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江
摘 要 隨著國家不斷深化改革,國有企業近年來了也開展了一系列的深化改革措施。國有企業在實際發展過程當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發展機遇。國有企業為了能夠取得更好地發展,主動投身市場競爭,強化內部管理,提高核心競爭力。其中,一個有效的切入點就是加強內部控制建設工作,積極構建一套完善和科學的內部控制體系。本文首先對社會深化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然后提出了當前時期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具體策略,旨在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提高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水平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 國有企業 內部控制 策略研究
一、引言
近年來,改革開放進入新的歷史時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深入,國內經濟結構加快優化升級,國內國際形勢發生深刻變化。為應對新時期的市場競爭,企業必須做好充分準備,修煉內功,增強核心競爭力。作為國內經濟的基礎和支柱,國有企業盡管有資源上的天生優勢,但由于體制和機制上的束縛,面臨來自方方面面的挑戰,必須一如既往地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弊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資源配置能力。對此,積極構建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內控體系,開展內部控制建設方面的工作,對推動國有企業深化內部改革十分有益,對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對整個經濟社會的引導也具有非凡的現實意義。
二、現階段國有企業開展內部控制建設的重要意義分析
開展內部控制建設,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能有效約束和規范企業行為,減少重大風險的發生。現階段,我國正處于社會深化改革時期,各大國有企業均紛紛地開展內部控制建設,其意義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保證國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順利開展
國有企業內控體系通過對職責分工加以確定,嚴格制定各種手續、制度、工藝流程及審批流程等方面的內容,能夠有效地控制本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順利實施、預防偏差等方面的問題,從而確保國有企業盡快實現生產經營目標。由此可見,內部控制是國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實現自我調節和自我約束的機制要求,是內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強化企業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必要手段,對國有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與重要價值。
(二)促使國有企業整體財務信息質量水平顯著提升
社會深化改革發展背景下,我國經濟體制逐漸完善,制度建設形成共識,尤其是國有企業,在規范化方面有長足進步,然而依然存在著很多方面的突出性問題,財務信息的透明度水平較低,對可持續發展產生了不良影響,某些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失效,腐朽叢生。若能有效提高財務信息質量水平,將有利于治理“小金庫”等廉政問題,積極改善國有企業生態環境,為國有企業的長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促使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效率顯著提高
內部控制工作在國有企業管理中的作用非常之大,綜合性也非常之強。在實際的管理過程當中,囊括了國有企業的很多部門和機構,開展內部控制建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國有企業管理效率。此外,管理還能夠讓員工參與到國有企業管理之中,增強工作主動性,使其能夠更加了解國有企業的生產環節,不斷完善管理流程,加強信息交流,最終實現管理目標。
三、當前時期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對內部控制建設工作重視度不足
現階段,很多國有企業雖然能夠意識到內部控制建設工作對企業的重要性,但也只是停留于表面化,形式化,并未將具體的措施和制度加以落實與執行。之所以出現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難以實施與執行的情況,與管理層及員工的認識存在十分緊密的關聯性。構建一套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將會使得領導權力被約束。所以,很多領導對此項工作不予重視,甚至存在很強的排斥心理,導致內部控制工作很難順利開展與實施。有的國有企業沒有明確的內部制度,領導喜歡搞一言堂,董事會、黨委會、監事會執行能力薄弱,形同虛設;不少員工對內控制度喜歡做做樣子,并不希望受太多約束。而有的國有企業會直接將其他企業成熟的內控制度照抄照搬,直接套用,并未考慮到企業的實際發展現狀。還有的國有企業盡管制定了較為完善的制度,但缺乏有效地跟蹤以及監督檢查機制等,從而導致內部控制制度執行不夠到位。以上這些情況均會導致國有企業的內控管理制度成效不佳。
(二)內部控制建設流于形式
近些年來,國家對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十分重視,各項信息報送及內外部督查、檢查工作十分頻繁,但在現實中發現,許多公司內部控制建設往往注重表面合規,不以提高經濟效益為宗旨;注重應付檢查,缺乏自身優化提高的主觀能動性。由于內部控制目標的不明確,反而設置了許多內部障礙,使得流程煩瑣、效率低下。此外,缺乏合理的績效薪酬體系,有些企業員工吃大鍋飯現象比較普遍,造成員工工作懈怠,工作中只求不犯錯,缺乏積極主動工作意識,更固化了這種形式化的內部控制體系。
(三)風險防范意識有待增強
在許多國有企業中,管理層往往部分目光聚焦在營收和效益上,天然認為國企有政府后臺,不會倒閉,在內部控制建設過程中,缺少對企業進行定期的風險評估與防范。在決策和交易過程中,缺乏風險測評,長官意志優于專業團隊的評估,后續風險較大。尤其是現代交易過程許多都借助于互聯網,相關的流程制度還沒有完善,風險敞口沒有閉合,尤其是涉及投融資及資金管理方面,如果不加以預防與控制,很可能會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四、現階段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具體策略
(一)強化公司上下對內部控制建設的重視
針對現階段內部控制建設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意識水平較低等方面的問題,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建設應該隨著企業的發展形勢的不斷變化而積極應對。在思想理念、管理體制以及運行機制等方面不斷進行創新,從而更好地與企業發展狀況和外部環境相契合,有效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水平。需要從以下方面提高管理層和員工對企業內控制度的重視程度:一是不斷完善企業內控制度,創新企業管理工作,堵住管理薄弱點,建立一套符合企業發展的內部控制制度;二是加強領導的責任意識,主要需要重視領導干部的“一崗雙責”考核,同事加強對員工的績效考評,以制度管人,以業績評人,使公司上下逐步形成對內部制度的敬畏之心。三是不但要加強內部制度的宣傳和培訓工作,還要建立內審部門,加強審計督查工作,保障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執行。
(二)明確內部控制制度管理目標
積極構建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管理體系,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對內部控制制度管控的目的及其應該實現的效果加以明確,這樣才能夠對內部控制制度體系進行科學、規范化地設計。具體而言,包括如下方面的內容:一是從制度入手,建立健全內部各項管理制度,規范國有企業財務核算,細化各類工作流程和表單,明確各級職責,完善審批流程,加強公章和檔案管理工作。二是從管理入手,明確各個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的職責分工,細化年度計劃,將工作目標化,目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明細化,職責到人,有機協調各個崗位的工作任務。三是從結果入手,以結果為導向,將內部控制管理目標與經營目標相結合,規范過程管理,確保實施過程符合內控要求。
(三)強化對國有企業的風險管理
需要落實主體責任,切實加強國有企業管理者尤其是領導層的風險防范意識,科學引導企業全體工作人員樹立科學的風險觀,從而在整個企業上下構建良好的風險管控氛圍。為此,需要從幾方面入手:一是應引入先進的風險管理制度,劃分風險等級,培養和加強風險識別和預警能力。二是建立全面、科學的授權體系,建立權責對等的管理體系。三是加強業務培訓,及時更新專業知識,提高員工的業務素養,減少犯錯的機會。
五、結語
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浪潮中,在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內部控制建設尚存在著很多方面的問題,包括:對內部控制建設工作重視度不足、內部控制建設流于形式、風險防范意識有待提高等方面,嚴重制約了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建設進程,對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十分不利。對此,應該采取有效策略,提高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建設水平。
(作者單位為杭州大江東投資開發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王曉嵐.國有企業內部控制評價體系構建探析[J].商場現代化,2015(19).
[2] 蘇奕標.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跟蹤評價與改進機制的建設[J].會計師,2016(14).
[3] 甘露.企業內部控制評價現存問題及完善建議[J].現代國企研究,2015(14).
[4] 何飛.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存在問題與對策[J].財會學習,20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