作多媒體課件或者網絡課件、教學大綱等,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特點,對學習和復習內容以及方式進行自主選擇。讓學生對教師講授的內容有一個較為形象生動的理解,同時也可以有效彌補當前試驗條件不足、課時較少等問題。
4.考核機制改革
對考核機制進行改革過程中,要重點突出培養目標。不能單純將期末考試閉卷成績作為考核標準,而是將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高度重視并突出對學生能力的考核,考核機制上,可以通過口試、筆試和實踐操作考試等相結合。對學生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進行綜合,為學生提供綜合評價。具體操作考試過程中,需要注重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同時考察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操作動手能力等。在進行筆試考試過程中,教師從題庫中選取難易適中的題目,將實踐和理論知識相結合,不能出現人為命題過于隨意以及片面的現象出現,促使考核機制足夠規范化。
5.結束語
在我國,康復醫學專業教育起步較晚,因此在各個方面的條件還不是十分完善,因此需要對教學進行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教師提升自身知識儲備,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作為導向,培養出高水平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曹震宇,王尊,錢佳佳,等.應用“工作坊”教學模式于中醫院校康復實踐教學的探究[J].繼續醫學教育,2018(8):19-21.
[2]江海艷.關于如何建立中醫康復治療學優秀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5(8):28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