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作舉
摘 要:日喀則地區為西藏馬鈴薯主產區,發展馬鈴薯產業具有資源、品質、品牌及出口優勢,但存在品種單一,種薯體系不完善,加工能力弱,種植規模小,配套技術落后等問題。提出了加快育種步伐實現品種多元化,完善脫毒種薯推廣體系,營造品牌優勢,實行標準化規模化種植,重視馬鈴薯配套技術研究等發展措施,為發展日喀則地區馬鈴薯產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日喀則地區;馬鈴薯;生產現狀;發展
一、日喀則地區馬鈴薯生產現狀
馬鈴薯是草本塊莖植物的一種,它對于環境的適應能力強,而且產量非常高,馬鈴薯包含的營養也是非常豐富的,其對人們的食用價值很大,而且還可以被加工成多種產品,而且可以在土地非常瘠薄,環境比較干旱的地方種植,所以馬鈴薯就十分受人青睞。日喀則地區屬于西藏自治區,該地區年平均氣溫8 ℃左右,平均海拔超過4 800 m,氣候冷涼、光照充足、不僅如此,根據統計,日喀則地區是西藏種植馬鈴薯的集中區域,而且種植的馬鈴薯種類十分豐富,大約有150種。雖然該地區的種植面積一直在增加,但是總產量卻在一直降低。出現這類問題的主要原因為馬鈴薯品種的退化以及對于生產的管理水平比較低,缺乏科學的種植技術等。
二、 馬鈴薯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1.品種雜亂、退化現象嚴重
在我國日喀則地區,馬鈴薯種植,基本都是自產自銷,農民種出的馬鈴薯基本不會售賣,大部分都是自己食用。不僅如此,在日喀則地區種植的品種不一,很多農戶都是種植自己當地的品種,這就導致長出來的馬鈴薯塊頭很小,數量少。對于該地區的新品種馬鈴薯的引進在最近的這幾年才開始,推廣的進度比較緩慢。
2.生產設施基礎薄弱,農戶種植規模小
日喀則地區種植馬鈴薯的區域地理位置偏差,其一般為環境差和海拔高的地方。不僅如此,該地區農民對于農業的投入比較少,該地區的水利條件比較差,農民都是靠天吃飯。這就使得天氣也成為影響馬鈴薯產量的重要因素。在馬鈴薯春播時期,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比較低,而且降水較少,這就嚴重影響馬鈴薯的正常出苗。而到了七、八月份,該地區的降水多且頻繁,進而導致該地區馬鈴薯染晚疫病。不僅如此,該地區基本都是個戶種植,馬鈴薯的種植規模不大,而且銷售的市場也比較小,渠道比較單一,這是造成馬鈴薯生產比較零散的原因。
3.高產栽培技術應用不夠
在日喀則地區,基本還是采用過去的那種人工栽培種植技術,這主要是國家對于農民的科普知識沒有到位,該地區的農民對于種植技術的重視程度還不夠,這就導致馬鈴薯的整體生產水平比較低。
4.保鮮貯藏能力不足
日喀則地區對于馬鈴薯的貯藏技術較為低下,這就導致馬鈴薯在挖出之后,不能進行很好的保存,存放的時間很短,無法為企業進行長時間的原材料供應。
5.龍頭企業拉動力不足
馬鈴薯的加工產品主要以淀粉為主,而且將馬鈴薯加工成淀粉的企業規模小,產能低,沒有將其進一步加工的能力。在一點上日喀則地區的企業和那些品牌企業進行競爭,這就說明龍頭企業的拉動力是不夠的。
三、馬鈴薯生產發展對策
1.以市場為導向,開展多目標的馬鈴薯品種選育
日喀則地區對馬鈴薯的品種的更新換代非常滯后,生產的品種不是市場所需要的。市場需要的是急需的,可以用來加工成為食品和淀粉的,而且潛力比較大的馬鈴薯品種。而該地區生產的品種比較雜,主要以當地那種中晚熟,基本作為新鮮的馬鈴薯來進行食用的當地區品種為主。所以日喀則地區應該引進和推廣早熟且主要用于淀粉加工的市場需要的馬鈴薯品種,除此之外,還應該適當種一些適合當地食用的品種,以滿足當地的需要。
2.完善種薯繁供體系,強化種薯監管力度
第一,完善和健全馬鈴薯繁殖、供給、種植體系。第二,要嚴格對馬鈴薯的檢驗,嚴格進行脫毒種薯生產。第三,相關部門加強對馬鈴薯種子的檢測和監管,拓寬銷售渠道,避免單一渠道銷售,促進馬鈴薯產業的發展和壯大。
3.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提高產品質量
日喀則地區馬鈴薯品種比較雜,所以在質量上不一,外觀以及品質上也存在很大的區別,國家和地區應該使用現代化科技手段來對當前現狀進行改善,針對一種優質馬鈴薯品種進行推廣,從而促進標準化生產,國家和地區也要對品種,技術標準化和規范化,這樣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滿足市場的需要。
4.培植龍頭企業,提高產品附加值
國家和地區應該引進馬鈴薯產業的龍頭企業,對當地的馬鈴薯企業進行帶動,不斷提升馬鈴薯加工產品的質量和檔次,推進馬鈴薯產業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5.加強營銷體系建設,創建優良銷售環境
馬鈴薯能否被開發成功,這取決于市場。在日喀則地區應該建立一個馬鈴薯批發市場,這將會使該地區能夠成為馬鈴薯的重要集散地。另外,該地區還應該對市場進行積極開拓,可以向南方以及東南亞發展,最好和國內的一些大型馬鈴薯加工工廠溝通好。
6.加大政府對馬鈴薯產業的指導和扶持力度,建立適應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
馬鈴薯產業要想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需要政府針對其發展出臺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不僅如此,政府還應該對當前的政策進行完善和發展。所以要想將日喀則地區的馬鈴薯產業做成主導產業,政府應該做一下幾點:第一,要成立一個馬鈴薯研發中心,并且制定該地區馬鈴薯產業的發展規劃,制定和指導一系列政策的實行。第二,政府要加大對馬鈴薯種植的扶持力度。第三,扶持和組建馬鈴薯產業協會。第四,針對馬鈴薯的運輸開放綠色通道。
四、結語
總之,日喀則地區的馬鈴薯種植仍然存在很大的問題,該地區要對此施加更多的重視,國家要出臺針對性的政策,幫助和扶持當地馬鈴薯產業的發展。另外該地區還應該實行標準化種植,重視馬鈴薯技術的發展,從而促進當地馬鈴薯產業和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艷紅.馬鈴薯主糧化的機遇和挑戰[J].農業工程. 2015(01).
[2]日喀則地區農牧業產業化建設呈現良好勢態[J].西藏科技. 2012(09).
[3] 普布頓珠.西藏日喀則地區設施農業現狀、問題與對策[J].中國園藝文摘. 2012(10).