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向波 薛海敏
摘 要 2015年施行的《環保法》將環保工作提升到了新的前所未有高度,國有企業的“國有”性質,必然決定著其承擔著更多的環保責任。通過國企目前的環境責任承擔的現狀與問題,探討了國企社會環境保護責任的實現途徑,并闡述了環境保護是國企健康發展、效益實現的途徑。
關鍵詞 環保法 國企 環保責任 效益實現
一、國企承擔環境保護職能的背景
長期以來,我國經歷了重經濟、輕環保的發展歷程。盡管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國家始終在強調環境保護,但由于經濟利益的趨勢,往往環保問題讓位于經濟發展,由此導致濫伐濫挖,資源過度開采,空氣、水源和土地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國企在此過程中,環境責任缺失,引發了一系列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等問題,這不僅不利于社會的良性發展,也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為了應對新的發展形勢,黨和政府下大力氣抓環保問題,2015年新《環境保護法》更是規定了限制生產的處罰措施,環境保護的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一批污染企業遭到關停、整改,一些不符合規范的企業遭到責令停產停業的整頓。一系列事件表明:企業想要獲得長足發展,必須將環境保護問題提升到一個極端重要的高度,否則就難以生存。
二、當前國企環保責任承擔面臨的問題
盡管國家對企業承擔環保責任做出了嚴格規定,但是許多企業的違規違法現象依然存在。而國有企業在執行和承擔環境責任的過程中,也并不盡如人意。例如,許多國企還將環保問題等同于公益慈善,并未將環保責任作為企業經營發展的關鍵問題來抓。大致來說,國企落實承擔環保責任方面存在如下問題:
(一)責任意識需要加強
許多國企將環保責任的履行簡單等同于污染賠償、植樹造林、清掃衛生等,而并未將其環保責任落實到生產經營之中,適應落實其環保責任的生產方式沒有建立,環保資金的投入相對不足,環保設備的投入使用率不高。另外,國企仍然堅持生產至上的理念,重視經濟效益,忽視生態環境、忽視民生。因此,國企應該強化環保責任意識,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要明白經濟效益是短期的、暫時的;而環境問題則是永恒的、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二)環保責任承擔急功近利
環保非一朝一夕的事,環境改善的投入是長期的,對環境的保護工作也應當是長期的,已然造成的污染需要長期的綜合治理。不少國企應付環保部門的檢查,使環保工作流于形式。無論是環保設備的投入、廠區環境的改善,甚至是環境設備的使用,都是為了應付環境保護的檢查。國企環保工作的形式化、表面化和簡單應付,成為環保責任履行中常見的問題。
(三)缺乏相應的考核評估體系
當前,我國的環保執法力量、執法設備和儀器,乃至執法人員的素質都有了極大的提升,環境立法也規范了相應主體的權利義務責任。相對之前,環境保護工作的狀況和技術等狀況均已今非昔比。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氣候、生態和環境存在顯著差異,在技術水平提升的前提下,更應該對不同地區設定不同的環境保護標準,讓各地企業能夠有章可循。而實際中,我國的國企履行環保責任還缺乏統一而具體的評估考核體系。各地應該制定什么標準,各地企業應如何履行、如何評估等方面都需要制定可操作的規范。
三、尋求履行環保責任與效益實現共贏的途徑
國企應率先垂范,履行自己的環保責任。要樹立“大環?!崩砟詈拓熑我庾R,從政策層面和法律層面認識到國企在社會建設、民生建設方面的責任,切實可行的做好環保工作,履行環保責任,實現國企的長足發展。
(一)夯實管理基礎,切實履行環保責任
國企要注重自身的功能發揮和地位影響作用,認識到國企發展與黨的執政為民理念是相一致的。一定要積極探索經濟發展、生產發展基礎上的環境保護問題。首先,要加強環保投入,做到企業發展圍繞環保進行,環保工作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服務。要注重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細節和環節,從源頭上杜絕污染的發生,嚴防出現侵害環保利益的事件發生,這不僅能帶給企業良好聲譽,也可以避免企業因環境違法帶來的負面影響。其次,積極探索環保和經濟效益的雙贏途徑,努力實現科技創新,不斷優化工藝,改革操作方法,運用新成果、新技術,推動生產經營持續發展,為實現環保和經濟效益雙贏開拓新途徑。
(二)正確應對環保形勢
國企要杜絕環保工作形式化、表面化,將被動應對環保檢查和環保監督變為主動適應環保形勢。在企業層面,要完善各項制度,明確各職能部門和相關人員的責任,制定環境保護的相關措施,并建立內部監督機構,推動企業向著綠色化發展。另外,國企要科學和妥善處理環保方面的歷史遺留問題,充分調整生產回籠資金,逐步完善自身的環保設施建設。綜合統籌企業的各項資源,正確處理環保和經濟效益問題。
(三)構建企業環境考評體系,發展新興環保技術
國企要依據當前的政策、法律,結合本地區、本企業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又具有操作性的考評體系。在企業運營方面,要細化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注重其中容易產生的環境問題,通過改進技術和提高標準,通過環境保護提升產品附加值。另外,國企還可以成立配套的環保部門,或成立配套環保公司,為自身環保措施的優化提供必要支持。在此基礎上,國企要加強對環保技術的應用、研究,在落實環保責任的同時,通過改進、總結、發明的新型環保技術,為企業經濟效益實現提供新的利潤增長點。
四、結語
當前,國有企業改革持續推進,而其環保責任更應該落到實處。未來,國有企業應當在科學發展、以人為本方面下大力氣,堅持以環保為抓手,實現環保和效益的共同實現。
(作者單位為邯鄲市邯鋼集團豐達冶金原料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劉朝斌.國企在應對環境變化的責任和義務[J].現代國企研究,2017(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